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祥:从《美的历程》到《中国美学全史》


2023年06月29日 05:10     艺术广角    祁志祥

       祁志祥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研究,曾以一人之力,完成出版“十一五”全国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美学通史》三卷本(人民出版社,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18)、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中国美学全史》五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中国美学全史》出版后,祁志祥教授曾受邀到全国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作演讲,联系1981年以来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比较其中的异同得失,讲解自己《中国美学全史》的写作原委,对读者了解中国美学史的学科史及中国美学精神的古今演变颇有开示作用。在本讲座中,演讲人简要梳理、评点了以李泽厚《美的历程》、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为代表的中国美学史著作的特点与得失,提纲挈领地分享了《中国美学全史》的结构、方法与观点。演讲要点涉及:何为“美学”?何为“美”?何为“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历史分期?如何认识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历史分期?如何认识中国美学精神的古今演变?如何把握中国古代美学“有美无学”、中国现代美学“有美有学”的整体特征?


从《美的历程》到《中国美学全史》: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荣幸受邀来到全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名校中国传媒大学来做一场美学讲座。文艺学与美学呈交叉状态,它们既有横向的逻辑研究、原理研究,又有纵向的历史研究。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谈谈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状况,题目叫《从〈美的历程〉到〈中国美学全史〉: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美的历程》是李泽厚1981年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一般被视为中国美学史书写的源头。《中国美学全史》是我写的,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卷本,257万字。曾受到过钱中文、杨春时、毛时安、袁济喜等师长的热情鼓励和高度评价。今天我来和大家梳理一下这近40年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并重点介绍一下我的《中国美学史》是怎么写的,其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是怎样的。欢迎大家指正交流。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


       中国美学史最早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教育部统编教材,委托朱光潜先生负责编《西方美学史》,委托宗白华先生编《中国美学史》。后来朱光潜先生独立撰写的《西方美学史》完成出版了,宗白华先生负责的《中国美学史》没有出来。但是,宗先生还是带领团队做了不少事情,为中国美学史的撰写提供了前期的准备。


       首先,宗先生带领叶朗、于民在内的一批年轻学者完成了《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1980年分上、下卷在中华书局出版。该资料选既侧重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资料,又兼顾选取了与“美”相关的真、善资料,既有艺术美学资料,又有现实美学、哲学美学资料,为人们从事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依据。


       其次,宗白华先生本来对中国美学史就有研究,在对编选材料的进一步潜浸涵濡中又有创获,1979年在《文艺论丛》第6辑上发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为中国美学史的书写提供了最初的思路。


       再次,宗白华唯一的研究生弟子林同华试图实现老师的理想,致力于中国美学史研究,写了不少论文,1984年以《中国美学史论集》为题出版。但“中国美学史”是一个跨学科的大题目,不好写,林同华最终未能系统成书,便转向心理学美学、应用美学等领域的研究。


       复次,由于宗白华年事已高,改革开放之初,编写《中国美学史》的任务就交给了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以研究美学著称的李泽厚。1981年,为了给集体项目《中国美学史》的编写提供基本的指导线索,李泽厚出版了十万字左右的《美的历程》,一时洛阳纸贵,影响很大。如果把《美的历程》视为《中国美学史》的源头,从那至今近40年的历程中,已出版了十多种著作。有写神型的,有写骨型的,有写肉型的;有一人独著的,也有集体合作的。其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广的当属叶朗1985年出版的约40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但是,无论《美的历程》,还是《中国美学史大纲》,实际上都有一些无法回避的缺陷。所以本人写了《中国美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8)、《中国现当代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18)、《中国美学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李泽厚《美的历程》


       与《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大纲》相较,《中国美学全史》有什么异同?



       与《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大纲》相较,《中国美学全史》既有继承也有独特的创新。


       《美的历程》将中国美学史的中心问题聚焦为“美”,认为先秦儒、道互补构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线索,这是《中国美学全史》加以继承的。


       不过“美学”的历史并不等于“美”的历史。“美”是具象的,主要指艺术作品。“美学”则是抽象的,主要指关于“美”的理论思考。李泽厚先生后来发现了《美的历程》的这个不足,所以补写了《华夏美学》,于1987年出版。实际上李泽厚写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应该是《华夏美学》,而不是《美的历程》。把《美的历程》当作李泽厚写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其实是不准确的。


