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是一款由字节跳动推出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自2018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其用户增长迅速,成为年轻一代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然而,TikTok的中国背景也使其成为美国政府国家安全担忧的目标。2025年1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9个法官一致裁定,维持此前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1月19日前剥离其美国业务,否则将在应用平台下架TikTok应用的裁决。值得一提的是,法院的裁决只是支持下架,而不是关闭TikTok服务,已经安装TikTok的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只是苹果AppStore和谷歌应用商店全面下架。这样暂时不会影响TikTok继续使用,只是未来无法继续更新升级而已。这一裁决本质上给TikTok留出了喘息的时间,用户短期内仍可继续使用该应用。然而,TikTok官方却在1月18日主动向用户发布了“暂时无法使用服务”的消息。这一行为引发了外界对于TikTok动机的广泛猜测。TikTok在美国的未来去留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美国为何要禁止TikTok在美国的业务,TikTok是如何拖延了5年而没有被禁止,TikTok出售美国业务是否需要中国政府的许可,以及特朗普上任后会如何处理TikTok等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

一、为何TikTok在美国被要求出售经历如此长时间
1. 美国复杂的民主与法治体系
(1)权力制衡与分权体制
美国奉行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在权力范围内相互制约,这种体制决定了政策的推行需要经过多方博弈。例如,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曾试图以行政命令强制TikTok出售其美国业务,但这一命令迅速遭到法律挑战,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通过美国联邦法院的审查程序成功推迟了禁令实施。因为,美国的法治体系赋予个人和企业申诉权,任何行政命令或政策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实施。TikTok执行官和律师团队能够利用法律资源提出申诉并获得独立司法机构的审查保障,这是美国法治体系的基本体现。
(2)多层级法律和司法程序
TikTok案在美国从行政命令到司法裁定经历了地方法院、联邦法院甚至最高法院的多层级审理。这些复杂的司法程序极为耗时,因为每一级法院都需要针对相关法律法规、证据材料进行独立评估和裁定。例如,TikTok针对特朗普政府行政命令的诉讼中,法院不仅审查了国家安全威胁的证据,还权衡了用户权益与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这些法律技术细节和程序审查的严谨性大幅拉长了案件处理的时间。
(3)立法的漫长协商过程
即使在美国国会层面,推动一部法案也需要漫长的协商和妥协。国会议员之间因党派立场、利益集团压力和选民利益等原因,往往很难就关键议题迅速达成一致。例如,《禁止TikTok法案》在国会长期处于僵局,因为部分议员认为完全禁止TikTok可能会损害美国的言论自由形象,甚至削弱美国的软实力。
2. 美国社会文化中的言论自由与商业利益
(1)言论自由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高度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言论自由权利。TikTok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平台,其核心功能是为用户提供表达和交流的空间。禁止TikTok被广泛视为可能侵犯美国民众的自由表达权。因此,美国政府在推动TikTok禁令时,必须非常谨慎地避免与宪法第一修正案直接冲突。这一文化基础使得TikTok在法律上有了强有力的抗辩依据。
(2)商业利益与资本市场的反对
TikTok在美国的用户数量高达1.7亿,为无数中小企业和个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完全禁止TikTok可能会对美国的数字经济和广告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这也是一些利益集团和游说组织极力阻止TikTok被封禁的重要原因。此外,美国的资本市场中存在大量与字节跳动有业务往来的投资方,这些资本力量通过游说和公关,影响了国会和政府的决策。
二、TikTok为继续在美国运营采取的策略
面对下架威胁,TikTok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法律、舆论及商业运作层面上的应对,以争取时间和缓解外部压力。
1. 法律应对
TikTok多次起诉美国政府,挑战行政命令的合法性。诉讼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违宪指控
TikTok认为禁令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言论自由权。
(2)程序不正当
行政命令被指控未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其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
2. 舆论引导
TikTok在美国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年轻一代,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音和影响力巨大。TikTok利用平台优势,通过以下方式赢得公众支持:
(1)平台动员
让用户表达对封禁的抗议,号召用户签署请愿书、参与相关讨论。
(2)煽动内容创作者发声
在TikTok官方的鼓动下,许多TikTok内容创作者接连发声,强调封禁将对其生计和创作自由带来负面影响。
3. 商业合作
为了减轻外界对数据安全的担忧,TikTok宣布与甲骨文(Oracle)和沃尔玛合作,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转移至本地,并加强技术审计。
4. 听证会应对
2023年,TikTok CEO周受资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接受议员质询,他试图将以下信息传递给美国公众和立法者:
(1)技术中立
强调平台的技术属性,不应被政治化解读。
(2)加强监管合作
表明TikTok愿意配合美国监管机构制定更加严格的数据隐私政策。
(3)强调个人背景
周受资一再强调自己是新加坡公民,其与中国政府无直接联系,试图淡化TikTok的“中国标签”。
