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淮阳师范040: 记忆中的淮师农场


2022年03月20日 07:20    来源:美中时报    郭劳动


       对于上世纪70年代淮阳师范的工农兵学员来说,淮师农场给他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1974年春,学校开展“学朝农,迈大步”,地区行署从淮阳县搬口“五七”园艺场划拨黄河故道740亩土地,在搬口公社王新村大队(李楼村)西黄沙茅草地上创办一所农场。农场分东西两个场区,东区是数学专业,西校区是农基专业,1978年12月,淮师农场停办,学校农场移交地区林业局管理。屈指算来,淮师农场只办了4年多,而我,当年作为农场的校工却在这里待了整整两年。


       农场开办以后,学校为解决老师家庭困难,就安排了部分教工子女到农场当农工。因为我父亲郭杰三是学校老教师,又被派到农场工作,所以,1975年8月,我到农场当了一名农工。当时,农场已有工友十几个,大多是老师、教工的亲属,其中,驾驶拖拉机的小杜是郑场长的亲戚;负责耕田耙地的小曲,是离农场最近的李楼村人;仓库保管员小王、猪圈饲养员小陈、菜园管理员老贾、卫生所李医生、马车大把式老彭、杂工焦哥分别来自扶沟、郸城、西华和淮阳。场长老郑,淮阳人,部队转业,四十来岁,中等身材,背微弓,脸黝黑,性格直,嗓门大,勤于管理,能与师生打成一片。


       农场以东西向的洼冲沟为界。洼冲沟以北是教学、生活区,包括教工宿舍、教室、操场、食堂、水塔和一个猪圈。    农场条件很差,经常断电,操场内只有两个篮球架,其它设施一概没有,学生寝室全是大通铺,师生用水全靠水塔供应,(刚开始是从李楼水井中用架子车拉水吃)。


       入住的两个班(农基专业、数学专业)的学生常年在农场上课。说是上课,实际上有一半时间在田间翻淤压沙,改良土壤,收种庄稼。城内校本部其它专业的学生,每年也要轮换着到农场劳动一个月。在农场劳动异常艰辛,尤其赶上风沙和严寒,更是苦不堪言,但师生不叫苦叫累,不向困难低头,干起活来仍是争先恐后,热火朝天。


       洼冲沟是典型的干湿两季,夏秋有水,冬春枯竭。春天,我偶尔在沟北坡挖一小坑,支一小锅,用清水煮面条,撒点盐,捏一撮荆芥,放一点猪油。煮好的面条顺溜光滑,香气扑鼻,对饥饿的我来说,不啻为天下美食。


       猪圈里猪不多,有十头左右,都是长白猪,毛下透着红润,很健美。印象最深的是一头种猪,膘肥体壮,虎背熊腰,睾丸外突,煞是威猛。饲养员小陈对这头种猪青眼有加,每次喂食都会另加饲料——炒制的小黄豆。小陈一米八左右,圆脸、平头、印堂发亮、身体强壮,手背身后,走路略显外八,有大鹅风范,学生送“猪官”之雅号。几个面带菜色的家伙也私下议论,“猪官”肯定偷吃了饲料,要不怎么会油光满面,肥头大耳?羡慕嫉妒之心溢于言表。


       洼冲沟以南面积较大,又以一条南北路分为东西两部分。路东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北面种玉米、大豆等,南面是花生。因土质沙化,花生生长茂盛,其它庄稼略显萎靡。1976年,领导派我看护花生,为此,我专门到体育器材室借了一杆标枪,并在花生地东南角搭一草庵,日夜守护。花生地有一二百亩,一眼望不到边,秧苗郁郁葱葱,铺满大地,月色下像无边无际的墨绿色地毯。我躺在地上,仰望星空,浮想联翩,漫幻出“天当被地当床,我与大地共枕眠”的情愫。因为我的存在,村民不敢光顾,但他们的猪、羊还是不断骚扰。只要有动物出现,我就拿着标枪四处奔跑驱赶,加之野兔的神出鬼没,我是既辛苦又快乐着!花生成熟集体收割完毕,老师、工友、学生和村民就会从不同的地方冒出来,奔赴花生地捡拾遗留的花生。这一年,我用小抓勾搂捡了两纸箱花生,晒干后带回老家贴补家用,家人也幸福了好一阵儿。


