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aia之歌
田泊
七月是一个神奇的月份
七月出生的孩子带来欢乐和丰沛的雨水 七色的云彩布满天空,从黎明到黄昏 万物都为她歌唱,所有的植物都欣欣向荣
七月的热情发出Alaia的芬芳 七月的书架被蓝色的月光填满 鱼儿游弋在凤尾竹的疏影里 欢乐的歌声徜徉在湖畔、田野与山梁
那鱼儿携着太平洋的浪花飞来 她的翅膀带来赫尔曼·黑塞的诗篇 橙色八音盒奏响白茉莉的清香 七月出生的孩子带给世界幸福和吉祥
【诗人简介】田泊,本名田忠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教授。2014年与熊国华先生创立“国际华文微诗群”。著有《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田泊微诗选》等,主持“须臾山谷”“论语课”公众号。
熊国华赏析
七月诞生的诗性神话:田泊《Alaia之歌》的意象编织与生命礼赞
"每个孩子都是诗人,每个诗人都是孩子。"德国诗人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田泊《Alaia之歌》中那种纯净而热烈的诗意气质。这首为七月出生的女孩Alaia创作的颂诗,不仅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更是一部用意象编织的微型神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诗性存在的深刻思考。
从结构主义诗学视角看,《Alaia之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象征系统。七月作为诗歌的核心时空坐标,被赋予了"神奇"的特质,成为一个承载多重意义的符号。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曾说:"命名一个事物,就是剥夺了诗歌四分之三的乐趣。"田泊深谙此道,他并不直接描述七月的特征,而是通过"七色的云彩"、"丰沛的雨水"、"蓝色的月光"等意象群,构建出一个可感可知的七月神话。这些意象并非随意堆砌,而是遵循着色彩与感官的对应关系:从视觉(七色云彩)到嗅觉(Alaia的芬芳),再到听觉(八音盒的乐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感知体系。
诗歌的意象运用呈现出鲜明的超现实主义特征。"鱼儿携着太平洋的浪花飞来"这一意象,打破了物理世界的常规逻辑,实现了海洋与天空的奇妙交融。这种手法令人想起聂鲁达在《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中"鱼群在天上游弋"的著名意象。而"翅膀带来赫尔曼·黑塞的诗篇"则更进一步,将文学经典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实体,暗示着诗性精神的传承。田泊通过这些超现实意象,构建了一个比现实更为真实的诗意世界,正如布勒东所言:"美将是痉挛性的,否则就根本不存在。"
在诗歌的情感结构上,诗人采用了"祝福体"的抒情方式。从"带来欢乐和丰沛的雨水"到"带给世界幸福和吉祥",诗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祝福闭环。这种抒情模式让人想起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中那种对存在本身的礼赞。但田泊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这种宏大的生命礼赞具象化为对一个具体生命的祝福,使诗歌既具有普遍性又保持了个体性。Alaia不仅是诗歌的接受者,更成为七月这一时间维度的拟人化象征,正如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将时间与永恒并置的尝试。
从诗歌的音乐性来看,《Alaia之歌》呈现出明显的交响特质。诗歌中"七月"一词的七次重复(包括标题),与"七色云彩"、"七月的热情"等形成数字上的呼应,构建了一种数字诗学的韵律美。而"芬芳"、"月光"、"清香"等轻柔的词语选择,则使诗歌整体呈现出小夜曲般的柔美特质。俄国象征主义诗人巴尔蒙特曾说:"诗是内在的音乐,是心灵的和弦。"田泊通过语言的音乐性,成功地将七月这一时间概念转化为可聆听的诗意存在。
《Alaia之歌》最终完成的,是对生命诗性本质的揭示。当诗人写道"万物都为她歌唱"时,他实际上揭示了一种诗意的生存论:在一个真正诗意的世界里,每个生命都值得万物为之歌唱。这种观点与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哲学命题不谋而合。田泊通过这首诗歌,不仅为Alaia创造了一个诗意的诞生神话,也为所有读者提供了一种诗意的生存可能——像七月一样热情,像Alaia一样芬芳,像诗篇一样自由飞翔。
在当代诗歌日益陷入语言游戏的困境中,《Alaia之歌》以其纯粹的抒情品质和丰富的意象创造,为我们重拾了诗歌最原初的魔力——祝福与命名。正如诗歌结尾所预言的那样,这首诗歌本身就如同那"橙色八音盒",将持续奏响生命与诗意的清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田回响。
“微诗共赏”投稿邮箱: weishi_share@163.com
投稿要求:现代诗4行至30行;
诗人简介:200字左右;
诗人联系方式:微信号或手机号码。
相关链接:
微诗共赏001:劳动的游戏
美中时报从今天起开设“微诗共赏”栏目,希望诗歌的光辉照亮每一颗向往美与真理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