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 宋代 雕版本 ‘宗鏡錄 卷79’發見


2025年01月15日 02:47    未来五星集团 会长 金范彰
字号:较大   适中

       刊記“绍興己卯元年(1159AD)浙江省長興縣妙德庵茅道谷住持施印”


       永明延寿禅师(904-975AD)所著,长軸约6.3米,刻有10行,每行有20个字。


       發現者. 韓國李在俊韓遺院顧問/ 硏究論文要約





       韩国发现的宋代雕版书籍《宗鏡錄》的第一轴。这本佛书长6.3m,從675px, 字徑1.2x30px 是宋绍興己卯元年(1159AD)浙江省長興縣妙德庵茅道谷住持賜米300石,据说,所使用的紙是号称第一的昭兴産的竹紙,雕刻者是張石,是日南山菩寜寺住持所写。


長軸 6.3m 宗鏡錄



       每张刻有10行,每行有20个字。这与宋代佛经体系相同,与唐代佛教五大经不同。唐代流行的无有界,也与唐、新罗书法所写的高丽大藏经第十四至十七字不同。


       《宗鏡錄》是晚唐五代高僧、禅宗大师永明延寿禅师(904-975AD)所著。被尊为法眼宗宗三祖、净土宗六祖。本书是剔除以往复杂难懂的短语而写成的。


永明延壽禪師.904-975


宋代雕版


宋代雕版



       本书被评价为学习古文书写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唐朝滅亡后,禅宗出现了许多弊端。永明禅师编撰《宗鏡錄》的意图之一,就是为了纠正当时禅宗的弊病。永明禅师提出了佛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邀请各禅宗的长老们共同讨论,并对他们的解答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因此,《宗鏡錄》是众多禅僧意见的总结和记录。


       《宗鏡錄》强调的是佛教思想‘眞心’。由于它是在吸收佛教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每一个‘眞心’的理念都体现了时代特征。‘眞心’质的变化,带来了许多量的变化,产生了无数的禅修观念和同体异名的‘眞心’。


       虽然页面底部的某些区域因虫蛀而略有损坏,但其状况良好,内容从头到尾都很容易阅读。每面粘在一起时,里面都藏着一根线,但仔细检查内容,顺序并没有错误。


       佛书紙張色彩浓白淡薄,形似竹紙,可见宋代雕版印刷文化的优秀。《宗鏡錄》第11卷记载了新罗僧人元晓救法的故事,也是韩国佛教界流传的佛教书籍。据了解,元晓的故事早在唐宋时期就在中国流传膾炙人口。


       此《宗鏡錄》是高丽初期从南宋传入的,据说在寺庵被保存和阅读过。《宗鏡錄》包含许多佛敎遺物,口訣可以看作是朝鮮韩文创建之前阅读《宗鏡錄》时所做的编辑。从该卷轴的保存状况来看,推測其爲作爲贓物保存佛腹內,发现于近代初期。


       唐宋时期的佛书即使在中国也很少见,被视为珍贵的书目。宋代,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雕版印得字到广泛应用。随着汉字字体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一种新的字体宋体诞生了。字体有两种类型:寬字体和瘦字体。字体的笔画粗细各异,通常是水平和垂直的,并且在末端有一个装饰部分。由于它是从明朝漂洋过海传入日本的,所以又被称为明代书法。


       在日本,所有发现的宋代佛经都被指定为国宝。我希望在我国的博物馆和书志界鼓励保存和研究宋代佛教书籍的文化,以使这些书籍成为高丽大藏经和佛教记錄出版的基础。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