三、TIKTOK的拖延战术与对抗方式
1. 法案表决前对用户的煽动
2024年3月7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通过了由众议员麦克·加拉格尔和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提出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案》(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法案表决前夕,TikTok向所有用户推送开屏广告,鼓动用户致电所在选区的众议员,向他们表达对该法案的不满。然而,4月20日,美国众议院以高票通过了《21世纪以实力求和平法案》。该法案明确要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一年内出售其股份,否则TikTok将面临禁令。
2. 最高法院裁决后的舆论操作
1月18日,TikTok给美国用户显示了一条警告:“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美国禁止TikTok的法律将于1月19日生效,并迫使我们暂时无法使用我们的服务。我们正在努力尽快恢复在美国的服务,我们感谢您的支持。请继续关注。”TikTok的这一举措可能具有以下潜在意图:
(1)煽动用户情绪,施压政府决策
TikTok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决定了其可以通过调动用户情绪,对政府施加间接压力。首先,这一消息直接引发了用户对裁决结果的误解,让用户误以为平台将完全关闭,迅速激发情绪反应,以达到引发用户恐慌,许多人可能会将责任归咎于美国政府。尤其是年轻一代用户,他们对TikTok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反应可能更加情绪化。其次,裁决原本只是要求TikTok剥离母公司,并未立即生效或限制用户使用。然而,“无法使用”的信息可能被解读为政府行为的直接后果,激化用户对裁决的敌对情绪。再次,鼓励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快速扩散,、线下抗议等形式表达对政府的不满,以争取舆论支持。
(2)争取时间和谈判筹码
发布这一消息可能是TikTok试图在剥离母公司之前争取更多谈判空间的策略:首先,制造突发危机,通过假设性的“无法使用”危机,TikTok迫使美国政府重新评估裁决的潜在影响。其次,强化用户价值的重要性,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被动员后,其市场地位和用户需求将成为与政府谈判的重要筹码。
(3)对抗裁决,争取法律援助
TikTok或许通过这一行为在试探法律体系和公众舆论的反应:首先,此举可被视为对裁决不满的一种象征性抗议,表明TikTok对裁决的合理性持异议。其次,通过让用户感到自己的权益受损,TikTok可能试图吸引用户群体主动加入平台的法律行动。
(4)对剥离裁决的间接抵抗
剥离母公司将对TikTok的全球运营和技术架构造成深远影响。这一消息可能反映了TikTok对裁决结果的抗拒:首先,通过直接停止运营的信息传递给用户,TikTok可能想要暗示裁决的实施将导致平台在美运营停止。其次,提前停止运营可能是为后续剥离重组过程中潜在的运营中断预留空间,向用户传递被迫的信号。
(5)形成舆论对政府的指责
在缺乏对裁决细节了解的情况下,用户可能倾向于将TikTok下架视为政府的不合理举措。舆论可能开始集中批评政府的政策,指责其限制创新、妨碍自由市场竞争,甚至抑制用户言论自由。
(6)破坏政府与科技企业的关系
TikTok通过引导用户情绪,可能间接对美国政府的监管公信力造成损害。其他科技企业可能对政府的政策感到担忧,认为其监管行为不够明确、具威胁性。这种担忧可能导致更多科技企业加大对政府监管的游说力度。
四、美国政府和国会为何对TikTok采取强硬立场
2024年3月13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该法案要求Bytedance(字节跳动)在六个月内剥离对旗下短视频应用Tik Tok的控制权,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剥离,Tik Tok将面临从美国应用商店下架的结局。美国政府和国会对TikTok采取强硬立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国家安全担忧
TikTok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可能会根据中国法律要求,向中国政府提供用户数据。这引发了美国对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担心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间谍活动或影响美国政治。
2. 数据隐私问题
TikTok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包括位置、浏览历史等。美国担心这些敏感信息可能被不当使用,威胁国家安全。
3. 政治和经济因素
TikTok在美国拥有1.7亿用户,影响力巨大。美国政府可能希望通过施压,促使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从而减少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并加强对数据安全的有效管控。
五、中国是否有权干预TIKTOK出售
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以数据安全为由要求Tik Tok脱离字节跳动,否则将面临下架。随即在8月28日,中国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意图将TikTok依赖的核心算法技术被纳入了中国政府的出口管制范畴。这也意味着将所涉及的上述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须经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但是,中国政府有没有管辖权是一个争议性问题,公开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是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外国公司。只是在中国运行的应用叫“抖音”,TIKTOK是一家美国注册的公司,两家公司的母公司都是字节跳动,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这个行政规章(不是法律)显然不适用于字节跳动和TIKTOK,因为它们是外国公司,中国其实没有法律上的管辖权。
此外,美国政府只要注意到这一点,应该不会承认中国政府对TIKTOK出售拥有决定权,也就是说TIKTOK是否出售无需得到中国政府批准。由于字节跳动和TIKTOK都是外国注册的外国公司,《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并不适用于这两家公司。所以,美国预计不会同意中国强行干预的行为。
六、中国与美国体制的根本差异