       叶朗认为美学史不是美的历史,应是美的理论史。这是我们所赞同的。他认为写中国美学史并不一定要聚焦“美”字,许多不叫“美”的范畴如“道”等等也是美的范畴,拓展了人们的研究思路。他据此揭示了道家之“道”的美学意义,对老庄美学精神作了别开生面的解读。我曾经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但他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不是“美”,而是“意象”,将中国美学史写成了一部“意象”范畴史,遗失了中国美学史上丰富多彩的许多美学范畴。这却是我们不同意的。


       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是不是“意象”?未必。这不只是我的看法,也是不少其他学者的看法。比如王文生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意象”而是“情味”,他的《中国美学史》聚焦“情味”范畴,所以副题即“情味论的历史发展”。


       与叶朗一起参加编撰《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的于民,后来出版了一部《中国美学思想史》,也不同意叶朗的观点,而是将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概括为“气”与“和”。他的《中国美学思想史》是以“气”与“和”贯穿全篇的美学史。

当然,我们也未必同意王文生、于民的观点。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美学”的概念内涵,书写名副其实的“美学史”?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和其他丰富多彩的范畴?如何理解儒道佛三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和各门艺术门类的影响?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史从古代的“有美无学”到现代的“有美有学”的学科转型以及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演变?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中国美学全史》第一卷论述美学、美和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出于什么考虑?



       美学史虽然重在梳理史料,但离不开理论指导。有什么样的美学观,美学史就有什么样的写法。如果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审美活动之学,中国美学史就成了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的理论史。本人认为美学是美之哲学,所以我的美学史就是关于美的理论的历史。


       那么,美的一般涵义是什么呢?我的思考研究结果是“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这在《乐感美学》一书中有详细的表述。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1)愉快性,包括感官快乐与精神快乐;(2)价值性,美所带来的快乐是有价值的,也就是积极的、健康的、有益于审美主体生命生存的;(3)对象性,美在审美主体之外的对象,不在审美主体自身,美处在审美主客体特定的关系中,具有流动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实体。这个观点,是我分析中国美学精神,并与评述对象展开对话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祁志祥《乐感美学》


       以此观照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我们就得出了中国古代美论是以“味”为美、以“文”为美、以“道”为美、以“心”为美、“适性”为美的复合互补系统的基本看法。“味”“文”“道”“心”“适性”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五大核心范畴。


       1.以“味”为美


       美是类似于“味”的乐感及其对象。比如《说文解字》解释:“美者,甘也。”“甘者,美也。”这个“甘”不只指甜味,而是像甜一样快适的滋味。如段玉裁所说:“五味之美皆曰甘。”魏国的饱学之士王弼解释说:“美者,喜也,人心之所进乐也。”美是一种喜乐的情感,是人们天然追求、感到快乐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儒家的乐感文化。包括孔颜乐处与曾点之乐。孔颜乐处指道德快乐、精神快乐。曾点之乐则指感性欢乐。总之,美无论指主体感觉还是审美对象,都与“乐感”相连。


       2.以“文”为美


       “文”指具象的有纹饰性的形式,也就是形式美。《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文”是一种交错的笔画,象征着交错的图纹。古代说“物一无文”,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古代说的“文章黼黻”“彣彰”等,都是形式美的不同表达。中国古代诗学追求“格、律、声、色”之美,追求“假象见义”“即景传情”的象美境美,则是形式美的常见表现形态。形式美体现美区别于真、善的独立性。孔子称《韶》乐“尽善尽美”,称《武》系“尽美矣,未尽善”,就体现了对美的独立性,或者说形式美的认识。中国是个喜好形式美、注重纹饰美的民族,素有“好文”“修文”的传统。但同时,又把形式美的追求限制在理性法则的范围内,反对超越这个法度的淫声淫观,批评“玩物丧志”,指出“奢乐不乐”。


       3.以“道”为美


       中国古代美学认为,美作为快乐对象不仅在形式,而且在内涵。这种内涵美就是“道”之美。这个“道”可以是道家之道,指自然本体、天道,也就是“真理”的“真”,美是真理的化身。如老子说:“心游于物之初,至美至乐也。”“物之初”是原初的“道”的状态。庄子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素朴”也是指“道”的自然无为的状态。这个“道”也可指儒家之道,即人世间的道德意识。如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朱熹解释孔子美学观:“善者,美之实也。”孟子从正面说:道德充实就叫“美”。荀子从反面说:道德之“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又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君子以道德满足为最大的快乐、最高的美。中国古代绘画的“四君子图”梅、兰、菊、竹,其之所以美,不是美在形貌,而是美在君子人格的象征。这里,美是道德的象征。


