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2021年11月16日 10:33    来源:美中时报    王保清



       关于读书,清代诗人袁枚有句名言:“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读书的体会是:借阅往往效率较高,而买书读则更富有情趣,便于细读、研读。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候政治挂帅,突出无产阶级专政,许多文学名著被批为“大毒草”,成了禁书,能够读到的主要是“红宝书”(毛主席的语录、选集)和“样板戏”剧本。这使得绰号“书迂子”的我常常“饥饿”难耐。1976年,身为民办教师的我,想用“读书”来打发无聊的寒假,可问遍了全村七八个所谓的“文化人”,竟然没有寻找到一本可读的小说。听说有个回村过春节的国家干部,家藏一本登载长篇小说《艳阳天》的《收获》期刊,我特意买了包“曙光”牌好香烟登门借阅。在我敬烟、敬辞、说明来意,并再三保证及时归还后,他才免强答应借给我三天,还反复叮嘱“只能在家里偷看”。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我考取了省立淮阳师范政文(一个学期后更名为“中文”)专业。在淮师图书馆我眼界大开,见到了许多从未见过和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我亟不可待,在学校未对新生办理图书借阅证之前,就通过在图书馆工作的西华老乡高喜莲老师,借到了几本所喜爱的小说。从此,去学校图书馆借书、还书,成了我每周的“必修课”,阅览室成了我每天的“第二课堂”。在淮师上学期间,我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能借到想要阅读的图书。


       借书是要按时归还的(当时我曾暗暗地诅咒“这是谁规定的”)。可许多名著确实是令人爱不释手,理应放在案边、床头,顺手拈来,随时品读。像《红楼梦》《浮士德》《战争与和平》等中外文学名著,不是读两遍就能读懂的。要想读懂一本书,就必须静下心来细读,甚至是反复研读。而需要“研读”的书,最好是自己所拥有的。


       当时国家发给我们每生每月31斤粮票、12.5元生活费,吃饭是没有问题的。家里给的几个零花钱,大家基本上都买成书了。记得“神通广大”的朱永楷老师,竟然从上海购回了一批《辞海.语词分册》。我们中文专业的同学闻讯后奔走相告,争相购买。我理所当然的也买了一套(上册5.35元、下册5.55元)。这套工具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至今仍放在我的案头,是我的良师益友。




       适逢我国改革开放,文艺开始复苏。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讴歌现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佳作应运而生。如写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之光》、写数学家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写植物学家蔡希陶的《生命之树常绿》等科技报告文学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一时间,他的纪实文学作品“洛阳纸贵”。


       记得1978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吃早饭时,不知是谁说了句“听说今天新华书店发行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数量有限”。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说话。但都“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我是前不久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先后读到徐迟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的。这几篇佳作所展现的具有榜样性质的优秀人物和作者流畅华美的文笔,都令我敬佩不已,崇拜有加。而今突然听到徐迟具有代表性的纪实文学作品结集出版发行这个大好消息,我立即闪现了“买一本”的念头。于是,我草草地结束了早餐,同两位学友结伴向位于学校附近的淮阳南大街新华书店奔去。


       走到校门口时,我无意间回头一瞥,只见三五成群的人们尾随而来,其中大部分是我们专业的同学。不用说,他们也是去新华书店抢购《哥德巴赫猜想》的。




       我们赶到新华书店时,门前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当店门打开后得知学校的“传闻”属实时,大家立即蜂拥在营业厅南端的“文学艺术”柜台前,每人都把攥着购书款的手高高的举起,两眼紧紧地盯着营业员。刹那间,柜台被挤得“咔擦卡擦”响,任凭那两名女营业员怎样维持秩序都无济于事。这时,只见年龄稍长的营业员给年轻营业员递了个眼色。年轻营业员心领神会,抱起仅有的十多本《哥德巴赫猜想》向营业厅北部走去。围在后面的人们见状,随即涌向了柜台北部。这样一来,原本挤在最前面的我们几个购书人,竟然变成了只能看热闹的后者。眼看着“煮熟的鸭子突然飞了”,我气愤不已,不禁埋怨起面前那名年龄稍长的营业员来:“你们怎么能这样啊,不分先来后到!”她两手一摊,满脸委屈地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让她拿几本到北边卖,分流顾客,别挤坏了柜台,可谁知她都拿走了!”北边售书处拥挤不堪,乱哄哄的。年轻营业员卖出了几本后,高声嚷道:“乱得卖不成了!不卖了!不卖了!”她嚷嚷着拿着剩下的几本书又拐了回来。我灵机一动,把早已准备好的0.43元购书款塞到了那名年龄稍长的营业员手里。她随手接过年轻营业员手里的图书,如释重负般的递给我一本。我捧着散发着墨香的《哥德巴赫猜想》,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嗨,终于买到手了!”


       回到学校,我立即把买到一本《哥德巴赫猜想》的喜讯告诉了班主任兼写作课教师戴俊贤老师。他眼睛一亮,说:“这可是一本好书啊!你看罢后,叫我也看看。”


       我不舍昼夜的将《哥德巴赫猜想》通读了三遍后,把它借给了戴老师。戴老师读后,这本书开始在我班同学中流传。在当年临放寒假时,它终于物归原主。但此时的它,已经面目全非了。可我仍视若珍宝,常常把它当作范文来研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文化、出版等方面日益繁荣,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当然,我的购书能力和愿望也随之不断增强。40多年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我购买的图书装满了四个书柜。这些图书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精神食粮,它们也将是我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


       近年来,我发表了一些报告文学,出版了几本纪实文学习作。至今仍活跃在周口文坛并一直栽培我的戴俊贤老师,评论我的习作“得益于徐迟和他的《哥德巴赫猜想》”。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淮师母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我有幸遇到了戴俊贤、朱永楷、赵自伦、刘本在、刘占国、安玉炳、周航等恩师。


       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母校——淮阳师范学校,感谢我的恩师们!


2021年11月17日        




       王保清,1957年出生,大学文化,河南省西华县人。早年执教,后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系河南省作协会员。出版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魏凤楼》、长篇纪实文学《魏凤楼将军》《三岗烽火》、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烽火黄泛区》、故事集《河南才子王三猴》等。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