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怀特海智慧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年07月08日 06:07     美中时报    李莉博士
字号:较大   适中

       2024年6月25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全球生态教育联盟和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18届怀特海智慧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生态文明时代如何培养儿童的生态素养”为主题,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现场专家发言精彩,金句频出。最后,会议在欢快的互动气氛中落下帷幕。


阎晓霞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耶鲁大学塔克(Mary Evelyn Tucker)教授和格瑞姆(John Grim)教授在做大会发言


刘孝廷教授在做大会发言


杨富斌教授在做大会发言


王治河博士在做大会发言


樊美筠博士在做大会发言


全体会议代表合影


       怀特海智慧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今年迎来了自己十八岁的成年之礼,意义非凡。本次会议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孝廷教授主持,百岁长者、我们时代的生态圣贤、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John B.Cobb,Jr.)院士在视频中致辞,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衷心祝愿。老人希望怀特海幼儿园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智慧儿童,希望成千上万的智慧儿童/生态儿童在中国大地乃至世界各地涌现。


       美国著名生态学者,耶鲁大学环境研究学院教授,世界范围探讨儒学生态维度的领军人物,塔克(Mary Evelyn Tucker)教授和格瑞姆(John Grim)教授,耶鲁大学环境研究学院教授,美国著名原住民问题研究专家伉俪《生态文明与生态儿童的培养》指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概念,人类是与天地之间动态展开的力量相互依存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结合。并且列举了现代“跨文化”传播的优秀代表。来自世界文化的生态价值观可以促进对世界环境问题的研究。为了地球的未来,我们需要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念的培养,尤其是在儿童幼年时期的教育理念中,需要着重强调。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在《培养高生商的智慧儿童》中首次提出“高生商的智慧儿童”概念。所谓“高生商的智慧儿童”是指不仅具有生态意识,富有生态智慧,拥有生存能力而且生命意志强韧,生命状态饱满的生态儿童。在智慧儿童的培养中,教育者要坚决杜绝“丧文化”、“躺平心态”对孩子的消极影响。王博士认为即将到来的后现代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要成千上万跟大自然有着健康链接的智慧儿童。


       全球生态教育联盟共同创始人、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樊美筠博士认为,应该将怀特海哲学运用于儿童教育研究与实践之中,如“经验”/体验等概念。在怀特海看来,任何的“动在”(Actual occasion)都是点滴经验。 现实中,除了经验,一无所有。所有的存在,都是一个经验的存在。经验的丰富性决定存在的丰富性,经验的贫乏决定存在的贫乏。没有经验/体验存在的一生,就是失败的一生。因此,在怀特海那里,“我体验故我在”,(I experience, therefore I am),而不是“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剥夺了孩子们体验的权利,将学生们从小就关在教室里,让他们与生活隔绝,与外界隔绝,使他们从小就失去与大自然建立联系的机会,这是今天许多儿童人生不幸生活的开始,也是现代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最后,樊博士建议,应该鼓励孩子们尽可能地多去自然中走一走,唤醒与解放他们的感官,不做任何武断的评判,不为任何观念所限,将它们从大脑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的教育专家们,也应该根据怀特海上述的广义经验论,设计出相应的项目课程,弥补现代教育严重缺乏的这一块。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从中获得的知识才可能如怀特海所说是新鲜的,才有可能最终获得智慧。因为智慧通过经验而来。总之,教育不应只是在学校与教室里进行,更应该在自然、乡村与社区里进行。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辩证法研究》主编刘孝廷《论幼童心灵的体化教育》提出:如何通过具身教育,实现心灵涵养(化育),是内(在现象背后)教育的一部分。要尊重儿童本位(养护自性、尊重个异、原野情境),同时要承认内(尊重守护内,身心合一)和返魅教育(山水自然、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敬畏自然)。在智慧儿童的教育中,教育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养”和“教”是不同的概念,现在的孩子被困在六面体的壳子里,户外运动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做的一切都要服务儿童的自我成长,要敬畏大自然,同时要服务于内,达到儿童个体的身心一致。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曲跃厚指出:儿童生态素养的培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由水而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的重要构成;儿童天生爱水,这和生命诞生于母体羊水密切相关。把爱水意识拓展到爱山、爱地、爱天、爱人、爱植物、爱动物等上升到万物互依的生态观和世界观,厚植生态素养理念。


