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淮阳师范027: 义无反顾读淮师


2022年01月28日 07:39    来源:美中时报    胥茂森


       1987年,我初中毕业。在填报升学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淮阳师范。选择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现实,进入师范首先能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毕业后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理由对于农村庭孩子来说,极具诱惑力。那个时候的农村,虽然已经土地包产到户,有了自家的责任田和自留地,基本解决了温饱,但对于劳动力缺乏的家庭来说,能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往往会把读中师、中专作为首选,我便是其中一个。


       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从中考结束到分数公布,再到学校录取,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我每天都在焦虑中等待,多次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往返于老家至县城的公路上,当从教育招生办拿到淮阳师范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如获至宝。从那一刻起,我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那份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大有一股唯我独尊的霸气。这股骄傲的气焰大约持续一两天,便被一个在乡中学当老师的长辈浇灭,他在离我不远处给一个长辈聊天时说,这孩子上师范可惜了,毕业后也只能当个小学老师,分到乡村小学教学找个媳妇都难呐!


       那天夜里我失眠了,为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而担忧,甚至想到放弃读师范改为读高中。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了炫耀的资本和勇气。反而,情绪一落千丈。在乡中学任民办教师的父亲似乎看出来我的情绪变化,鼓励我说,“咱家里收入少,你娘身体不好,读师范能减少些家庭的生活压力,毕业后还能再进修深造,保不准能分到城里的学校教书。”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事在人为,只要肯上进,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年九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坐了好久好久的大巴车来到淮阳师范学校。其实,鹿邑到淮阳才不到六十公里的路程,坐车需要三四个小时,而且要乘坐去周口的过路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因为晚上到校,一下迷了方向,至今在我的心里淮阳师范本来朝南的大门是朝东的,而真正的东门则下意识地认为朝北。


       进入淮师,我始终把父亲的那句“事在人为,只要肯上进”铭记在心,一边认真学好文化课,一边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班主任王翠是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在她的管理下,“本分”和“上进”成了我们这个班级的主流,学好文化课,掌握扎实的知识,将来当一名好老师,是我王老师为我们灌输了三年的思想主线,可谓根深蒂固。我们班47名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在她指引的路上,我们不偏不倚地走下去。我们班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哪怕学校里组织一次长跑比赛、拔河比赛,王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取得好的名次。如果进入不了前几名,参与者会自责不已。班风正学风浓是主流,而我却成了这个班级一个不安分的“另类”,除了喜欢个别文科课程外,音乐被判为“五音不全”,体育被认定为“死腰假腿”,数学、物理、化学也学得一踏糊涂,而对文学写作则偏爱有加,校园“求索”文学社和校团委宣传部为我开辟另外一片乐土,从二年级起,我成为学生会干部,主要负责抄写学校黑板报和学校广播站编辑工作,接触较多的是同学写的诗歌、散文和小小说,当然也会把时政杂志上的优秀文章抄到黑板报上或者在广播站播出,宣传的主题大多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以此激发同学们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念,当然也少不了采访一些学校内的好人好事,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让同学们学习。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老师的故事,比如,栾广明老师,他在我的印象中正直木讷,但聪明过人,极具才华,教我们美术课,画得很好,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栾广明老师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我和他同乡,当时,在我们老家流传着他绘画极精妙的故事,一次放假回老家,他告诉他的父亲他谈了对象,父亲问他长得什么模样,他随机拿绝笔刷刷画展了一张美女像,告诉父亲就长这样,后来父亲见到儿媳妇,真是不差丝毫。栾老师教我三年,因他性格内向,不敢向他求证真假,但他在画论方面的研究之深入,著作《形神论》《论苏轼的绘画艺术观》《谢赫六法之我见》在画界的影响之大,佐证了他不愧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他喜欢将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用文字或图画方式记录下来,时间长了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作品有五十八卷之多,可谓著作等身,并名之曰《内阁集》。如今,听说年近七旬的栾广明老师主要从事《内阁集》的充实、完善、提高及语字艺术、名字艺术、简篆书法的推广。当然,淮阳师范还有很多在不同学术领域独领风骚的老师。张华中、郭学礼、魏传栋等等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0多岁就留着连面胡须的张华中老师可谓文武兼修,能诗能武,书法功底更深。讲课时声音极具磁性,幽默风趣,字也写得十分隽秀,每次上课前总要朗诵一首他刚出炉的新诗,至今还记得他为《求索》报写的创刊词《短笛轻吹奏华章》。毕业之后多年,仍一直关注着张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他离开淮阳师范后,历任《周口声屏报》副主编,周口有线电视台综合频道主任,周口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总编室主任等职务、主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周口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前不久,他编著的《弦歌大雅》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说到爱上文学,不得不提时任校学生科副科长的郭学礼老师,他教我们古代汉语,是一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热情温和的好老师。他能够背诵成语词典,可见郭老师毅力超人,治学严谨。1991年调到《周口声屏报》,和张华中老师分别担任副总编辑,两位老师无论教书育人,还是从事舆论引导工作,都有突出表现,均留下极好口碑。学礼老师儒雅且对学生爱之深刻,我们即将离校前,适逢八九年学生闹学潮,郭老师常常带着我们学生会的干部到他家看电视新闻报道,然后分析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地要求我们,不要随波逐流,更不要被别有用心利用,他通过让我们参与的办法解开我们眼前的迷雾,使我们牢牢地站在了正确的一边。遗憾的是,我虽然是学生会副主席,却没能实现在学校入党的愿望,还是毕业之后,淮阳师范才将我定为党员培养对象的材料寄过来。通过那段学潮经历,让我学会了在面临重大问题的抉择时不可盲从,要学会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坚定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恍然如梦,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淮阳师范读书的岁月如同陈酿,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觉得美好和难忘。师长对我的教诲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懂得了为人处世的底线,牢记着人间大爱的使命,并在三十年的工作中,身体力行,默默奉献,并把责任和担当体现到日常行为中。


       感谢淮阳师范!感谢栽培我的师长和三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胥茂森,中共党员,淮阳师范87(3)班学生,现任鹿邑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26: 难忘淮师师生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25: 恩师难忘


       永远的淮阳师范024: 梦想成真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23: 第二故乡情更浓


       永远的淮阳师范022: 百年淮师:我心灵的家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1: 郭杰三老师:我生命中的教科书


       永远的淮阳师范020: 郭杰三老师:润物细无声


       永远的淮阳师范019: 难忘母校 难忘师恩


       永远的淮阳师范018: 致敬萧士栋


       永远的淮阳师范017: 为淮师荣誉而战


       永远的淮阳师范016: 谷迁乔: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色


       永远的淮阳师范015: 为母校淮师抒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14: 念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3: 我的三位恩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2:“活字典”张衡石先生印象


       永远的淮阳师范011: 最忆淮师那一抹春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10: 那晚,我与窗外月光对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9: 张华中老师:我心中的大先生


       永远的淮阳师范008: 淮师:永远在我心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7: 永远怀念恩师臧起初


       永远的淮阳师范006: 我在淮师读政文


       永远的淮阳师范005: 诗心,从淮师萌发


       永远的淮阳师范004: 尊敬与怀念:恩师桂行德


       永远的淮阳师范003: 梦想起飞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