相比美国下架一款应用软件需要耗费长达6年时间,中国禁止外国应用软件(如谷歌、脸书、YouTube等)的过程显得迅速高效。这种差异源于两国在体制、法律和文化上的根本不同。
1. 中国的集中决策模式
中国政府采取集中统一的决策机制,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议题上,政府拥有绝对的决定权。例如,因中国单方面认为谷歌搜索显示的内容不符合监管规定而被禁止。这一决定往往由行政部门直接发布文件或通知即可执行,无需经历漫长的立法与司法程序。这种模式虽然效率极高,但缺乏复杂的权力制衡和多方审查机制。
2. 不同的网络监管模式
中国对互联网采取高度监管的政策,所有在中国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必须遵守严格的本地数据存储和内容审查法规。例如:中国政府曾命令苹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必须把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这些外国公司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将被赶出中国市场。中国政府一旦发现外国公司违背相关规定,政府可以迅速采取类似关闭服务器或屏蔽域名等措施。这种高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禁令,而不需要顾及公众的言论自由抗议或企业的法律诉求。
3. 对外资企业的高压监管
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倾向于保护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此前对在美国上市的滴滴公司进行的处罚(包括停止下载APP、巨额罚款和发垄断调查),再如:命令谷歌公司退出中国业务,让百度独占中国搜索引擎业务等。这种保护主义政策与中国的经济战略密切相关,也进一步推动了对外国互联网公司的强硬立场。而美国政府则需要考虑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放性和全球影响力,因此在处理TikTok问题时无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七、特朗普态度的转变与TikTok的未来
虽然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TikTok采取了强硬立场,但他在会见TikTok CEO周受资后似乎出现了态度上的软化。他上任后大概率将禁令最后期限延长90天,但是,最终TikTok避免不了与母公司剥离的命运。
1. 特朗普态度软化的原因
(1)私人会谈与马斯克的影响
据报道,周受资经由埃隆·马斯克的引荐与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面。首先,周受资在会谈中一再强调,TikTok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及其对创造就业的贡献。作为一位商业导向型领导人,特朗普可能对这些经济效益产生兴趣。其次,周受资也刻意强调TikTok在年轻人中的广泛影响力与在大选中对特朗普的大力支持,有意提醒特朗普TikTok对其胜选的贡献。再次,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竞选的重要支持者和私人交情,其背书无疑软化了特朗普的态度。
(2)特朗普的策略性调整
特朗普最近多次表示,他对该应用程序有“好感”,并暗示它帮助他赢得了年轻选民的支持,这与他首次担任总统时的立场相反。然而,特朗普或许并未完全改变对TikTok的基本立场,而是选择采取一种更灵活的策略:首先,延长禁令时间可以给TikTok施加额外压力,同时为后续谈判留下空间。其次,TikTok问题可能被特朗普视为与中国或其他国家谈判的筹码,用以争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2. 特朗普上任后将推迟禁令实施
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称:“最高法院的裁决是意料之中的,所有人都必须尊重。我对TikTok的决定将在不久的将来做出,但我需要时间来审视这一情况。”法律允许总统将禁令最后期限延长90天,从特朗普的发文可以预见,他上任后一定会发布一项行政命令,在60到90天内暂停执行禁止TikTok,为他的政府争取时间去考虑如何处理这项事情。不过,最终特朗普还是会以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为优先考虑,施压TikTok与母公司剥离。
八、总结与讨论
TikTok在美国的未来取决于新一届政府的决策,以及字节跳动是否愿意在规定期限内出售其美国业务。TikTok在美国被要求出售或停止运行耗时六年,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中复杂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利益博弈。这种漫长的过程反映了法律保护、公众参与和权力制衡在民主社会中的重要性。相比之下,中国对外国应用软件的快速禁止机制则体现了集中化体制的高效性,但也牺牲了一定的程序公正和多样性。TikTok风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理模式和价值体系的碰撞。在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之际,TikTok未来的命运或许将继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关链接:
陈少艺观察:柯文哲遭刑事调查加剧民众党的存亡危机
陈少艺:特朗普重返白宫之路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重返白宫对中国是机遇还是挑战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2.0美中关系走向何处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美国优先”是否要回归孤立主义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第二任期取消中国PNTR地位可能性及其影响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再次执政将如何重塑美国政局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再度当选是“福”还是“祸”?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重回白宫如何影响美中关系走向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2024美国大选为何能大获全胜
陈少艺观察:哈里斯2024美国总统选举为何“双输”
陈少艺观察:特朗普提名的政府要员是否影响美中关系走向
陈少艺观察:川普再度入主白宫对美国对外关系走向如何
陈少艺观察:美国国会改选可能的结果及其影响
陈少艺观察:川普与哈里斯谁将入主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