       4.以“心”为美


       中国古代美学认为美在形象凝聚的道德内涵。道家的道德看似天道,实际是人道的变相表现。儒家之道则是明显的心灵道德意识。《说文解字》释“玉”之美:“玉者,石之美,有五德。”“五德”即仁义智勇洁。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也揭示了自然对象之美往往源于心灵的物化。邵雍指出:“花妙在精神。”赵翼指出:“意深则味有余。”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强调:“文以意为主。”“文,心学也。”“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文学艺术之美,不仅在外表的“象”,而且源于内在的心灵意蕴。这是更深沉、更感人的美。


       如果说以“味”为美体现了美的乐感维度,以“道”为美、以“心”为美则体现了美的价值维度。


       5.“适性”为美


       所谓“适性”,指审美对象适合审美主体之性。美作为有价值的乐感对象,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相互契合的产物。“适性”为美,是中国古代美学对美的物我合一特征的揭示。从庄子到阐释庄子的郭象,再到北朝的刘昼,反复强调美在适性,丑在“失性”。《吕氏春秋》也指出:“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 《国语》指出:“无害焉,故曰美。”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就失其为美。总之,大凡美,必须契合审美主体的生理本性和心理需求。中国古代把视觉美叫作“好看”,把听觉美叫作“好听”,把味觉美叫作“好吃”,把嗅觉美叫作“好闻”,都体现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一种和谐、契合关系。


       在“味”“文”“道”“心”“适性”五大美学范畴的本根之上,又衍生出儒家美论、道家美论、佛家美论、艺术美论中若干丰富多彩的美的子范畴,比如儒家的“比德”为美、“风骨”为美、“中和”为美、“节情”为美、“沉郁”为美、“中的”为美,道家的以“无”为美、以“妙”为美、以“淡”为美、以“柔”为美、以“自然”为美、以“生气”为美,佛家的“色空”为美、“涅槃”为美、“甘露”为美、“醍醐”为美、“光明”为美、“圆”相为美、以“十”为美、“法音”为美、以“香”为美、“莲花”为美、“七宝”为美,文艺美学中的“主体”为美、“意象”为美,等等。


       以上所述,都在《中国美学全史》第一卷《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中有详细阐述。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第一卷《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如何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演进历程?



       中国古代美学史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运行史。《中国美学全史》的第二至第四卷,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运行史的考察与叙写。中国古代美学的整体特点是“有美无学”,即有关于“美”的涵义、真谛、形态的思考,但没有“美学”这门学科。关于“美”的涵义、真谛、形态的思考散见于中国古代哲学与文艺理论中。所以,《中国美学全史》打破过去仅从文艺理论入手阐述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做法,以哲学美学与文艺美学为两个抓手。其中,哲学美学是本,文艺美学是用。先考察、叙写哲学美学,后考察、叙写文艺美学。


       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依据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美学观,进而形成儒家美学、道家与道教美学、佛教美学、玄学美学等不同的美学形态。佛教美学中又有大乘、小乘、般若学六家七宗以及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法相宗等不同宗派的美学观。


       文艺的种类是繁多的,文艺美学也就呈现为文学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园林美学,文学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分蘖出散文美学、诗歌美学、词论美学、戏曲美学、小说美学等等。


       本人为此作了长期、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统观。在此基础上,《中国美学全史》的二至四卷描画了融儒、道、墨、法、佛、玄等哲学美学与诗、文、书、画、音乐、园林、小说、词曲等文艺美学于一身的多声部、复调式的美学史全景图。围绕着中国古代五大美学范畴,中国古代美学史呈现出不同的分期与特征。


       1.先秦两汉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奠基期


       中国美学的“文美”说、“味美”说、“道美”说、“心美”说、“适性”为美说这些核心思想不只在先秦,而是到两汉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如秦人以“味”为“美”,东汉《说文解字》中才明确“美”“味”互训。先秦人说“物一无文”,东汉《说文解字》则明确界定“错画”为“文”。先秦儒家强调自然美是心灵的道德表现,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刘向的《说苑》、许慎的《说文解字》则发展为自然物“比德”为美。先秦《尚书》提出“诗言志”,汉代《毛诗序》加以继承,扬雄《法言》则发展为“心声”“心画”说。先秦儒家有《乐记》《乐论》,汉代司马迁《史记》中有《乐书》。先秦道家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味无味、“至乐无乐”,汉代《淮南子》则阐释为“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味而五味形焉”“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主要哲学派别如儒、道、佛的美学观也直至两汉才初步建立。道教以长生成仙为美、佛教以觉悟成佛为美,给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特殊的审美观。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突破期


