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祥:我与叶舒宪


2024年07月26日 06:16     美中时报    祁志祥
字号:较大   适中

       有一句话,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去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涵义,现在算是感同身受、切实体会到了。曾记得我与舒宪兄一起从文艺理论、从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研究会出发,那时都是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有志青年。一转眼,舒宪已年届七十,而我也紧随其后,作为同道,要为他的七十诞辰写点志贺文字了。我们心有不甘,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但事实上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安之若素,乐天知命。



       我们都是新时期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政策的受益者。舒宪是1977届考上大学的,我是1978年考进大学的。我们都是考的中文系。那是一个百废待兴、怀揣理想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都特别繁荣。卢新华的一篇《伤痕》,令洛阳纸贵;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艺理论探索书系,令中文学子如痴如醉。我本来痴迷于文学创作,梦想成为作家。但创作方面并未露出什么才华,倒是文学理论方面展现了一点闪光之处,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钱中文先生的奖掖和栽培。1987年,我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大家徐中玉先生的研究生,从此走上了文艺理论和美学的研究之路。1992年,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研究会在青岛开会,我第一次与舒宪相见,领略了他青年时期玉树临风的风采。其时在青岛大学执教的臧克和是我华东师大的研究生同学。他从文化学的角度阐释文字意义,对当时从神话原型的角度阐释文学意义的叶舒宪很是佩服。以会会友,臧克和在会议期间邀请舒宪和我等人到他家一聚,从此与舒宪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克和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职,舒宪每到上海,必与臧兄一叙,我也因此有机会与舒宪多次相见。后来舒宪游走多地工作,学术兴趣转向神话学研究,我也辗转多处任职,但一直在文艺美学理论的园地里耕耘。由于天各一方,学术专攻有所不同,故而联系减少。2021年5月,我受王宁院长之邀,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担任访问教授,有幸与早已加盟上海交大、担任交大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的叶舒宪教授重新相遇、一同共事。2022年起,我应邀给辽宁的《艺术广角》主持《大家视角》,向舒宪约稿,他很快给了我一篇《万年中国说与美学史重构》的长文,我编发在《艺术广角》2022年第2期上。后来我又给《艺术广角》开设《名家谈治学》,向他组稿,他又很快提交了《七十自述:从“六个主义”到“玉成中国”论》。2020年12月,他主编的“玉成中国:中华创世神话考古专辑”丛书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22年初,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我应邀作主题发言,也得以对叶舒宪所著的代表作《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有仔细的研读,对他神话学研究的主要创见有实证的了解。回顾我们这段交往的经历与缘分,既让人兴奋,又令人感慨。




       叶舒宪教授出版的第一部书,是1987年主编主译的论文集《神话—原型批评》。这是他的成名作。通过这部书,叶舒宪将西方二十世纪中期文学批评理论派别之一的原型批评较为系统地译介到中国学界。原型批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文学现象不宜孤立地看待,而应以系统性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加以观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起点,那便是神话及催生神话的信仰—仪式综合体。只研究神话,是文学艺术范围内的专业研究;而要探究神话背后的信仰—仪式综合体,就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这就预示着:叶舒宪在这部书以后,一步步沿着从文学专业向人类学专业的跨越,从而转向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原型批评将全部文学整合为一个整体,让神话充当这个生成性整体的发动机。译介原型批评理论的过程,导致叶舒宪在几十年以后,坚持追问中国文明发生的整体问题。神话原型批评实践运用的直接效果,是高度强调神话研究在整个文学和文学史研究中的优先性。




       于是,就衍生出叶舒宪教授后来的一系列相关成果。


       《家庭美学》(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神话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熊图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文学人类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中华创世神话六讲》(三人合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年。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玉石里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老子>与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诗经的文化阐释》,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盘古之斧:玉斧钺的故事九千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世界神话二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据不完全统计,叶舒宪教授独著和与他人合著的著作有50余部之多。此外,作为国内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他还主编过12套丛书,共172本专著:


       第1套:《20世纪国外文艺学译丛》,2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第2套:《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10本,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第3套:《中国生肖文化丛书》,12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第4套:《文学人类学论丛》,8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第5套:《神话学文库》,已出二辑38本,另有第三辑22本待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6套:《神话历史丛书》,13本,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第7套:《文明起源的神话学研究丛书》,8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第8套:《玉帛之路考察丛书》,7本,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本,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3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第9套:《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39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第10套:《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丛书》,5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第11套:《中华创世神话考古研究玉成中国系列》,8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第12套:《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卷》,3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9-2021年。


       综观叶舒宪教授三十多年的学术历程,以获准立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的2009年为界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1987—2009年,共22年,可视为这重大项目的学术准备阶段,包括从文学人类学交叉学科的雏形呈现,到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人类学转向”讨论;从文化大小传统再划分理论到文化文本多级编码论;从三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的新方法论体系建构,等等。后一个阶段是2009至今,有14年。2009年重大项目展开以后,叶舒宪的学术方向是基本一致的,那便是:从理论上阐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五千年中国文明的奥秘所在。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2020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玄玉中国: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中。


