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4日是司徒雷登先生149周年诞辰,司徒雷登研学社举办纪念活动,参观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拜谒司徒雷登先生,并在杭州中美友谊纪念馆座谈交流司徒雷登先生的遗产和精神。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杭州中美友谊纪念馆秘书长谌卫军老师主持,20多人参加活动,一起缅怀这位中国最对不起的美国人,一起商量我们拿什么纪念您——司徒雷登先生!






谌卫军老师详细讲解了司徒雷登先生的生平与成就,在他86年的人生中,有56年在中国,他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奉献给了中国。他用45年深深服务于中国的大学教育,他用30年时间开创了中国第一流的大学——燕京大学,他用了4年帮助探索在二战后中国和平建国的可能,而他于1962年在美国去世后,他的骨灰依照其遗愿回归中国竟然又用了整整46年!但他却是百年来,中国人最不应该忘记的美国传教士!谌老师从文化、教育、外交方面总结了司徒雷登先生的遗产,以及他的传教精神与人格魅力。认为他是中美文化交流与文明使者的典范,燕京大学是体现大学精神与中西合璧的典范,司徒雷登的外交使命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值得重新评估,司徒雷登的传教精神与中国文化复兴值得好好研究。明年是司徒雷登先生150周年诞辰,中国应该表达深切感恩和隆重纪念。谌老师提出了十点建议:一、成立司徒雷登研究会,系统研究司徒雷登先生的遗产和精神。二、征集出版司徒雷登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文集。三、司徒雷登研学社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杭州、南京、北京、上海、美国)。四、筹拍司徒雷登先生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五、举办司徒雷登与中国文明论坛。六、北大燕园树立司徒雷登先生像,重建司徒雷登夫人墓。七、北大燕园建立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纪念馆。八、联络燕大校友,重建燕京大学。先以网络教学和线下研学方式开展。九、设立司徒雷登文明使者奖,奖励为中美友好关系做出积极贡献的人物。十、设立司徒雷登文教基金会,资助司徒雷登的研究,燕京大学的重建和重要的民间纪念活动。
平和英语创始人、香港孔教学院副院长洪秀平先生说:“我是八十年代末去美国留学的。拿到了美国普渡大学的全奖。我的儿子出生在美国,就读于麻省理工,也获得了麻省理工的奖学金。我认识很多热爱中国的美国人。1972年尼克松访华,来到了杭州,杭州是最早的开放城市。我也是受惠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有机会在西湖边与外国人对话学好了英文,最后去美国留学。2024年6月24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程教授来访浙大,就陪程教授去参观司徒雷登纪念馆,见到傅强先生前来凭吊司徒雷登。他询问我今年6月24日是否有空去司徒雷登纪念馆。我联系了谌卫军老师,他马上联系了杭州相关领导,确保6月24日司徒雷登纪念馆开门,并策划组织了司徒雷登149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希望中美友谊万古长青,中美两国能携手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飞虎队王牌飞行员吴其轺之子,关爱老兵志愿者吴缘先生讲述了他的大伯吴其玉(1904—1995)于1927年和1929年获得燕大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赴美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政治学,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任教燕大政治学系,抗战期间参加燕大在成都的复校工作,任燕大法学院院长,对成都燕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与傅泾波先生有五十多年的交情。司徒雷登1946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吴其玉一家五人应邀出席就职仪式(见司徒雷登故居图片)。吴缘先生希望抗战胜利80周年多关爱一下老兵,不让他们孤孤零零地离开。司徒雷登和飞虎队一文一武,体现了美国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古话说得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人民不该忘记。
企业家陈震民先生认为司徒雷登一生的事业艰苦卓绝,支撑他的就是基督信仰!是基督信仰把他带到了中国,把文明的种子撒向了这块广袤而贫瘠的土地,在人间做功来荣耀上帝。燕京大学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出自《圣经·约翰福音》“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还有耶稣“我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的教导。强调通过追求真理实现精神自由,并将自由转化为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行动。这一理念融合了基督教思想与近代教育大学精神,体现了信仰、学术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这一点特别重要!
理工男、程序员傅强先生每年司徒雷登生日都来司徒雷登故居凭吊,他是此次纪念司徒雷登先生诞辰活动的发起者之一,他认为纪念司徒雷登先生的意义在于拨开缭绕的历史迷雾,主动远离各种运动风潮,挣脱群体激昂情绪之裹挟。以独立个体之姿态,探寻历史真相,反思历史过错,进而构建个人内心全新之历史观,从而点亮自己,走向公民,学会自治,创造未来。希望找回燕京大学办学精神——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营造开放的环境,崇尚独立的思想,开展平等的交谈,以思想碰撞之火花,照亮心灵成长之幽径。
退休干部、民革杭州市委会调研处原处长郑凌先生,他父亲是燕京大学法学院学生,后为国民党高级官员。看了司徒雷登故居的展览非常感动,了解司徒雷登籍贯在浙江,生长在杭州,祖墓在西湖。他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他全家用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这位“杭州市荣誉公民”感到自豪!中国人是懂得感恩的民族。明年是司徒雷登先生150周年诞辰,愿意给两会写提案,引起领导高度重视,还可以与其他城市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在每年清明节为司徒雷登一家扫墓。我们都是他的亲人和后代!
华东设计院高工姜在鸿先生说,司徒雷登先生才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司徒雷登先生的功德無量也!中国欠司徒雷登一个公允的正面评价和应有的宣传报道!应该拍部反映真实司徒雷登的纪录片或故事片!
教育培训工作者夏一鸣女士说:“一边剪辑着视频一边控制不住地流着眼泪……我的嗓子也莫名的沙哑了……通过今天纪念司徒雷登先生诞辰149周年的专场活动,听完前辈们的分享,让我感受并体会到了先生当年的艰辛与不易,误解与伤害……一幕一幕,像是在播放司徒雷登先生人生的电影,时代的背景。”
著名作家、燕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冰心在回忆校长司徒雷登先生时说“他能够叫出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名字,不管是学生、敲钟的,还是扫地的。”“这团体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总有成千上万的人。这上千上万人的生、婚、病、死四件大事里,都短不了他。你添一个孩子、害一场病、过一次生日、死一个亲人,第一封短简是他寄的,第一盆鲜花是他送的,第一个欢迎微笑、第一句真挚的慰语,都是从他来的……”这个将自己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的文化教育,现代文明。照顾过成千上万人的生老病死。然而,命运却对他如此不公,他的遗愿无法实现,他的遗产无法保留,他的葬礼少人参与,他的功绩少人纪念,仿佛他的一生都被世人所遗忘,他对中国的爱被视为假装,他一生的心血燕京大学被彻底肢解,他成为了一个牺牲品,一个替罪羊。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我们确实亏欠他太多太多,是应该补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