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 夕 原灵
今晚的月圆润, 触之生温 是一句 被谁打磨了许久的话 搁在天河浅滩上, 贞静发亮 你一动心,就落入凡间错综的棋格
今晚的人清瘦呵,影影绰绰 是一株 斜倚南墙的照水梅 参差繁花, 只迎向一种细思量 你一落笔,就飘进设色绢黄的古画
今晚的诗短,不满尺素 是一尾 覆身莲叶底的青鳞子 游龙于这泼墨如许的天地,风骨卓然 你一莞尔,就回到杏花满坡的故乡
今晚,一人一月一乡 你我 恍若相见 似隔千年
熊国华赏析
朦胧的《秋夕》:穿越时空的凄美爱情
这首诗的题目《秋夕》应是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中国民间有牛郎织女在七夕夜晚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原灵在四节诗的开头连用了四个“今晚”,不仅起到了强调特定时间的作用,而且回环往复地营造了爱情的浓烈气氛。诗中还用了九个“—”,隐喻爱情的坚贞。
诗中的月亮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质感。"圆润"、"触之生温"的意象,将冰冷的月光转化为朦胧温润的情感载体。这轮明月仿佛是被时光打磨了千年的情话,静静地搁浅在天河浅滩,等待着某个心动时刻的降临。当"你一动心",月光便化作棋子,落入凡间错综的棋局,暗示着爱情中难以预料的命运转折。
人影的描写更是独具匠心。诗人以"清瘦"形容人影,将其比作"斜倚南墙的照水梅",既展现了东方美学中的孤高清雅,又暗含了相思之苦。"参差繁花"与"细思量"的对应,将外在的形貌与内心的情感完美统一。当"你一落笔",人影便飘入古画,完成了从现实到艺术、从当下到历史的时空转换。同时,具有中国水墨画般的意境。
诗行本身也成为爱情的载体。"不满尺素"的短诗被比作"覆身莲叶底的青鳞子",在"泼墨如许的天地"中游弋,展现出卓然的风骨。当"你一莞尔",诗行便化作归乡之路,通向"杏花满坡的故乡",暗示着爱情与乡愁的深层联系。思念之切,溢于言表。
结尾是整首诗的高潮,"一人一月一乡"的并置,将个体、时空与情感浓缩成简洁而深邃的画面,表现出在异国他乡的强烈的孤独感。“你我 恍若相见”却又“似隔千年”,比“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胜一筹。既表达了爱情的永恒性,又暗示了时空阻隔带来的无奈与惆怅。这种跨越千年的爱情想象,既是对古典爱情的现代诠释,也是对永恒之爱的诗意礼赞。
原灵的《秋夕》大量运用了自然意象、中国元素,同时又娴熟地采用了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时空穿越等手法,以其独特的意象营造和时空处理,展现了爱情诗的新境界。诗人将古典与现代、现实与想象、个人与永恒完美融合,创造出一幅穿越时空的朦胧而凄美爱情画卷。这首诗不仅是对爱情的礼赞,更是对诗歌艺术可能性的探索,展现了原灵博士卓越的诗艺造诣。
【诗人简介】原灵,留美哲学兼法学博士,原籍江苏,现定居美国马里兰州。个人诗歌美学理念:文字简约清新,节奏流畅明快,情感真挚隽永,意境独特深邃,内容含蓄哲理。
“微诗共赏”投稿邮箱: weishi_share@163.com
投稿要求:现代诗4行至30行;
诗人简介:200字左右;
诗人联系方式:微信号或手机号码。
相关链接:
微诗共赏013:蚯蚓
微诗共赏012:低处
微诗共赏011:爱的小舟
微诗共赏010:在长江水里望见故乡
微诗共赏009:大裂谷
微诗共赏008:五月巡展
微诗共赏007:你何时归来
微诗共赏006:救赎的尝试
微诗共赏005:周末生活
微诗共赏004:涟漪
微诗共赏003:怪圈
微诗共赏002:Alaia之歌
微诗共赏001:劳动的游戏
美中时报从今天起开设“微诗共赏”栏目,希望诗歌的光辉照亮每一颗向往美与真理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