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淮阳师范004:尊敬与怀念:恩师桂行德


2021年11月28日 10:30    来源:美中时报    戴俊贤

       桂行德先生是我在淮阳师范上学时的老师,他和蔼可亲、睿智深沉、循循善诱、立德树人,给了我难忘的教诲和帮助,我永远忘不了桂老师。




       桂老师是罗山县人,1965年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淮阳师范任教。


       1971年底,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之中的淮阳师范,在“教育要革命”的大背景下恢复中断了5年的招生,从周口地区各县招收第一届2年制专业班290名“工农兵学员”。我当时正在村办中学当民办教师,经过“基层推荐——政治审查——考试——体检——学校录取”的严格程序,被批准入学。带着盖有“河南省新淮师”印鉴的通知书,我来到政文专业报到。在那个“就学就业”无门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机会走出农村,跳出“农门”,对我这个祖辈都是农民的回乡知青来说,真是莫大的幸运了。我来到淮阳师范,心里感到又激动、又喜悦、还带有一点点自豪(据听说淮师改为大学了。因我们这届学员在全国恢复高招制度之前,198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大专学历)。


       政文专业开设的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选、教育学、党史、文学概论、文学史、汉语、写作等。桂老师教我们班的写作课和文选课。


       他留着平头,穿着朴素的制服,步履稳健的走上讲台。表情温文尔雅,不苟言笑,声音沉稳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以那种甘为人梯的“园丁”精神、默默奉献的“蜡烛”情怀,凝结为仁爱无疆的良师风范。“传道、授业、解惑”,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智光,照亮学生的未来和梦想。听其授课,初始感觉课堂气氛好像不够活跃,但是愈听愈觉得条理清晰、拨云见日、醍醐灌顶,渐入心领神会之佳境。就象饮用陈年老酒,入口绵软淡雅,而后即觉浓烈醇厚,回味无穷。当他讲到得意处时,偶尔带有磁性的“嘿嘿”两声,极富感染力,台下不由得报以会心的微笑。同学们都觉得他讲课有真知灼见,百听不厌,都喜欢听他讲课。


       那一段时间,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的“教育回潮”,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得下劲。我们这批学生绝大部分经历了“停课闹革命”的初中或高中阶段,上不了课,读不成书,“书荒”使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有了这样的学习机会,大家都格外珍惜,争分夺秒的抓紧学习。我更感到学习的压力。一方面觉得知识贫乏;一方面我班同学好多是重点高中如淮阳中学、周口三中、开封高中、郑州中学等名校的毕业生,且党员人数占总数一半还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等基层干部的占三分之一,我与他们相比各方面都还差着一大截呢,我只有埋下头来,刻苦学习,努力追赶。因此,我在课后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请教最多的老师是桂老师。在他那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书架的简陋住室里,桂老师每次都热情地接待我,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


       那时候学校的图书室还不开放(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图书室被封闭),可读的书很少,桂老师就把自己的藏书借给我阅读。如《中国文学史》、《陆游诗选》、《杜甫诗选》、《女神》等以及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


       桂老师课教得好,文章尤其出色。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风神高迈,具有才子气质。《淮阳师范校志》记载:他在求学期间,即在《河南日报》《奔流》杂志发表过诗歌和文章。在写作课学习中,我除了完成作业之外,还写些诗歌、短文请他指教。每次他都给我认真批改,在精彩的句子下面划上红圈圈予以鼓励,指出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一次,他给我班讲毛主席的诗《七律·登庐山》。课后我把毛主席的律诗翻译为自由诗。他边批改边指出,译诗要注意做到“信、达、雅”。“信”,就是要对原诗作深入探讨,领会其意,使译诗忠于原诗;“达”,就是要把原诗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有发挥有创新更好,但至少也要把诗的原意圆满表达;“雅”,就是译诗的形式尽可能完美,句式大体整齐,合乎诗的格式。桂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受益良多。


