永远的淮阳师范041: 我们的92·7班


2022年03月20日 08:11    来源:美中时报    孙德芳

前排左边第七位是班主任孙全功老师;第三排左边第七位是作者本人


       淮阳师范对每一位淮师学子而言,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当然,我也不例外。淮师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是我心中的神圣图腾。淮师的学习生活,相对于我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尽管只有屈屈三年,但母校,连同这座千年古城——淮阳一并融入到我的血液之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点一滴都令人难以忘怀,时时刻刻都在想之念之,这种感情随着岁月的流失变得愈发强烈。更重要的是我们92-7班团结上进、刻苦勤奋、自信自强的文化基因影响着每一个人,变成了我们92.7班每一位同学特有的班级文化符号。


       考上淮师几乎是当时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梦想,意味着可以吃上商品粮,拿上铁饭碗,过上好生活。我是我们村当年第二位考上淮师的,父母和全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我而言,当时却懵懵懂懂!只知道,如果考个自费生是天文数字学费,要花掉父母一生的积蓄,我们九口之家是无法接受的。当时就暗暗发誓,如果考上自费就去当兵。幸运的是我是乡镇第一、全县前50名的成绩公费被录取。但是,我们那届学校1300元的借款费也伤透了父母的心,硬把准备给我盖房的砖瓦、家里的老牛,再加上亲戚朋友的帮助,才凑够2千多元的所有费用。那个时候,我没有出过家门,甚至连离家只有5公里的县城也特别陌生。从我带着50元拿淮师录取通知书时,才第一次踏进县教育局的大门,至此与淮阳、淮师结下了人生之缘。


       入学的1992年是特殊年份,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折点。七月要求我们卖粮换粮票,九月开学弃用,竟然没有赶上用粮票的历史,说来也略些带遗憾。九月第一次花3.4元车票,从鹿邑坐车到淮阳师范报到,才知道淮阳的历史底蕴是那么深厚,画卦台、弦歌台、平粮台个个都是千年遗迹,伏羲、孔子、包公也都是震惊华夏存在。坐落在风景宜人龙湖之畔的淮师亦是豫东名校。当时,图书馆、教学楼、电教楼、实验楼、运动场样样齐全,假山、花坛、亭台楼阁应有尽有,97亩地的校园装扮地异常得体,对于刚从农村出来的我来说,这已经是我心中第一个“奢华”的大学了。这里留下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有学号、第一次普通话、第一次摄影、第一次解剖、第一次郊游、第一次实习、第一次罚站、第一次通报批评,甚至第一次敢正视女生......,这些都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1993年在淮阳县大礼堂举办的建校84周年校友座谈会,嘉宾云集、陈容强大,让我认识到了百年学府的风采。记得当时淮师校友省教委主任徐玉坤、周口市委秘书长皇甫有丰,各县教育局长、校长都有参加,令人难忘。了解到淮师是“豫东教师的摇篮”的美誉。三年学习生活短暂而美好,那时,身在母校滋养之中快速成长,却忽略了对母校的认识与珍重,正如远方的游子思念自己的家乡一样。偶尔同学的一个微信中师公众号,让我和母校又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回忆起当时的学习生活情景历历在目。看了师长学友戴俊贤、安玉炳、顾之川、郭学礼等老师和学兄的多篇回忆文章后,对母校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才知道这里有无数的名师先贤如诗人徐玉诺、天文地理学家曾次亮、著名教育家李秉德、语言学家李法白等曾在这里任教;才知道“活字典”张衡石、抗日英雄郭杰三、豫东才子萧士栋等也是母校的名师,愈发感觉到母校淮师平凡中的伟大。


       百年学府,曲折坎坷,尽管现已易名易址,但“重德、向农、严教、育人”之校训的文化基因却深深播撒在每位学子的心中,仰之弥高。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我后来走向教育研究之路的潜在因素。


       淮师三年最让人难以忘记是我们的92·7班和我们班主任孙全功老师,他爱生如子、宽宏大量,对学生和蔼可亲。只要有人请假,他永远都是手拿香烟,笑眯眯地从兜里拿出笔签字同意。即使同学们出现“重大错误”,也从没批评过我们。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次学校抽考,为了班级成绩更好些,几个人商量让李洪涛和我替代其他同学上场,结果考场上被抓个正着。没等放学,我们四人的通报布告就贴出来,无地自容的悔恨之情难以名状。那年,宿舍8位同学,4人受过处分,班主任孙老师竟然没有对我们批评训斥,现在想想这需要多大的肚量啊!由此也让我懂得“纪律”的底线和敬畏。