       情感美学与形式美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两大主潮。在玄学“人性以从欲为欢”“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适性”美学思想的推动下,情欲从理性的约束中挣脱出来,形式从道德的附庸中解放出来,出现了以“情”为美的情感美学和以“文”为美的形式美学两大潮流,广涉人生和艺术领域。


       在人格美方面,形成了“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放浪形骸、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在艺术美方面,诞生了“缘情”而“绮靡”的山水诗、宫体诗、格律诗及其相应的理论形态。


       这个时期诞生了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专文——陆机的《文赋》,诞生了第一部体大思精、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诞生了第一部诗歌批评专著——锺嵘的《诗品》。佛家美学与道教美学也在这个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高潮,与玄学美学相映生辉,相互融合促进。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第二卷《先秦至六朝美学》


       3.隋唐宋元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复古与发展期


       面对六朝情感美学、形式美学带来的情欲横流、醉心事形的社会风潮,隋唐美学家采取了以退为进、以复古为革新的策略,从秦汉散文和汉魏乐府中汲取道德力量,以儒家道德为美,掀起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这个好慕古道的古文运动后来又被宋代理学家、散文家所继承,影响所被,覆盖元代。因而,儒家道德美学,成为这个时期的美学主潮。标志性的人物有隋文帝、王通、唐太宗、魏征、孔颖达、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欧阳修、王安石、“三苏”。与此同时,应和这个时期整顿情欲失范的社会问题的需要,主张克制情欲的佛教和道教在这个时期受到统治者的崇奉和兼容,佛教美学与道教美学再度繁荣。隋唐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时期,各宗各派为佛教美学贡献了新的品种。宋元禅宗一支独大,禅宗美学取得重要突破。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第三卷《隋唐宋元美学》


       4.明清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综合期


       经过历史的否定之否定,这个时期以“道”为美与以“心”为美、以“情”为美、以“文”为美的思想多元交汇,矫正了隋唐宋元时期道德美学及六朝情感美学、形式美学各自的偏颇,呈现出一种公允、持平和集大成的态势。小说美学、词曲美学、戏剧美学、书法美学、绘画美学、园林美学、音乐美学诞生了许多综合性的集大成论著和代表性的人物,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成就推向了高峰。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第四卷《明清近代美学》


       如何理解现当代美学的学科转型及中国现当代美学精神的演变?


       如果说中国古代美学的整体特点是“有美无学”,中国现代美学的整体特点则是“有美有学”。就是说,什么是“美”的问题交给了“美学”这门学科去完成,美学史不再需要像叙写中国古代美学那样在哲学论著与文艺批评理论中梳理关于美的思想,直接聚焦“美学”原理、概论一类的著作即可。


祁志祥《中国美学全史》第五卷《现当代美学》


       1.五四前后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宣告诞生的时期


       “美学”作为有美有学的“美及艺术之哲学”,经过蔡元培、萧公弼、吕澂、陈望道等人的译介和建设,在中国学界落地生根。不仅诞生了萧公弼、吕澂、范寿康、陈望道的多种《美学概论》,而且诞生了徐庆誉、黄忏华、徐蔚南的多种艺术哲学专著和潘梓年、马宗霍、田汉等人的多种《文学概论》。


       这个时期的中国美学精神表现为“美是价值”。吕澂1923年出版《美学概论》、范寿康1927年出版《美学概论》,都坚持“美是价值”“美学是关于价值的学问”。这种价值即五四的价值:重视人性、个性至上、人道主义、民主自由、高扬主体、艺术自律。这些就是那个时代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鲁迅等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宣扬、追求的美。他们一方面推进文学形式的审美运动,另一方面又继承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从西方借鉴、倡导的价值取向,通过“美文学”的样式进行“思想革命”和“道德革命”,使文艺的形式美和内涵美都发生了迥异于传统的新变,呈现出崭新的审美气象。


