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李老师工作室的大门,一眼便能看见一个大大的“福”字镶嵌在墙上。李老师指着“福”字说:“您来解释解释这个福字。”
“福字它左边是个衣,右边是畗,意思是有衣穿,有一块田耕种,吃饱饭就是福。”
“哈哈。”李老师笑道:“过去生产力低,土地产出少,能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觉得能有一块田,自耕自种,荒年不饥便是福。但依我看啦,现在的福啊,除了吃好穿好,更重要的是耕好身体这块田,无病无灾才是福,才能谈得上忠孝,才能谈得上报效社会。我们中医有句话说:“身体是块田,经络是沟渠,疏通是关键。经络通了,气血就足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是福。”

李老师七十年代初出生在江西上饶一个小村庄,幼时颇为顽皮,酷爱武术,又好打抱不平,这样的性格使他不仅在村里成为孩子王,就连周边十里八乡的同龄孩子也为能认识他而自豪。正是因为有这些小不点的群众基础,也为他以后学习中医按摩提供了广泛的练习对象。
毒蛇咬伤与中医结缘
16岁那年夏天,一天下午,李老师领着一帮伙伴在山上砍柴,不慎被毒蛇咬伤,大伙合力把他送到几公里外镇上一位专治毒蛇咬伤的老中医诊所。经过老中医一通清洗、剔除、擦敷、按捏,硬是将已经昏迷的他从生死攸关中拉了回来。这次危险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李明,也由此在他心里萌生了以后要学习中医,治病助人的动念。
遍访名家,艰难的中医求学之路
高中毕业后,李老师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高考,走上了边打工边学医的道路。他走南串北,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无论是北方的严寒还是南方的酷暑,东部的繁华都市还是西部的偏远山村,都留下了他求学的脚印。每到一处,他都虚心求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各位师长的独门绝技和临床经验。由于他谦虚好学,人也勤快,学习之余,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的事,他都抢着干,深得医师们喜欢。这些中医名家,不仅传授他丰富的医学知识,还教他如何做人、做一名有医德的中医。“心若春暖,手便清风”就是一位中医写给他的座右铭,意思是无论患者是谁,有钱没钱,都要热情服务,把病人当家人,心像暖春一样。调理过程自然就像清风拂面,病人倍感舒适,病症也会减轻。李老师也把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自己。
“观其所长而勉其所短 ”李老师不仅认真学习这些中医技法,还结合自己对中医的领悟,创立自己独有手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疗风格。他將这些经验和心得记录下来,汇编成册,整理成培训教材(已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供初学者学习。他不仅能熟练的运用推拿、针灸、拔罐等技术对疼痛的治疗,还能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失眠、痛风、男科女科等疑难杂症。
坚持无偿调理,专业技能不断精进
32岁那年,他回到家乡,开了家康复理疗室,那些幼时的玩伴便成为他第一批受益者和推广员,随着名气越来越响,来求医的人也越来越多,李老师发现来治病的大多都是小毛病,如果平时自己注意养生,这些小病完全可以避免。于是,一个免费学习保健养生的培训班便应运而生了,学员也大多是他的受益者。
在医疗收费方面,李老师采取“随心付”的方式,意即随病人给多少,有时病人给多了,李老师还会退还给他们,对于条件差的,一律免费,用李老师的话说:医生就要遵守医家训诫:"医者,温饱耳。若贫,则医者无能。若富,则医者无心"。意思是医生只要凭医术吃饱饭就行。如果不能吃饱那就意味着医生技艺差,患者少。若是以致富为目的的治病,则是没有仁心,违背医德,诠释了作为医者的情怀。他一直认为,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一种济世救人的哲学,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医“医者仁心”的信念。
致力国际交流与实践,传播中医文化
2012年,应中韩中医文化促进会邀请,李老师随团到韩国进行中医按摩调理的交流与服务。由于李老师在会场的出众表现,会议结束后,韩方极力挽留李老师留下,帮扶他们开展工作。这一留,就是七年,这期间不仅使他的技法在异国他乡得到了推广,更是让中医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使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医的奥妙精髓。
初在韩国,李老师遇到的困难还是很多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就是个双面屏障。为了更加准确的传达中医文化理念,他不懂就学,不懂就问,在翻译的帮助下,他借助肢体语言,翻译器,纸笔等工具,短短时间便攻破语言关。调理实践中,李老师发现韩国民众对中医接受度虽然很高,但仅限于中药这一小块,对于中医技法以及中医的辩证运用却是糊里糊涂表示弄不懂。所以来协会调理,学习的人并不多,每天也就一两个人,有时甚至没人,来的还都是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怎么办?面对如此困局,为了尽快打开局面,李老师决定从疑难杂症着手开展工作。于是,韩国首尔中韩中医文化交流会的橱窗上便出现了这样一条广告:“凡颈肩腰腿疼,久治不愈者,来我会免费治疗,达不到效果补偿误工费”。
就这样,一个中国来的中医运用手法治疗疼痛,不但不要钱,治不好还赔钱的消息不胫而走,上至青瓦台高官,下至普通百姓,人们纷至沓来,纷纷咨询。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个七十多岁的韩国老头,他儿子是位医学博士,首尔某大医院的神经科专家。老人双腿麻木,行动困难,每天下午四点钟以后腿就不能活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十多年来,在儿子的带领下,首尔釜山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走了个遍,拉伸,吃药,针灸,按摩,中医西医,内神经,外神经都看不好,特别是近一年来每次走道走不了五十米就得扶墙或坐下歇一会儿,为了让腿不完全丧失行动能力,他每天坚持上午下午都要下楼去操场走两次。即便如此,症状却没有丝毫改变,自己都打算放弃了。听闻这个消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李老师。经李老师诊断,这是一起很罕见的痹症。痹症是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大多痹症患者,都是只有几处或者十几处堵点。而这个老人确有多达四十多个堵点,并且堵点偏小,大的如小指甲盖,小的如火柴头,甚至连脚丫缝处也有。常规检查很难发现。而且老人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痹症,早起晚睡,喜吃凉食。找到病根,治疗起来便轻松容易了,李老师一边帮他做食谱,规范作息时间,一边做调理,从脚趾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推拿揉,疏堵塞,只四次就让老人恢复正常。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仅仅三个月,局面便打开了,会所人气也愈加兴旺。