       路西有菜园、晒谷场、农具棚、拖拉机棚、马车棚和马棚。还有骏马七八匹,驴一头,马车一架,农具及胶轮拖拉机一台。往返县城本部和农场的各种学习、生活物质,包括本部的学生到农场劳动,都是靠马车和拖拉机运送。赶马车的彭师傅,还负责喂养马匹和毛驴。毛驴的任务是不停地围着一口井转圈拉水车,为菜地浇水。菜园十亩左右,种有多种蔬菜,茄子、豆角、萝卜、辣椒、白菜、黄瓜、荆芥等,收获的菜,基本上能满足师生的伙食需求。有些菜季节性强,生长快,产量大,师生吃不完,还要到集市上去卖,如韭菜。


       记得1976年3月下旬的一天,老贾大爷安排我和焦哥到周口卖韭菜。吃过早饭,我俩装满架子车,带一杆小秤,吹着口哨一路西行。走到现在的体育馆附近爬上河堤,一直向西,行程近两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通往沙河南岸的老洋桥(这座桥原来是铁桥,位于现在的沙河地标小铁牛处),过桥后顺中州路南下,到了剪股街(俗称裤裆街)南头,才找到集市。


       因初次卖菜,没经验,又怯生,不敢吆喝,只有眼巴巴地瞅着来往行人。过了许久,才有一个妇女问“你们的韭菜卖不卖?”我俩抢着回答“卖!”“几分钱一斤?”“五分!”“我要一斤。”焦哥给她称好,我收钱。又过了一阵儿,不见人问,我们又拉起架车一路向南,大概到了周口汽车站附近,又陆续卖了几次,记不太清。印象中,总共卖了两毛多钱。中午已过,我俩早就饥肠辘辘,一人买了一个烧饼,边走边吃。顺中州路北行折返到老洋桥南头,发现有一浴池,名曰“国营东方红浴池”。焦哥提议,咱俩洗洗澡吧!我欣然同意,当时澡票每人五分钱。下午五点多才返回农场,韭菜全部蔫掉。看到我俩把一车蔫掉的韭菜又拉了回来,老贾大爷哭笑不得,以后再也不让我们卖菜了。这次卖菜,周口给我的印象是:沙北非常萧条,沙南也不见几座楼房,城市居民和农民差距不大,大都生活在贫困之中。  


       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农场开辟了一个新项目:收红薯下粉条。此项工作,郑场长安排我协助杜反修老师(现金主管会计)去做,我负责过秤、记录,杜老师负责现金结算(每斤红薯二分钱)。农民会把破损的、捡拾的、小的卖给我们,红薯收的多了,忙不过来,就让学生帮忙。经过清洗、粉碎、滤粉、烧煮,捶漏等程序,然后把下好晒干的粉条存放在食堂,贴补师生伙食。在那个缺菜少粮的岁月,这些粉条不知为师生带来了多少美好的味蕾记忆。


       九十年代,在原来种庄稼的地方盖了一些厂房,还有一个警犬饲养基地。菜园、晒谷场的地方变成了窑厂,平地变成了大坑。洼冲沟以北的教学、生活区,则由没有去处的老职工留守经营,养家糊口。当年赶马车的彭师傅就是留守的老职工之一。彭师傅是玩鹌鹑老手,一到冬天,他的布腰带上,就会右挎旱烟袋,左挎鹌鹑袋,并经常靠在草剁旁,手把鹌鹑给我们讲玩鹌鹑的逸闻趣事,他说:“公鹌鹑生性好逗,按它们的品相,有好多名字:头上有根白毛的叫插花盖顶;翅膀上有根白毛的叫秦琼背剑,一个翅膀有白毛的叫单背剑,两个翅膀有白毛的叫双背剑;胸前有白毛一两根的叫老虎带银铃。把玩时抻一条腿,蜷一条腿的叫单提蹓,两条腿都蜷着的叫双提蹓,因为一般的鹌鹑,在把玩时两腿都是抻着的。有些鹌鹑在把玩时会眯缝着眼睛,不停地点头,像鸡啄食,称为叨空。有些鹌鹑在把玩时,头和嘴不停地左右摇摆,叫牵丝。玩鹌鹑的人常听到一种顺口溜:牵丝鹌鹑一千嘴,不如提蹓一条腿,提蹓鹌鹑咬的能,不如老虎带银铃。”这些往事曾让少年时的我们大开眼界,如今回忆起来还是那么鲜活如初。


