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者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畅谈 韩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08月29日 06:14    来源:美中时报    衣玉婵 张迪

       2022年8月27日上午9:00整,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系列讲座迎来了第二十一期——《生态文明在韩国》。此次讲座的专家分别是韩国韩信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共同主任韩允祯(Yunjeong Han)博士和韩信大学经济学教授郑建和(Gunna Jung)教授。讲座由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博士主持,柯布生态书院首届毕业生谢雯担纲翻译。


       讲座开始前,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院长樊美筠博士为大家播放了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的视频介绍,视频不仅向大家介绍了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我们时代的“生态圣贤”柯布院士,而且展示了坐落在山谷中的柯布生态书院这所小而美的后现代大学的别样风貌。


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院长樊美筠博士


       随后王治河博士向观众介绍了两位演讲嘉宾韩允祯博士和郑建和教授。


       韩允祯博士是韩国韩信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共同主任,韩国《风与水》杂志主编。在知天命之年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生态转向”,从此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理念在韩国的传播与建设,策划和组织了韩国“向生态文明的绿色转型”等大型国际活动,参与编写和翻译柯布院士的《挺救地球的10大理念》一书。郑建和教授是韩信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共同主任,韩国生态文所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也是联合国“与自然和谐”项目的成员。他致力于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经济课程改革以应对气侯危机和响应生态文明的时代呼唤。




       王治河博士在致辞中说:“当前世界面临诸多严峻的生态问题,诸如酷暑、洪水、瘟疫等,人类若想不走向自我毁灭的命运,就到了该觉醒的时候了!而觉醒的生态人是能够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的。今天的两位韩国演讲者就让我们见证了这种觉醒的力量。他们于2015年接触“生态文明”理念,那时候几乎所有韩国人都觉得这是个“不明觉厉”的概念。而今天,生态文明的火种已经被带到了韩国,“生态文明”已经成为韩国报刊杂志流行的概念,一批有识之士正在为建设韩国的生态文明而努力,他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孤勇者,既是我们的宝贵同盟,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标杆!”



主持人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博士


       韩允祯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心路历程,特别是柯布院士,王治河博士和樊美筠博士对她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影响。她强调她们在韩国推广生态文明目的是促进全球生态文明的发展。她们将自己的愿景和使命确立为在生态文明引导下促进世界万物的和谐共生。



演讲者韩允祯博士


       韩博士表示,生态文明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已经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她尤其十分钦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关注到了别的地区没有关注到的方面。中国将生态政策和哲学思想联结起来,这是一个令人佩服的探索。因而韩国遵循了中国的脚步,从哲学层面跟现代发展进行衔接。他们期望实现四个使命:1.建立生态思维,即带着生态价值观来建立世界观,使对世界的认知更加长远和可持续。2.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区域在地的经济模式。3.用教育来帮助转变思维和经济模式。4.地方团结,与世界各地的生态文明人士合作。


       同时,韩博士向大家展示了一种生态转型新范式,它的中心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理念,通过教育实现思维转变,进而达到哲学层面的新范式转变,所以外围圈有世界观、教育、文化等。最后还在政策上有所进步,这样才会使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今天的韩国报刊流行“生态文明”概念


       对于生态文明在政策上的进步。韩博士介绍了近几年他们韩国举办的各类生态文明活动,例如世界生态转型大会,韩国前司法部长、韩国拯救地球人民联盟主席康锦实(Kumsil Kang)女士参加了大会并在韩博士等人之后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上给予了重要的帮助。研究所也与首尔市政府和首尔教育厅合作,共同促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生态转型。此外,研究所还推动各行各业的人士加入生态建设,比如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加入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广大群众关注生态文明。


       在教育层面,韩博士等人始终致力于将生态问题加入课程改革中。通过与首尔教育厅合作,韩国多所公立中小学校都安排了生态主题活动。如在学校使用太阳能设施,教给学生如何花园堆肥等。当地社区的生态人士会到学校教授生态知识,学生也把课堂拓展到校园外进行一些实地的农业活动。这些实践不仅从意识层面帮助学生建立生态价值理念,还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韩博士表示,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在文化和教育层面去改变人们的观念,这样才能从长远上影响政策和经济。此外还要坚持发展在地经济,积极寻求合作,呼吁和调动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虽然目前政治局势略有动荡,但仍要持乐观态度,积极努力地帮助人们改变和建设正确的生态文明世界观,从根源性理念上、从根本上去化解环境危机,改善不平等现象。


       尽管感染了奥米克戎,但郑建和教授依然抱病参加了演讲。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分享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强调生态文明亟需经济模式的转型。



演讲者郑建和教授


       郑教授说,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模式。人类应该关注自然经济的运行模式,将自然界所有废弃物都利用起来生产更多新的事物。工业文明关注生产而忽视生态,关注现在而非未来,对生态的重视远小于对经济的。这种只追求GDP的思想是错误的。当前的世界和生态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它的承载已经接近极限。这里他引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凯特·雷沃斯的“甜甜圈”的经济模式,即把经济增长控制在内外环形成的绿色“甜甜圈”里,保证经济增长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但不致于冲破生态天花板,破坏地球环境。比起一味追求GDP增长而导致地球资源终被耗尽的经济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接下来,郑教授强调了在地经济的重要性。这是经济转变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正如罗马俱乐部资深成员大卫·柯藤博士所言,生态文明需要极大地依靠在地经济或者说本地经济。这种经济有韧性而且活性良好,能更好应对危机情况。正如此次疫情,人们在疫情下的生活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能否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能源,所以在地经济十分关键。在地经济模式下,本地经济必须依靠本地社群的支持来存活于市场,所以必须发展新的经济社区模式。可以是民营组织,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合作构成的新的经济关系网。互联网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网络大家分享、共生,共同建立和维持新的经济模式。


       那么,应该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呢?郑教授指出,首先要关注农村,农业,农民。他引用了中国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的观点,拒绝牺牲农民来积累资本,这完全是不可持续的。其次,要注重对民众的思想转变。韩国生态文明研究所将办公室设于韩信大学就是为了更加方便地与民众进行思想上的沟通。郑教授设想通过在地社区实现各方面的融合,推动草根和民众主导的小经济模式,让更多小社区共同体发展和活跃起来,在农村、城镇建立起循环经济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最后,郑教授谈了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小约翰·柯布院士对自己的影响,他认为柯布院士是一个谦逊又温暖的人,自己从他那里获得了很多精神的滋养。郑教授表示以后会更多参加生态活动,继续推动韩国的生态转型。




       讲座尾声,王治河博士对韩允祯博士和郑建和教授的演讲表示高度的赞赏。王博士表示:生态文明是我们人类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希望所在!虽然它现在只是火种,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态文明的时代大潮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生态文明在韩国的蓬勃发展也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环境无国界,仁者有担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天下兴亡,就看你我!


       由于两位韩国教授的演讲属于全球视野下生态文明路径的国别比较,意义重大,因此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12000余人通过Zoom会议室和北大1898平台参与和收看了本次演讲。


       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系列讲座由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和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是研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平台。迄今为止已有21位国内外研究生态文明的前沿专家和一线实践者在该平台发表了演讲,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相关链接:


       张孝德做客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畅谈生态文明导航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樊美筠在“过程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分会上致辞:共迎过程研究的春天


       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举行2022开学典礼暨2021毕业典礼


       第14届“柯布共同福祉奖”颁奖典礼线上举行


       第15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第4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线上举办


       “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迈向零污染的地球”论坛线上举行


       “生生不息地球运动”启动 中美携手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