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种业企业,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深耕肉羊育种26年,成功引进并自主研发适合中国的肉羊品种,并通过科技育种持续带动全国范围内的肉羊养殖者不断提高羊肉产品的品质和单产水平,进一步引领中国肉羊产业向高质高效发展。近日,澳白和羊的培育者陈华接受了美中时报的专访。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澳白和羊的培育者、20多年来一直从事肉羊育种的陈华看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结合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陈华兴奋地说:“肉羊育种的春天来了。”
陈华领衔的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级的中国肉羊育种公司,一直致力于“从基因到餐桌”的商业化育种探索,经过育种团队22年的精心培育,一款品质类似于“和牛”的肉羊品种——澳白和羊在去年第四届“羊业发展高级研讨会”推出,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被称为世界羊肉新品中的佼佼者。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愿望,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一款‘从育种到餐桌’的特别的羊肉。”陈华说,这是一款轻奢级别的羊肉食材,它含有更高的肌间脂肪和omega3含量,有低于人体温度的脂肪熔点,意味着这种羊肉的脂肪在人体内是呈现流动状的、而不易凝固和沉积在体内和血管壁上。这样的羊肉不仅口感更好,而且更加健康。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畜禽良种既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随着国家肉羊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我国肉羊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支撑了现代羊产业发展。“但在生产上,一些地方存在着‘重引进、轻选育’现象,品种退化,缺乏市场竞争力。”陈华说,同时,自主育种能力严重欠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肉羊品种匮乏,高端核心种源依赖引进。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的芯片,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种业是现代羊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产业之“芯”,遗传改良是提高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国首批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全国首批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全国唯一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场,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以肉羊育种及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为目标,把科学管理、研发创新能力提升、高效生产以及市场开拓科学地结合到一起。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在肉羊生产性能精准测定、遗传评估、基因组育种、育种与生产方案优化、繁育技术集成应用、成果示范推广方面都走在产业前列,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和推广作用。
近年来,天津市发挥“津”牌种业的优势,围绕天津市对口新疆深度贫困县的实际,选择从肉羊提质增效为切入点,利用天津奥群牧业的育种、服务、技术优势,通过“良种良繁,保种利用,技术革新”实施产业扶贫,结合贫困集中区域及分布情况,以重点覆盖贫困户为原则,构建肉羊“育繁推”一体化体系,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在扶贫中扶持产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天津奥群牧业成熟的保种、快繁、选育技术成果,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地方品种羊保护、利用、开发的政策和目标,划定地方品种羊的保护区和养殖区,通过规模化发展带动,建设良繁体系,搭建“种、养、加、销”产业链,稳健地开展地方品种保护工作,转型实现动态保护、开发利用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利用天津奥群牧业的人才、技术方面优势,通过制定维语版肉羊养殖技术手册、奥群牧业物联网信息系统实时远程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协助加强新疆本地技术团队的建立,让养殖户切实分享到了种业领先的成果。

“目前,天津奥群牧业建有万只规模核心育种场1个、万只规模扩繁制种场2个,胚胎工程中心2个,百万肉羊产业化示范基地2处,年制种能力达到5万只,年可改良肉羊100万只。”陈华说,作为现代种羊育种体系和肉羊良繁体系的领跑者,奥群的种质资源及产业化服务已经辐射京津冀、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区,打破了肉羊种资源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变“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被动现状,种群品质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奥群肉羊物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实现了1个万只核心场,2个万只制种基地,2个百万肉羊产业化示范基地,及天津、内蒙、甘肃、新疆、河北、山西、江苏等多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信息同步,远程指导,互联互通。基地、规模场辐射带动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完善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的将育种、制种、联农带农及产业扶贫有机的结合。
“种业发展的关键,自主创新要活起来。”近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解读一号文件时指出,种业企业要强起来,要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由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联合育种机制尚未建立,同品种各育种场间遗传联系不足,选育效率低,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执行会长杜立新说,国产肉用专门化品种数量少、性能不高,引入品种本土化选育良种推广配套政策缺乏。
“性能测定是育种工作的基础。”陈华说,2017年,原农业部和天津市签署协议,围绕生物农业和现代种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的高水平农业“硅谷”,在天津建设首个国家肉羊种群性能测定中心。

“2020年11月21日,国家(天津)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正式启用,实现了肉羊育种信息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储存系统,把测定融入到育种生产流程中,保证了肉羊生产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陈华说,我们通过深入高通量表型组测定技术应用,构建肉羊CT扫描,实现了活体估算肌肉与骨骼和肌肉与脂肪的比率,胴体产肉量,关键部位骨骼、肌肉指标等;联合开发了世界领先TMR饲料转换效率测定装置及系统,实现了全自动监测羊只采食行为,饲喂TMR或颗粒饲料,实时测定采食量、采食时间和体重,并准确计算饲料转化效率等数据;自主开发了智能化体尺测量系统,可实现每小时百只羊数据获取,精准程度高达95%左右,极大地减少人力,缩短工作时间。同步实现了体重、繁殖、屠宰、肉质等性状测定的数字化,推动了育种基础收据收集。

22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陈华率领的育种团队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了农业农村部“948”计划、天津市种业科技专项、天津市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杜泊绵羊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和“澳洲白绵羊本品种选育及规模养殖技术研发”的科技成果、申请了“优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等专利35项,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6%以上,牵头制定肉羊相关标准7项,申请专利40余项,获得了科技进步奖2项,育种技术水平中国领先,世界同步。
由于肉羊育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围绕“科技、国际、金融、产业”育种未来,组建了由中外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针对肉羊育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新技术应用及转化实践滞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储备研发。公司引进美籍华人林春建博士为公司CEO,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先后和肉羊产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的育种企业、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吸取先进技术及有益的管理思想和经验。

由于我国肉羊育种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品种培育,与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有机衔接,推动育种企业联合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提高我国肉羊种群的生产水平和肉羊种业的竞争力,在农业农村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11月21日,由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肉羊育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和肉羊产业相关企业等26家单位,共同成立了国家肉羊种业科技创新联盟。

“联盟的成立对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实施,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新品种,推进肉羊种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杜立新说,联盟以合力推动我国肉羊育种科技创新为宗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和技术与产品试验示范推广的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我国自主知识的肉羊新品种,突破种业发展的瓶颈,为促进全国肉羊种业不断升级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联盟力争在未来5-10年,打造国际一流水平肉羊商业化育种技术平台,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羊企业。”陈华说, 联盟目标将重点建立肉羊联合育种创新实体,优化提升肉羊生产性能测定平台,构建良种繁育体系,推进“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新品种(品系)。
“未来10年,我们的育种目标非常清晰,不仅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还要不断提高羊肉品质和口感,将澳白和羊肉脂肪熔点降低到30°C以内,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体验。”陈华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链接:
奥群牧业:育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