       苏州科技大学生命关怀教育与实践课程导师张媛媛则以动物在儿童教育中的意义为主题解析“动物是儿童与自然的桥梁”,动物不仅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还是儿童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探索友善相处行为模式的重要体验。要关注现有教育中将动物从它们原本的自然状态抽离出来过度拟人化的内容,缺乏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的常识,会消耗儿童对动物的好奇,造成学生科学观的困扰,以反面形象构建对动物的刻板印象,对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造成困扰。张媛媛在讲座中还提供了具体的生命关怀儿童教育方法和内容范例,并推荐了《生命意义与同一健康》《基于心智模式改善的生命关怀教育》等参考丛书。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孙国柱指出,要向自然学习,《达尔文进化论》中提到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尤显重要;在生命的过程中,器官演化过程,是宇宙进程的一部分,互补型关系构成社会的基础,并在现场即兴赋朗诵了已故优秀散文家苇岸的《假如窗前没有这棵树》。


       日本公立大学法人福山市立大学教育学部儿童教育学科刘乡英教授,结合长期在日本从事婴幼儿发展和婴幼儿教育实践研究的经验,在视频发言中聚焦日本开展的婴幼儿环境教育体验活动实践,简述了日本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儿童的生态素养的各种举措。


       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怀氏幼儿园园长阎晓霞在会议上谈到:儿童的生命文明教育其核心是尊重与呵护生命成长,儿童的生命文明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妙,“以童为镜见品行”“向孩童学习”“走进童心世界”不仅是口号,是育儿观念,是教育方法,是成人应有的教育行为。让儿童的生命鲜活起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无线时光读书会秘书长,原北京市昌平区教委装备中心书记陶明生谈到:儿童阶段的教育是奠基人生的教育,生态素养的核心就是爱的教育,只要树立大爱观一一爱己,爱人,爱生命,爱生物,爱万物,生态素养的培育就有了动因和灵魂。当前的教育现况既有教育主体和教育管理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问题。真正把生态素养的教育落到实处,任重而道远。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怀特海研究中心教授杨富斌在《怀特海教育哲学思想刍议》的大会发言中指出,宇宙论决定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现代教育在根本上是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哲学作为预设前提的,而过程哲学宇宙论前提下的过程教育则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工匠”或工具人,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重在修己;教育的主题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永恒客体”;教育的过程应遵循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三个阶段;教育的评价标准应参照教育的目标来确定。为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型,当代中国教育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生态人为目标。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原秘书长,资深幼教专家廖丽英指出:学前的发展从整体上看,由重视评价结果过渡到现在关注过程性评价,强调发展的过程性,把评价结果视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强调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草地是谁的家?”老师在孩子们众多答案中努力寻找自己的答案。要让孩子亲近自然,亲自探索。童年不是学多少的量化储备,而是要学会去探索,对新鲜事物保持探索的热情。要走进童心世界,向孩子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兆元结合他本人翻译的葛氏夫妇(Ghaznavi)所著《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做了两点分享。一是儿童教育中的“四方模式”理论:孩子的未来至少是由四方面因素的决定的(先天禀赋、后天努力、周围环境和机缘运气),父母充其量只能起到四分之一的作用,因此不易过于焦虑,而应对孩子的未来保持耐心、敬畏和希望。二是“富矿”教育观:“人就好比富矿,隐含无价珍藏。惟教育能掘而显之,使人类从中获益。”依此哲言来看,孩子本是富矿,适当的教育是乃挖宝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互惠,促进人类的福祉。


