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淮阳师范013: 我的三位恩师


2021年12月27日 05:58    来源:美中时报    刘光运

       淮阳师范的戴俊贤、刘占国、刘本在,是我的三位恩师。因其才华出众,相继被调入周口地委和行政公署工作,曾被人称之为淮阳师范的皎皎者,很受学生的尊敬和仰慕。



左起:戴俊贤、刘占国、刘本在。


       恩师戴俊贤


       戴俊贤(1950年11月――),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1971年就读于淮阳师范学校,197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我考入淮阳师范学校后,戴老师担任我们班的写作课。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中等身材,皮肤较白,面带微笑,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老师讲授写文章的方法,首先要讲究格式,要有起、承、转、合,在结构上要写成“凤头,猪肚,豹尾”;其次,要立意高远,有深刻的真知灼见;第三,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服务于内容。写文章要先有腹稿,深思熟虑,考虑成熟后再落笔,迅速把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然后再润色,斟酌词句,去粗取精,精雕细刻,力求做到字词句都能经得起推敲。老师说古人有“语不惊人誓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今人有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反对开“中药铺”记流水账。鲁迅先生更是反对言之无物的文章,于人是“谋财害命”,于己是“慢性自杀”。鲁迅还说他总是把长篇压缩成中篇,把中篇压缩成短篇,文章力求做到短小精悍。由此可见,写文章不易,于人于己都要慎重。老师讲课的风格,娓娓道来,谈笑风生,汪洋恣肆,高屋建瓴,令人耳目一新,笃信不疑。


       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耕不缀,文章常见于报纸杂志,学生对其很崇拜。特别是他的《逼上梁山》等几本连环画册的出版发行,学生尤为敬佩,皆以为其是淮阳师范的写作大家。我们班就有几位同学买了老师的连环画册作为范本,把本子裁成连环画册形状,模仿学习创作连环画。学校文科生一度兴起了创作连环画的热潮。遗憾的是,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写作课就调走了。


       从淮阳师范走出去的师玉庆老师,被中共周口地委派遣到商水县任县委副书记,他指名要戴俊贤老师到商水县委负责文字工作。于是,戴老师起驾赴任。后来,师玉庆老师被调到项城县任县委书记,戴老师未能随同,被地委组织部调到地委办公室工作。之后,他又被调到地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戴老师最终在市委政策研究室退休,退休前是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处级),高级政工师。


       恩师刘占国


       刘占国(1950年5月――),河南周口商水人,1973年就读于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是我入读淮阳师范第二学年的写作课老师。老师身材较高,浓重的卧蚕眉下双目炯炯有神,略带骨感的国字脸上彰显出职业的庄重气质。其言谈举止,沉稳真诚,赋有亲和力。


       老师讲授的是应用写作课,主要讲解各种应用文体的格式和写作方法。其治学严谨,教案详细,授课认真。应用写作课虽然枯燥乏味,但是,老师聚精会神,条分缕析,加之幽默的语言和亲切的微笑,对学生颇具吸引力。他在讲错别字危害时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并举例说,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侦察机发现刘邓解放军在密阳,其司令部指挥机关在向下级军队下达进攻命令电文时,错把密阳写成了泌阳,结果劳师动众扑了空。他在讲文章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时说,古时候有一穷秀才走访穷朋友,遇雨受阻,一连数日,朋友将断炊,于是写了一句话放在桌上:“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秀才看后,加上标点,于是成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他还说熟练掌握标点符号,关键时刻还能救命,并举例说,盛唐时期,唐玄宗喜欢臣子献诗,诗人王之涣献七绝《凉州词》一首,首句却漏掉一“间”字,玄宗看不懂,怒让王之涣吟诵。王仔细一看,大吃一惊,欺君之罪,按律当斩。他思索片刻,泰然禀告这是一片词,非为诗也,于是高声吟诵“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玄宗转怒为喜。枯燥乏味的写作课,老师却讲出了情趣,如此授课,学生易学易懂,牢记不忘,期末考试没有不及格者。


       1990年,全国开展广泛的盛世修志运动,老师被调到周口地区行政公署任修志委员会主任(正处级),负责领导编写《周口地区志》和督导全地区各县的修志工作。是年,我也被抽调到周口地区教育委员会编撰《周口地区教育志》,并为《周口地区志》撰写教育部分内容。《周口地区志》在老师的精心策划和不懈努力下,上百万字的巨著终于出版发行,这是周口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之后,老师又领导编撰《周口市年鉴》工作,直至退休。


       老师待人热情,做事爽快利索。是时,百业待兴,人才匮乏,教师流失严重,政府明令禁止教师转行,因此,我的调动手续迟迟未能办理。一日,我拜访老师,老师明知我不抽烟,仍然热情让烟让茶。老师问起我工作调动之事,我如实相告。老师立即给教委李主任打电话,说我是其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做的很好,工作调动之事烦劳帮忙。李主任爽快答应,经过努力协调,不久,我的工作调动之事办成了。老师之恩,永远铭记在心。


       恩师刘本在


       刘本在(1953年――),河南周口太康人,1973年就读于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他是我的政治课老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那时,老师年轻英俊,浓眉大眼,讲话声音响亮,做事雷厉风行,实乃学生崇拜楷模。


       老师讲课认真娴熟,语速较快,滔滔不绝,犹如串串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哲学课虽然枯燥乏味,理论性强,他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他能够面对学生讲课,背后板书,语落字出,且字体工整,令人叹服。从老师的传道解惑中,使我懂得了世界是个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万事万物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领略其宏观大道,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老师不仅授课有方,而且还是校团委书记。其领导组织宣传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得心应手,具有非常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当时,我是校团委组织委员,跟随老师学到一些为人处世之道,这些道理是在书本里学不到的。


       后来,老师到省团校学习,其才华被省团委发现,欲将其调到省团委工作。周口地委获悉后,惜才不放,并立即任命其为周口团地委书记。不久,又调任项城县委副书记。之后,再被调任《周口日报》社长。


       在老师任《周口日报》社长期间,我曾找他欲调到报社工作,并且说跟着他可以继续学习。老师沉吟片刻说:“不可!教委是事业单位,是财政发工资。报社是企业单位,自负盈亏。企业没有事业工作稳定。”两个月后,老师就被调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了。此时,我对老师的教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老师最终在省委政策研究室退休,退休前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厅级)。




       刘光运(1955年10月――),河南周口淮阳人。1979年至1985年就读于淮阳师范学校(中师两年,“电大”三年),曾任教于淮阳师范附属小学,后调到周口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已退休,退休前是周口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高级教研员。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12:“活字典”张衡石先生印象


       永远的淮阳师范011: 最忆淮师那一抹春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10: 那晚,我与窗外月光对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9: 张华中老师:我心中的大先生


       永远的淮阳师范008: 淮师:永远在我心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7: 永远怀念恩师臧起初


       永远的淮阳师范006: 我在淮师读政文


       永远的淮阳师范005: 诗心,从淮师萌发


       永远的淮阳师范004: 尊敬与怀念:恩师桂行德


       永远的淮阳师范003: 梦想起飞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