       为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桂老师多方设法让我们接触社会。他邀请当时河南的知名作家郑克西给我们讲如何体验生活。邀请来淮阳县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到我们班座谈如何进行采访调查,记者讲写稿子要“通天入地”,“通天”就是要吃透中央和上级精神,“入地”就是深入调查了解基层实际。当我问到如何提高稿子的质量时,记者回答调查啊深入调查,我至今记忆犹新。桂老师还邀请周口地区交通局有关领导和司机作交通安全报告,让我班同学编写宣传交通安全的文艺节目。我写的快板《交通安全十注意》被周口地区交通局文艺宣传队采用,在全区各县进行了巡回演出。


       淮阳县白楼乡大宋村有一个农民科研站办得很有成效,我利用星期天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写了篇《一个由农民创办的科研站》的调查报告。请桂老师修改后,被《河南农业》杂志刊载。第二年春天,我又以该科研站的名义写了一篇《劳动人民是科学实验的主人》的评论,也被《河南农业》刊登。这两篇文章还被校方作为教学成果展出过。


       结合党史课和写作课的学习,遵照当时关于“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指示,在上级领导的具体指导下,1973年5月7日至24日,我们七一届政文班工农兵学员赴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社会考察,当时也叫“开门办学”。桂老师是主要带队老师之一。他带领我们一起参观新县、红安县的革命事迹展览馆,瞻仰烈士陵园、列宁小学、红田等革命遗址,访问老红军、老干部、烈军属,与当地群众一起下田劳动,插秧、割紫云英,内心深受震撼和教育。我和桂老师在老红军家中座谈时听到的民歌“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的歌声,至今犹记在心,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考察中,我们遇到了正在采访的《解放军报》记者。我班有两位女同学长相俊俏靓丽,颇有“闺秀”范儿。记者就让这两位女同学分别站在红军老团长旁边,与红军老团长一起下田插秧,然后举着相机调角度、抢到镜头拍照。这张照片后来刊登在《解放军报》上。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和革命群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事迹和英勇不屈的顽强革命精神,激发了学习考察师生的创作激情,大家纷纷拿起笔抒发心灵感受。桂老师创作了诗歌《大别山·闪光的剑》,“大别山,闪光的剑/倚天屹立,横截江淮五千年/扬子堆雪,滚滚东流磨刀水/淮河托日,灿灿西霞刀辉闪”……语言凝练,气势恢宏,节奏铿锵,在立意、练字、形式等方面,都给学生作出了示范。政文教研组依据师生的创作,选编了诗集《山歌唱给大别山》,收录考察期间师生所写的25首诗歌,并以特刊形式在校园张贴。


       跟桂老师学习写作,在我毕业留校以后有了更多的机会。我留校后和桂老师同在语文教研组(政文教研组分设为政治教研组和语文教研组),朝夕相处,可以随时请教。更想不到的是,1974年春,根据校方要求,成立了淮阳师范写作组,由桂老师挂帅,我与政文专业七三届三个班的每班两名同学参加。桂老师带领我们学习有关文件和资料,开展社会调查,研究选题。


       桂老师带着我们到淮阳县城西南位于城湖之中的弦歌台遗址调查,那时的弦歌台是淮阳的盐业仓库,破旧不堪,殿门两侧的对联斑驳陆离,隐约可见“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的字迹。我们不甚明了其意,桂老师就逐字进行讲解。


       随后,桂老师又查阅淮阳县志等书籍史料,详细了解孔子“陈蔡绝粮”的史迹,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寄给了《人民日报》。很快,《人民日报》编辑部回复了逐字逐句的修改稿,征求作者意见。我对照原稿和修改稿,反复看了多遍,仔细体会和感悟编辑的文字功力及其修改用意,在遣词造句上受到很大启迪。后来,我常常把地方报纸上被《人民日报》或《红旗》杂志转载的文章对照阅读,从中感悟作文提高之法。


