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观察:解读《大美丽法案》疯子上场,制度发光


2025年07月10日 09:24     美中时报    赵晓
字号:较大   适中

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7月4日在庆祝美国独立日的户外仪式上将《大而美法案》签署成法律。


       赵晓私塾的同学希望我得空评论一个“大美丽法案”。我想说的是,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问题:经济放缓、债务高企、社会撕裂、全球秩序动荡不安。不同国家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问题,而在于有没有空间让“疯子”出来,冒着风险,解决问题,相比之下,美国仍然走在前头,“大美丽法案”的通过就是明证。


       有些国家,连问题都不许说,任何异议都被封杀,制度高度僵化,只允许“歌舞升平”的幻觉继续播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有些国家,则说我们根本没有问题,哪怕楼市崩了、青年失业了、出生率断崖了,仍然自我安慰“这只是阶段性阵痛”,这也是问题。


       当今世界,让我刮目相看是两个国家:阿根廷与美国。这两个国家,我们看到制度罕见的张力与弹性:一个敢于把奥国学派的“极端主义者”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送上总统宝座;一个则是让备受争议的“疯子川普”卷土重来,并迅速抛出他的标志性改革计划——“大美丽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一、“大美丽”背后的“大问题”


       “大美丽法案”本身或许并不完美,内容是否“美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它的出现,至少说明了三件事:


       1. “美丽国”的问题是真的很多


       例如:


       财政赤字不断突破天花板,美债总量已逼近“数字神话”;


       全球主义秩序带来的产业空心化,令国家安全陷入危险,中下层民众长期受损;


       左翼文化霸权和身份政治渗透教育、媒体、科研,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撕裂;


       技术寡头+道德解构+货币泛滥,让整个国家陷入价值与信任的真空。


       川普和他的法案,正是对这一切“失衡”的一次粗暴但明确的回应。


       2. 这个国家,容得下“疯子”出牌


       川普上台半年,支持者与反对者吵得沸反盈天,硅谷与白宫公开交锋。但“吵归吵”,《大美丽法案》却实打实在宪政程序中推出了——有立法、有预算、有听证、有辩论。反对者可以在媒体发声、在国会质询、在选举中翻盘;支持者可以修法推进、组织动员、再下一城。


       这就是美国令人敬佩的地方——它允许“疯子”登场,但不让制度失控;它容纳“极端方案”,却坚持中道调整、有序调整。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比川普更“疯”的马斯克,正蠢蠢欲动。他或许认为川普“变革”还不够过瘾,还太妥协。于是他干脆说:不如我来组个新党,打一场“科技保守主义”的新时代战争。于是你看:马斯克 vs 川普,硅谷 vs 华府,电动车 vs 石油军工,AI自由 vs 国家主权——美国制度,竟然允许如此多样的力量竞争性共存。


       二、“大美丽”的核心,不在法案,在制度


       回到法案本身,它确实切中要害:


       削减左派意识形态开支与福利支出,回应“政府养懒人”的保守批评;


       加大军费与产业回流,试图重建“实业强国”的国家基础;


       鼓励传统家庭,回应人口危机与社会解构;


       精简预算,压缩赤字,为美元信誉抢救喘息空间。


       这些内容不乏争议,但也不乏道理。保守主义者称它“国家重建的第一砖”,自由派则称它“文明倒车”,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民选总统在宪政制度下提出、公开审议、依法推进的改革法案。


       这才是真正的“大美丽”:不是政策究竟多完美,而是制度有效运作;不是领导人多么神奇,而是国家还容得下自我改革与超强纠错的可能。


       三、结语:保障改革永远在路上,才是最美的制度


       在权贵统治、舆论封锁、人民沉默的国家,“改革”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暗杀了;但在美国,哪怕两极分化、冲突激烈,“改革”却依然可以在选票中产生,在制度中推进,在博弈中前行。


       是的,川普也许不是最佳选项,甚至在许多人眼里是个“问题人物”,在一些反对者看来还被骂成“希特勒”;但他能出来改变方向,就正说明美国的系统仍有回应机制。


       就算他真错了,还有一票人等着收拾局面,甚至还有更“疯”的马斯克想乘虚而入;再下一次,或许还会轮到另一个“温和改革者”出场,整合左右。这一切,真正“大而美”的就在于全都不是靠暴力革命、宫廷政变,而是靠宪政和平、民主体制完成的。


       这,才是真正的“大美丽”!


       眼下,无论是政治正确、还是美国债务、还是全球秩序,现在川普全动了并不断取得突破,甚至以法案的形式保障后续推进。2025,绝对“川普新政”的丰收之年。




       赵晓,独立经济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体改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房地产协会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万达院线、安捷利公司(香港)独立董事;哈佛大学、高登康威尔神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等多所大学访问学者。


       相关链接:


       赵晓观察:马斯克打造“美国党”:何不乐见美国制度的荣光?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