       1978年,农场移交地区林业局管理以后,就变成了市直机关的植树造林基地。八十年代后期,有两年的植树节,我和单位的同事一起到这里植树,农场已面目全非。当讲起这里曾经是我务工的地方,他们都惊讶不已。农场开办时间虽然短暂,但它是开门办学和文化学习、劳动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曾给挥洒汗水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里,学生不但学到了书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强健了体魄,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品格。作为一名农工,我也和学生一样得到了精神和体魄上的锤炼,它是我离开校园踏入社会、走向远方的起点。无论是参加高考,还是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我总能从这里汲取丰富的营养,积极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由于社会的变迁,城池区域的扩张,当年的搬口乡和王新村已不复存在,李楼村更无踪影,黄沙毛草地也变成了一片楼盘,谁还能定位淮师农场的位置呢?曾经的农场已是过眼云烟,曾经的工友也不知所踪,而我还能凭借模糊的记忆来怀念曾经的过往!达尔文关于“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的生命演化论述,也许能映照出淮师农场的前世今生。社会如此,人生亦然,不论时达、时蹇,都要积极面对。先贤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我们的人生准则。农场两年,受益终身,历久弥新,我有责任告诉大家:曾经的淮师农场就是现在的周口文昌生态园。换句话说,现在的周口文昌生态园就是70年代的淮师农场(东场)和农场西边毗邻的青年园艺场(西场)所在地。如果生态园管理者能在园内竖一标牌,上书“七十年代淮阳师范农场和周口地区青年园艺场所在地”,给后人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和久远的历史记忆,那将善莫大焉!




       郭劳动,男,1958年生,太康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周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招生、教育工作,其中主持全市招生考试工作24年。2002年,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周口市政府通令嘉奖,记个人二等功。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9: 天下谁人不识君


       永远的淮阳师范038: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继续惠赐佳作


       永远的淮阳师范037: 天文地理学家曾次亮


       永远的淮阳师范036: 淮阳师范年谱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5: 弦歌不绝四十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4: 诗忆那些人,那些事


       永远的淮阳师范033: 我的母校


       永远的淮阳师范032: 我真正的学生时代


       永远的淮阳师范031: 青春时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30: 母校琐记


       永远的淮阳师范029: 淮师出了个王山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8: 感谢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27: 义无反顾读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26: 难忘淮师师生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25: 恩师难忘


       永远的淮阳师范024: 梦想成真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23: 第二故乡情更浓


       永远的淮阳师范022: 百年淮师:我心灵的家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1: 郭杰三老师:我生命中的教科书


       永远的淮阳师范020: 郭杰三老师:润物细无声


       永远的淮阳师范019: 难忘母校 难忘师恩


       永远的淮阳师范018: 致敬萧士栋


       永远的淮阳师范017: 为淮师荣誉而战


       永远的淮阳师范016: 谷迁乔: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色


       永远的淮阳师范015: 为母校淮师抒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14: 念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3: 我的三位恩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2:“活字典”张衡石先生印象


       永远的淮阳师范011: 最忆淮师那一抹春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10: 那晚,我与窗外月光对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9: 张华中老师:我心中的大先生


       永远的淮阳师范008: 淮师:永远在我心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7: 永远怀念恩师臧起初


       永远的淮阳师范006: 我在淮师读政文


       永远的淮阳师范005: 诗心,从淮师萌发


       永远的淮阳师范004: 尊敬与怀念:恩师桂行德


       永远的淮阳师范003: 梦想起飞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