       洛阳龙门海洋馆董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企业发展专委会主任丁宏伟博士在题为《生态文明与生态素质教育:从佛教与怀特海过程生态哲学的视角》的大会发言中指出,佛教生态哲学和怀特海过程哲学作为两种具有深刻生态意识的思想体系,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素养教育。应对今天的生态危机就是要找到应对危机的办法,并且将这种办法能够与儿童生态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他们的生态素养。他认为,在博物馆中进行博物教育就是一种生态教育,也是一种生态文明的教育。在实践方面,近年洛阳龙门海洋馆与洛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市青少年儿童自然观察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成为洛阳青少年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生态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博物馆中为了满足生态教育的要求,举办了许多专题展览,有植物的、动物的、昆虫的、两栖爬行类、珊瑚礁等展览内容。并且这些展览都可以走进学校、走进教室。目前已有多所学校参与举办了此系列专题展。通过大自然、学校和博物馆相互融合,实现了自然教育生态素质培养的目的。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李莉博士在《浅谈儿童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中通过《黄帝内经》中男女人体生长发育过程特点的讲述,阐述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对智慧儿童的启蒙教育自古有之,并在现场和大家互动,进行了手部十二井穴保健操的练习。作为从事幼儿基础教育多年的一线工作者,资深幼教专家王春香强调教育者既是启蒙者又是学习者,对幼教老师来说,对幼儿的热爱至关重要,要把幼儿园看作与孩子共生共存共成长的地方!


       最后,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先勇先生在回顾怀特海智慧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18年的发展历程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深情地表达了对研讨会发起者与支持者的诚挚感谢。他由衷地赞叹过程哲学和怀特海教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它们对教育启蒙与觉醒带来的希望。他认为“怀特海智慧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是一个把哲学家逼成教育家,把教育家逼成哲学家的大会”。18年来研讨会始终秉持初心,已经成为哲学家、教育家以及一线教师之间持续对话的平台,构建了一个既开放又稳定的学习与成长共同体。研讨会的平台虽然有限,却以多种形式推动了生态教育思想的普及,对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切实且长远的影响。


(李莉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


       相关链接:


       第17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国生态城克莱蒙成功举行


       浙江大学绿之源协会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分享中国大学生的环保理念与实践


       绿色可持续发展首脑俱乐部在京成立 小约翰•柯布院士任名誉主席


       “重新构想一种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百年柯老智慧:“生态圣贤”柯布院士百岁华诞国际庆生会


       怀特海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过程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美成功召开


       小约翰·柯布院士工作站成员参加“文化百讲”暨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座谈会


       第16届中美过程哲学(后现代)暑期高级研讨班成功举办


       “过程哲学,人工智能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中国过程哲学学术新锐畅谈 《柯布与中国》:播种生态文明的希望


       玛丽娅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健康食物、健康生活与幸福社区共同体


       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举行50周年庆典


       缅怀世界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生态侠哲大卫·格里芬


       格里芬与中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先生学术纪念会线上举行


       杰里米•伦特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畅谈生态文明构想


       “生态美学与当代艺术”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俞懿娴教授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畅谈方东美与怀特海的圆融与机体


       帕金斯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畅谈中美联手终结“死亡经济”


       “全球过程思想与生活”研讨会: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


       陆维东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畅谈过程哲学与觉醒商业和生态文明


       柯布在第16届怀特海儿童智慧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致辞:生命的美好在于与他人共享欢乐


       第16届怀特海儿童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中美过程教育家畅谈幼儿共情教育


       韩国学者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畅谈 韩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张孝德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畅谈生态文明导航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樊美筠在“过程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分会上致辞:共迎过程研究的春天


       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举行2022开学典礼暨2021毕业典礼


       第14届“柯布共同福祉奖”颁奖典礼线上举行


       第15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第4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线上举办


       “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迈向零污染的地球”论坛线上举行


       “生生不息地球运动”启动 中美携手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