       修改过的稿子,《人民日报》很快就刊登了,署名“河南省淮阳师范”。


       其后不久,桂老师又写了一篇题为《万里长城  千古丰碑》的评论,由《人民日报》登载,署名为“俞怀思”(即河南省淮阳师范的化名,编辑要求同一单位名称不能短时间内在《人民日报》上连续出现两次),该文被国内七、八家报刊转载。


       在前后不足半年的时间里,连续在国家最高级别最有权威的报纸上发表两篇文章,无异于石破天惊,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大大提升了一个位于偏僻农业地区中等普通师范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展示了桂老师的高才实学和盖世风华。一时传为佳话,名声大噪,争相垂问“俞怀思何许人也?”曾有一位周口地区的领导同志到淮师视察,专门提出要见见“俞怀思”。由此奠定了桂老师文章大家及教育界翘楚的地位,文名远播,仰慕者甚众。


       淮阳县城关回族镇派出所是全国先进单位,外地很多同行前来参观学习。桂老师应邀请总结其先进经验,在《河南日报》全文刊登。《河南日报》的编辑曾对淮阳的同志说,要上大块文章到淮师找老桂去。


       为了提高我和写作组同学的写作水平,桂老师除让我们多写多练之外,还常带着我们去北京、郑州送稿件,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的编辑见面,增长见识,沟通信息,增强稿件的针对性。慢慢地,我们所写的稿件也能见诸报刊了。后来,我除教课之外,在桂老师辅导下,还编写了连环画文字脚本。这种文学体裁要求文字简练,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每幅不能超过80字。我第一次改编,没有经验,河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让我好好修改。我拿着稿本向桂老师请教。桂老师微笑着说,如果改编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创作啊。我受到激励,按照桂老师的意见,将稿子重新修改,终于达到了编辑的要求。先后编写《逼上梁山》、《下陈州》、《神笛》、《张云逸》等多册连环画文字脚本,分别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海燕出版社等指定画家绘画后出版发行,其中《神笛》一册发行量达56万册。


       1983年,我离开了淮阳师范,到地方党委从事文秘工作,但我与桂老师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84年,桂老师调入周口师专(今为周口师范学院)任教。周口师专中文系的学生,把桂老师担任系主任时期称之为“群星璀璨的年代”,有学生撰文称“ 萧士栋、李益德、桂行德、邹文生、方平平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学生既景仰名师的道德文章,又关注于大师的言谈举止,按现在的话说,他们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偶像,学生就是他们的粉丝、发烧友。”我也深以为然。


       桂老师既注重教学实践,又重视理论研究,在高校写作学研究方面有很深造诣。在《基础写作学》中任副主编(该书由大连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普通写作学教程》中任编委(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书涉及写作过程各个环节以及常用各体文章写作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普通写作学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文章的写作规律。既可作为各类高校各专业通用写作课教材,也适宜机关或企事业干部、教师、文秘工作者及业余写作爱好者自学进修之用,受益者难以计数。


       2017年的春天,我去看望桂老师。他院子里的那颗桂花树正枝繁叶茂。桂老师依然留着平头,依然衣着朴素,依然精神矍铄。我和桂老师相谈甚欢,我说:“桂老师,这一生多亏您教诲啊。”他笑着,引用王立群的话说,首先还得自己行,还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还得行。秋天的时候,突然得知了桂老师病逝的噩耗,当时我真有肝肠寸断的悲痛,在同事和家人面前几度失态痛哭。我敬爱的老师走了,今生今世再也听不到他的教诲了,我只能任由悲伤的泪水满面横流。


       桂老师,我多么想再听一听您的声音啊。我想与您春天相见,一起吟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想与您夏天相见,一起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想与您秋天相见,一起探寻“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与您冬天相见,一起品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冰河入梦来”。


       桂老师,我的恩师,我永远忘不了您!




       戴俊贤,1950年生,大学学历,河南省鹿邑县人。早期从事师范教学,后做行政工作。系省作家协会和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级政工师。出版作品有连环画《逼上梁山》等4部、诗集《百花集》文集《颍川集》《周口历史文化通览.人物卷》等,作品收入多部文集及书法集。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03: 梦想起飞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