       2.从1928年到1948年,是主观论美学让位于客观论美学的时期


       1928年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持续了一年半。从此,中国美学精神转向对不同于五四价值的唯物主义、阶级性、集体性、工具性等理念的崇尚。五四时期强调的“美是价值”不外是一种强调心力的主观性价值,所以五四时期的美学是一种主观论美学。这种美学精神在1928年后的30年代仍然余波尚存。如李安宅的《美学》对“美是价值”的主观论学说的重申,风靡整个30年代的朱光潜美学也是主观经验论美学。后来宗白华、傅统先的美学不外是对朱光潜主观经验论的发挥与改造。但从30年代到40年代,以胡秋原的《唯物史观艺术论》、金公亮的《美学原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蔡仪的《新艺术论》《新美学》为代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客观论美学原则逐渐崛起,取代了前期的主观论美学。唯物主义、阶级性、集体性、工具性等概念,其实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精神。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化美学学派的创立时期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其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精神占据主导地位。围绕着“美”的本质在主观还是在客观,50年代后期开展了美学大讨论,诞生了公认的美学四派,即朱光潜的主客观合一派、蔡仪的客观派、吕荧和高尔泰的主观派、李泽厚和洪毅然的社会实践派。其实此外还有继先、杨黎夫的价值论派。他们所说的“价值”不同于五四时期的主观性价值,而是定位在“社会价值”之上的客观性价值、阶级论价值。其中,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在“社会实践”派崭露头角,为更多的学者所接受。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化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创新时期


       李泽厚写了《美学四讲》一书,将其50年代以来形成的实践美学思想加以系统化,可视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原理简论”。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杨辛、甘霖合著的《美学原理》,刘叔成等人合著的《美学基本原理》,都不约而同地从实践美学出发,依据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将“美在实践”改造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或“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山东大学的周来祥建立了“和谐美学”,其实不过是实践美学的另一种阐释。复旦大学的蒋孔阳在1999年出版《美学新论》,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传统和西方当代关系论美学新成果对实践美学体系的新的建构。这个时期崇尚的美学精神,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实践精神,是对五四美学价值的回归与超越。在美学的近邻文学理论领域,徐中玉先生呼唤创作自由,主张文济世用;王元化先生提出“继承五四”“超越五四”,艺术形象“美在生命”;刘再复先生重提五四时期“人的文学”口号,创构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钱中文先生、童庆炳先生提出文学是以“审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他们都体现了艺术哲学中形式与内涵并进、审美与人道交融的思想解放新思路。胡经之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文艺美学”的学科概念,在80年代后期出版《文艺美学》一书,则标志着文艺美学学科的诞生。


       5.世纪之交以来是美学的解构与重构时期


       随着20世纪90年代海德格尔存在论在中国的进入,美学研究的世界观、方法论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一方面,美的本质研究受到质疑甚至嘲弄,不仅不能成为美学研究的起点,而且美的规律、特征、根源等也不再被关注和追问,美学不再是“美之学”,而变成了描述审美现象、审美感受的“审美之学”。美的本质被取消了,但因为美的语义是有规定性的,美的本质实际上是取消不了的,所以,新的本质概念又改头换面,以本体的名义,作为审美活动的起点被替换进来,如杨春时提出的“超越性存在”、朱立元提出的“实践存在”、曾繁仁的“生态存在”、陈伯海的“生命存在”、叶朗的“意象存在”,从而诞生了杨春时的“存在论超越美学”、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陈伯海的“生命体验论美学”、叶朗的“意象美学”等学说。同时本人则不讳言“本质”,明确提出美的语义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并由此展开了对美的规律、美的原因、美的特征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建构了“乐感美学”学说。2016年,60万字的《乐感美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成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今年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近70万字的修订本《乐感美学原理体系》。这个时期的中国美学精神,就聚焦为“超越”“存在”“生态”“生命”“意象”“乐感”等等,呈现出美的本质论或本体论在解构之路行不通的情况下不得不加以重构的多样化探索。


       美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国美学史的古今演变及其认识、梳理和书写也没有完成时。


       让我们大家为之共同努力。


       (原文载于《艺术广角》2023年第2期,图片来源于网络,详见原文)



祁志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


       相关链接:


       祁志祥讲座“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启蒙”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


       重写中国思想史高端论坛暨《先秦思想史》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祁志祥:《先秦思想史》的七大特征


       王宁:祁志祥《先秦思想史》刷新中国思想史学既定格局、推进学科史更新


       专访祁志祥:重写中国思想史


      “恒源祥’美学文选系列丛书第一辑出版


      《佘山学人的美学建树》:笋满山谷香如兰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