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代淮阳师范校门
我的母校是中州大地上的教坛明珠,百年名校。她立德树人,培桃育李,风风雨雨,砥砺向前。她坐落陈州,著名的淮阳师范。
伟哉淮师!校史悠久,省立师范。清末建校,历时百年。建校之初,列强凌辱,多灾多难。日寇侵入,战火连天。淮师人救亡求存,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淮师人护国图强,精神不灭,结庐为校,坚持办学,校址八迁;淮师人持“坚韧不拔,忠勇敏毅”之精神,是豫东建党最早之典范;淮师人谨守“重德、向农、严教、育人”之校训,坚持“传道授业,正德修身”办学之理念。纵观历史,多名教育家、文学家在此任教,招生覆盖三十余县,誉为豫东教师摇篮。
壮哉淮师!师资雄厚,名师璀璨。黉苑千秋,海纳百川。藏龙卧虎,儒士精英,才高八斗,名誉中原。弦歌不辍,刚毅坚卓,教研创新,转型发展。德才育人,齐头并进,成绩斐然。融中州古典文化;乘时代东风,展授业修身、解惑答疑、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之才华;造化神秀,滋兰树惠,教泽弘扬,业绩冉冉。我校之师,或翩翩君子,满腹经纶,清隽儒雅,技压群芳,执教多年;或妙语诙谐,挥洒自如,出口成章,烁古震今,大师风范;或为人正直,清风两袖,一只粉笔扬正气,三尺讲台育英贤。烛光萦玉璧,雨露滋,桃李艳,润物无声花烂漫。欣逢新时代,丹心照,蚕诛明,园丁耕耘桃李鲜。
莘莘学子,风华正茂,披卷阅文,朝气非凡。学生多农家子弟,男衣冠俭朴,吃苦耐寒。女婷婷窈窕,秀丽婵娟。学子风貌,英姿勃勃,才华横溢,崇仁修德,出类拔萃,孜孜不倦。学海无涯,书山为伴。尽语言之能,赋精华之篇。桃李不言,校史留篇。栋梁之才,师出名门,薪火相传。传上庠之名气,承恩师之风范,学之领域,博学众长,报之社会,无私奉献。
嗟夫!美哉淮师,幼教典范。开拓进取创伟业,坚持开放
宏图展。谋跨越励精图治,求发展又谱新篇。抓机遇乘势而上,弄潮儿一马当先。鲲鹏展翅,扶摇千里,顺时代科学发展。新校区楼宇栉比,曲径回廊,小桥优雅,碧水潺潺。校舍整齐,朝霞满院。高杨柔柳,鸟语花鲜。路旁松柏,浓荫如盖,树影驳斑。芳草茵茵,风滋雨润,美景入眼。花香四溢,飘逸洒脱,清风拂面。校景如画,迷人心绯,梦魂缱绻。
噫唏!百年母校兮,校史光荣;砥砺百年兮,业绩辉煌;师生共进兮,教学相长;使命永记兮,初心不忘。师教育,扬长避短,培育英才,桃李芬芳。拓展规模,立足中原,放眼华夏,紧跟时代,历久弥新,再铸辉煌。(980字)
诗词一组
水调歌头·谢淮师历任老师
百年育桃李,瓜瓞遍黉门。四方校友同庆,挥笔赞师尊。何计三更五更,蜡烛受人尊敬,执教献终身。莽原频传捷,学子报师恩。 尊师长,重教育,又逢春。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度晨昏。百载风雷眼底,万木成林突起,旷野绿荫荫。学子献肝胆,荣耀馈师门。
满江红.淮师开新页
碧水陈州,龙湖畔、淮师人杰。久仰慕、百年名校,怀念激烈。笔底龙蛇当空舞,黉门话语尤亲切。忆当年、怀壮志凌云,如钢铁。 创名校,心意决;从教育,全心血。百年梦、代代频频传捷。治学谨严圆魂梦,育人授业沥心血。新时代、母校换新妆,开新页。
江城梅花引·母校 (2012年12月19日)
九龙湖畔觅黉园,步蹒跚,默无言。借问路旁花,母校在何边?故地重游旗已换,见此境,泪花溅、双目潸。
泪潸、泪潸、起波澜。思万千,学友再聚,母校去、何处团圆!念恩师,梦绕魂牵。多少恩师作古?谁健在?祝安康!寿南山。
哭恩师 ——臧启初先生 (2013年4月9日)
噩耗传来泪满襟,恩师驾鹤别寰尘。 杏坛半世何言苦,稀秩仍怀抱国心。 矢志培桃情切切,倾心育李意殷殷。 荣归仙境音容在,痛断肝肠送故人。
注:恩师臧起初,虞城县人,在淮师任教50余年,历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校党办主任等职,忠诚善良,耿直正派,知识渊博,爱岗故业,深受历届师生爱戴。患心脏病于2013年4月7日(农历2月27日)病逝。4月9日为恩师送葬后,写诗两首悼念。
悼恩师 ——臧启初先生 (2013年4月11日)
哀乐低吟灸我心,白花含泪祭忠魂。 育人四秩沥心血,执教终生献赤忱。 义胆忠肝彪史册,故知弟子送茔坟。 今生铭记恩师训,永做金瓯圆梦人。

冀国良,男,1949年11月生,中共党员,郸城县人。1973届政文1班,1975年 8月留校在政工组工作。后调回郸城。在郸城县卫生局、司法局、交通局任职。退休后,任河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郸城县老年诗词研究会会长,《郸城诗联》副主编。创作诗词歌赋三千余首,编辑个人诗集五卷,已出版三卷。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州诗词》《中国诗词月刊》《诗词报》《长白山诗词》《周口日报》等十几家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