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祥:在艺术假定中追求艺术逼真


2022年10月24日 05:29    来源:美中时报    祁志祥

       2022年10月23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市美学学会协办的“中国戏曲与当代戏剧影视表演教学融合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举行。全国各地戏曲艺术研究专家、戏剧影视表演教育专家,以及表演理论研究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学术研讨。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祁志祥教授作了题为《艺术表演的真实魅力与假定性特征》的演讲。祁志祥说,虚中求实、幻中求真,在艺术假定中追求艺术逼真,在中国戏曲程式元素乃至西方现代戏剧拆解与重建象征性手段的融合中从事话剧影视表演,以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去征服观众,赢得口碑,给观众送去有价值的快乐,是戏剧影视真正成为通过形体表演创造的有价值的乐感载体。



       以下为祁志祥演讲全文:


       上海戏剧学院是全国演艺界的一座名校。从这里曾走出过宋佳、雷佳音、董卿等全国一流的表演艺术家和主持人。上海戏剧学院也一直是上海市美学学会的会长单位。张仲年、王云分先后任学会副会长,支运波、陈军教授是学会常务理事,支运波教授兼任学会舞台艺术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美学学会成立于1981年,贺绿汀先生是首任名誉会长,蒋孔阳、蒋冰海、朱立元先后任会长,本人是现任。学会目前拥有会员300多人,专业委员会5个。舞台艺术专委会是本此论坛的协办方之一。


       我们之所以要协办本次论坛,是为了来拓展视野,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学会以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为主,表演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加强学习以弥补不足的一个艺术实践领域。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戏曲与当代戏剧影视表演与教学的融合与发展”。这个题目有点长,涉及好多概念,开始还不是很理解。听了上午到现在专家的高质量发言,我似乎明白了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戏曲与话剧、中国与西方、写意与写实。也就是说,中国戏曲学是写意的,西方话剧是写实的。当代戏剧影视建立在西方话剧的表演体系上,也是以写实为特点的。所以本此论坛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写实的当代戏剧影视与写意的中国古代戏曲如何相互学习、借鉴、融合的问题。方传芸先生作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话剧教学中融合戏曲元素训练的教学体系的奠基人,因而成为本此论坛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次论坛有个案研讨,也有学理探讨,发言人有舞台表演艺术家,也有艺术理论家,是一次高水准的学术盛会。濮存昕、王少明、王绍军、陈刚、吴兴国、田蔓莎等人的发言都让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我想谈的话题是“艺术表演的真实魅力与假定性特征”。


       首先谈艺术表演的真实魅力。


       我是一个“资深文艺青年”。看剧是我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曾经看过《人世间》《山海情》《流金岁月》《三十而立》《蜗居》《我的后半生》《外科医生》《外科风云》《关于唐医生的一切》等等。这些电视剧剧本编得好,演员演得好。电视剧能够吸引我、抓住我的主要原因,是演员特别是主演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领域的社会生活,帮助我们认识了那个世界,引发了我们的强烈共鸣。于是,我们认识了雷佳音、黄轶、靳东、宋佳、刘诗诗、海清、江疏影、王珞丹、白百何、秦岚、马伊琍等等,并成为被他们俘虏的粉丝。这是艺术表演的真实魅力产生的作用。


       其实,不仅是年轻一代的表演艺术家,我们的老一代艺术家早已作出了榜样。比如濮存昕表演的《茶馆》《鲁迅》《李白》《简·爱》等等,给我们塑造了丰富多彩、个性各别的人物形象。冯远征扮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反派角色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传说走到街上被人打,丈母娘都怀疑自己的女儿是不是也被冯远征像剧中对待梅婷那样殴打过。


       关于艺术表现的逼真之美,是西方美学的一个经典话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早已指出:事物本身看上去虽然引人痛苦,但惟妙惟肖的摹仿却会诗人产生快感。贺拉斯在《诗艺》中指出:只有真才美丽,只有真才可爱。罗丹有一尊雕塑叫《老妓》,刻画的是一个年老色衰的妓女,但由于以高度的外部真实展示了内在真实,令人发出了“丑得如此精美”的赞叹。罗丹在艺术论中指出:艺术真实在这里施展了“点金术”,丑经过逼真的艺术处理变成了美。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真实体验”为标志的表演理论体系,实际上正是西方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在表演领域的一次理论总结,他要求演员通过体验剧中人物的心灵生活否定自己、成为高度真实的剧中人。艺术形象逼真美的魅力是永恒的、不会过时的。在“穿越”剧、“科幻”剧有点流行的今天,我们应重申艺术表演的真实魅力。


       其次,我们又要指出:艺术形象塑造的逼真,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虚拟的真实、是艺术用假定性手段创造的第二真实。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戏曲积累了宝贵经验。所谓挥鞭有马、撑伞有雨、摇橹有江、三步两步就是千里万里、一趟龙套就是千军万马,以及水袖、甩发、抖须等等。它用程式化的动作,再造了生活真实。丁晓君、金喜全演的《白蛇传》就是以京剧艺术的虚拟程式塑造了真实的白娘子、张生形象的成功之作。这实际上涉及艺术表现的虚实关系问题。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好几篇文章涉及这个论题,他提出的观点是“宁虚务实”。


       在西方传统写实主义戏剧中,艺术的假定性也早有涉及。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艺术不应追求绝对真实。痰厥、打架、强奸、凶杀在舞台上应当一律回避,加以冲淡处理。这冲淡的艺术方式,在现代戏剧中演绎为超现实的象征性特征。


       如何面对、处理艺术表演的逼真之美与虚拟假定之间的关系呢?我的看法是,虚中求实、幻中求真,在艺术假定中追求艺术逼真,在中国戏曲程式元素乃至西方现代戏剧拆解与重建象征性手段的融合中从事话剧影视表演,以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去征服观众,赢得口碑,给观众送去有价值的快乐,是戏剧影视真正成为通过形体表演创造的有价值的乐感载体。






       相关链接:


       祁志祥《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将出版


       “恒源祥’美学文选系列丛书第一辑出版


       《佘山学人的美学建树》:笋满山谷香如兰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