       我们92·7班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52位同学,男女各半。全校九个班级评比,我们班从当初的倒数第一,到全校的正数第一,令人刮目相看。班级相处融洽,同学们勤奋刻苦。提起同学,无人不知我们班的“三霞”“一安”——何霞、李春霞、于新霞和孙安,考试成绩年级前三他们轮流转,三年硬是没人能赶上他们。何霞数学好,后来大专、本科我们同校,她学数学,我学英语,研究生她还是学数学,而我转学教育了,女生中我们两个交往算是最多的,她现在郑州航院工作。92·7班不仅团结,而且聪明会学。大家都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奖学金几乎全班学生轮流拿遍,考试前夕看电影是大家抹不去的记忆。另外,班级同学也都积极向上。当时,我们班也不知道谁提议的,几个人从淮阳骑着自行车到周口师专报名参加全国自学考试。印象中郭建华、范烨、韩冰、薛冰几个报考中文,而我和杨德超、李新建报考许国璋英语的原因,可能与自己在淮师三年未学英语的遗憾有关。只可惜考了两次,英语专业课程一门都没考过,虽然遗憾,但也促使我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后来的大专、本科都选择了英语专业学习,这为后来我考上研究生、翻译两本英文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那届既幸运又不幸。不幸的是我们那年的毕业保送大学考试中,由于试题的变化,普师班一个同学也没有考上。而幸运的是,从1995年开始,全国放开了只能工作两年后才能参加成人高考的限制,毕业那年我们不少人考上了脱产、函授。我也是幸运的,那年被周口教育学院录取。后来淮师那一届毕业生深造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最多的是我们92·7班,92·7班走出去最多是鹿邑的。鹿邑初中同学范烨、李红涛是发小,范烨是我们班级年龄最小的,入学仅15岁,聪明好学,后来考上中山大学法律研究生,留在广州工作;李红涛帅气英俊,后来考上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在郑州轻工业大学工作。许中华与我老家一河之隔,他可是风流才子,美女倒追,是我们班的基训委员,每天拿着电视柜钥匙,让大家看晚间新闻后再各班抽查,好是神奇,他后来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留校,当了部门领导。我们班的王学义也是出类拔萃,风趣幽默,他讲的故事在男同学间流传不止,他考上首都师范大学研究从事语文教育,现在是全国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的副会长,还开了学易语文公司,搞得风生水起,很有成就,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交往较多。


       92·7班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在心中。为班级遮风挡雨的班长符晓辉、李华为、教室后整天呱唧呱唧弹风琴的韩冰、美女纪律委员秦丽、文笔优美的李洪丽、风趣幽默的朱明斌、不苟言笑的丁习友、形影不离的皮建树、情窦早开的孙永军、暗生情愫的何建伟、老练沉稳的焦红星、英俊帅气的彭磊、满眼通红的张俊标、朴素小妞韩瑞......都历历在目。绝大数同学从十七八岁起都扎根在豫东基础教育的大地上,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撑起了一片天,默默地奉献了青春。同学三年之情,无论联络多少,都会如酒一样越久越醇。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淮阳师范,感谢我们的92·7班,她给了我健康的身心、学习的习惯、开朗的性格;让我懂了为人师表的意义,热爱教育的价值,遵纪守法的底线;让我懂得了善良、宽容与感恩,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为自己是淮师学子而骄傲,无论我扎根何方,都将是92·7班的一员。我博士毕业后来杭州工作已整整十五个年头了,但每时每刻都令我怀念我的母校,怀念我们淮师92·7班的点点滴滴。




       孙德芳,男,河南鹿邑人,1992-1995年在淮阳师范学习。现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兴趣集中在师生发展、课程与教学以及学校管理方面。主持有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杭州市优秀教师、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2部,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40: 记忆中的淮师农场


       永远的淮阳师范039: 天下谁人不识君


       永远的淮阳师范038: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继续惠赐佳作


       永远的淮阳师范037: 天文地理学家曾次亮


       永远的淮阳师范036: 淮阳师范年谱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5: 弦歌不绝四十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4: 诗忆那些人,那些事


       永远的淮阳师范033: 我的母校


       永远的淮阳师范032: 我真正的学生时代


       永远的淮阳师范031: 青春时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30: 母校琐记


       永远的淮阳师范029: 淮师出了个王山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8: 感谢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27: 义无反顾读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26: 难忘淮师师生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25: 恩师难忘


       永远的淮阳师范024: 梦想成真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23: 第二故乡情更浓


       永远的淮阳师范022: 百年淮师:我心灵的家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1: 郭杰三老师:我生命中的教科书


       永远的淮阳师范020: 郭杰三老师:润物细无声


       永远的淮阳师范019: 难忘母校 难忘师恩


       永远的淮阳师范018: 致敬萧士栋


       永远的淮阳师范017: 为淮师荣誉而战


       永远的淮阳师范016: 谷迁乔: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色


       永远的淮阳师范015: 为母校淮师抒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14: 念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3: 我的三位恩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2:“活字典”张衡石先生印象


       永远的淮阳师范011: 最忆淮师那一抹春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10: 那晚,我与窗外月光对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9: 张华中老师:我心中的大先生


       永远的淮阳师范008: 淮师:永远在我心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7: 永远怀念恩师臧起初


       永远的淮阳师范006: 我在淮师读政文


       永远的淮阳师范005: 诗心,从淮师萌发


       永远的淮阳师范004: 尊敬与怀念:恩师桂行德


       永远的淮阳师范003: 梦想起飞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