       首先,“玄玉时代”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将探索华夏文明的源头的实证材料往前推了两千年,意义非凡。研究中国早期文明,过去多以文字文献为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距今不过3600年的历史。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上限,至多不过夏朝开始的青铜器时代。叶舒宪的研究以考古挖掘的大量玉礼器为据,综合文字文献及口传神话、民俗礼仪等神话学、民俗学的成果,给文物提供被激活的还原语境,并细致地揭示了在距今5500年仰韶文化后期至距今4000年龙山文化晚期的青铜器时代开端,在中原曾经存在过一个玉礼器时代,其玉料是墨绿色、玄黑色的蛇纹石玉。所以,作者命名为“玄玉时代”。其时对应的传说历史人物,是黄帝到夏禹的时期。从《山海经》所记黄帝播种玄玉(“瑾瑜”),到《尚书》所云夏禹建立王权时天神赐以“玄圭”,无不体现出玄玉是那个史前时代的至高显圣物。华夏文明不是直接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的,而是经由玉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器时代的。这就叫“玉成中国”。这是文学人类学派提出的独特概念,是对华夏文明源头的独特发现和实物叙事。这个观点是振聋发聩的,但论证则是逻辑自洽、自圆其说的,值得学界重视和认真对待。


       其次,“玉成中国”的研究发现对“玉”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作了全新揭示。以前我们看玉,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处于配角的地位。古人说“玉”之美“有五德”,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玉充其量只是古代君子的配饰。“玉成中国”揭示则告诉我们,“玉”在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中不是“配角”,而是“主角”。原因就是早在一万年前此类美观的石头就被神圣化,成为崇拜信仰的对象。《玄玉时代》描述了5500年前到4000年前中原和西部地区礼仪用玉的取材情况、用调研所得大数据作为依据。玄玉崇拜(第59页、97页、175页)和“以黑绿两色相间相杂(蛇纹石)为美”的“史前古老审美风尚”(第238页),以及在华夏大地上“玉材”的“西玉东输”与以神话为标志的“玉文化”的“东玉西输”。书中涉及的这个时期的玉礼器实物图片有玄圭、玄钺、玄琮、玄璧、玄璜、玉斧、玉刀、玉铲、玉环、玉笄、玉凿。玄玉在光线照耀下的光晕变化,不仅是通神显圣之物(233页),也是王权贵族的象征。它印证了“巫以玉事神”的古老传统,也奠定了秦皇以玉为国玺的先声。“玄玉时代”以黑为美的风尚一直延续到夏代。所以《礼记·檀弓》有“夏后氏尚黑”的记载。但随着距今4000年左右玄玉礼器逐渐被从昆仑山大批东输而来的白玉(又称“和田玉”、“昆山之玉”)取代,人们在审美风尚上又发生了以纯白为美的重要转向,也就是《礼记·檀弓》说的“殷人尚白”吧。叶舒宪把这种转向称为“玄素之变”。周代服色虽然出现了“尚赤”的变化,但羊脂白玉礼器的崇拜并没有改变,并经由战国时期的和氏璧神话和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一直延续到清末。《红楼梦》形容贾府“白玉为堂”,即是明证。


       再次,“四重证据法”所带来的方法论上的革新意义。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依据文字文献为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金文、甲骨文、竹简、帛书)二重证据。叶舒宪觉得这还不够。他主张兼顾民族学、民俗学的材料证据和考古发掘的实物、图像证据。这就分别构成三重和四重证据。在《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从田野考古考察和各地博物馆中搜集、发现的玉器实物照片以及对这种无声之物的独到“叙事”,看到了对中国各民族相关的口头传说的神话故事及活态化的风俗礼仪、祭仪式的广泛搜罗与特殊解读,以及与上古传世的历史文献、神话文献、古文字文献的相互印证。“四重证据”的相互印证可以产生新的具有革命意义的认识和发现,只是真正做起来相当不易。它需要有扎实的训诂学、文献学、历史学、文化学功夫,还需要有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的积累。若非通才大儒不能为也。同时我们注意到,本书既是学术著作,具有深厚的学术含量,同时又是可读性很强的文学著作,试图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融汇史料,对中国早期的文明产生作出有吸引力的解读。据说出版以来,丛书颇受市场欢迎,就是该书将学术与文学方法结合起来取得成功的证明。


       七十岁是一个令人感慨的年龄,但叶舒宪教授以惊人的才华和极为充沛的创造力,在文学人类学、美学文化学、中国神话学、上古历史学等方面作出了出版了若干著作,奉献了若干真知,取得了杰出成就,是无悔的人生、值得欣慰的人生。现在的生活条件好。舒宪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也很好。我衷心祝福舒宪教授永葆良好的身体状态,以积极的精神状态不断前行,取得新的成绩,谱写新的辉煌。


       相关链接:


       祁志祥:缅怀王向峰先生


       祁志祥《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英文版面世


       祁志祥:美学史论完成后我重写中国思想史


      祁志祥:将大豫园片区打造成充满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示范区


      祁志祥 :从学术通信看钱中文先生的人格风范与为师之道


      祁志祥:在艺术假定中追求艺术逼真


      祁志祥《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将出版


       祁志祥教授著作专柜揭幕仪式在江苏大丰举行


       《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3》发布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首届联席会议在上海举行


       祁志祥:从《美的历程》到《中国美学全史》


       祁志祥讲座“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启蒙”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


       重写中国思想史高端论坛暨《先秦思想史》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祁志祥:《先秦思想史》的七大特征


       王宁:祁志祥《先秦思想史》刷新中国思想史学既定格局、推进学科史更新


       专访祁志祥:重写中国思想史


      “恒源祥’美学文选系列丛书第一辑出版


      《佘山学人的美学建树》:笋满山谷香如兰


       《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2》发布会暨中国当代美学高层论坛在上海恒源祥集团总部举行


       美学成果集《佘山学人的美学建树》出版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