李老师不仅提供按摩调理服务,还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中医的基本原理和调理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知识进行日常保健。凭借卓越的中医技艺和真诚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他不仅在协会工作,还经常受邀到社区和福利机构进行公益讲座和现场演示,普及中医知识,推广中医文化。
据韩国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9年,李老师在韩国期间,超过万人受惠李老师提供的各项服务。接受中医按摩调理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他的服务,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也为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
在韩国的工作经历,让李老师深刻认识到,中医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为中医发展的奉献自己力量的信心和决心,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智慧。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中医知识博大精深,涉及面广。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草药配伍等多个方面。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则失败是迟早的事。他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理疗师,首先要把老祖宗的东西吃透,发扬精华,舍弃糟粕。为此,他再忙也抽出时间和精力,反复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同时,还积极和国内外同行交流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参加同业学术会议。把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如今,他的岐黄好友遍布世界各地。
因人而异,因痛而异,因气候变化而异。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这个理论同样体现在疼痛调理方面,同是一个地方痛,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病因也不同,那么压迫神经和肌肉的痛感度也不同。为此每个患者他都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李老师除了擅长疼痛科外, 在失眠等情绪障碍方面,同样表现出色。他深入研究中医对男女情感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内外兼顾的服务。他的调理不仅帮助患者解决了身体问题,还关注到到患者的心理层面,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提高生活质量。有这样一个患者:他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刚来时,神情恍惚,目光呆滞,面色蜡黄,还伴有脱发。据患者自己陈述:他患重度失眠已经二十多年了,一到夜晚,便是他煎熬的开始,他吃安眠药的时间是夜里八小时,要分三次,共五片安眠药。即使如此,还都是浅睡眠。白天无精打采。为此不得不辞去工作,失眠使他痛不欲生,几度萌发轻生念头。通过交谈,李老师得知他年轻时,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近乎苛求。那次,公司要开个重要会议,上司把写演讲稿的任务交给他,晚上写好后,上床睡觉时又觉得稿件不理想,于是,他爬起来,又改,又上床,又觉不妥,又改。三番五次,一夜没睡。第二天把稿件送上去后,又发现送上去的却是第一稿,顿觉心脏一阵乱跳,仿佛受到重撞一般。从此,便落下失眠的症状。为不影响妻子,他选择分床而睡,时间一长,夫妻关系就变得很紧张,心里压力也越来越重。他也曾通过健身,打羽毛球等剧烈运动来疲劳身体,从而改善睡眠,但效果并不明显。失眠使他出现一系列症状,前列腺,性功能缺失,脱发等。知道这情况后,李老师判断他的病因是强迫症引发抑郁症,情绪障碍引发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心病还需心药医。针对他这个情况,李老师一边给他做心里疏导,一边制定全方位康复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减少运动量,外敷膏药增加肾功能,手法和仪器并举的物理治疗,补充心脏和大脑的饮食调理、收听轻音乐的情志管理等。四十五天后,病人自述情况大为好转。一夜三次五片的安眠药,已经减到两次两片,并且都是深度睡眠,阴茎勃起有力了,撒尿次数也减少了许多,并且没有出现以前滴滴答答的现象。头上也长出不少毛囊,肉眼可见有新发。
李老师坚信,中医的精髓,在于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这使得中医在治疗疾病时能够考虑到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他的实践中,李老师始终强调预防优于治疗,主张通过日常的调理,和养生来维护健康。他倡导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休息。李老师认为,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础,而中医理疗,则是在这些基础上,通过自然疗法,来辅助身体恢复平衡。
归来与传承:回国后授徒与培训
李老师的国际实践经历,也为他个人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9年底,身在国外的他得知国内疫情严重,谢绝了韩国方面的挽留,决然回国。回国后,李老师顾不上休息,马上和早已联系好的北京中商润机健康科技公司合作。帮助该公司旗下所有加盟店开展培训工作。谁知线下培训刚培训了三期,就因为疫情原因,受训员工出行受限,进京困难,被迫停止。线下不行那就线上培训,开网课,建微信群;到北京不行,那就自己单独到各地加盟店小范围培训学员。就这样,三年疫情,李老师硬是跑了十多个省市,培养了二百多学员,时至今日,受训学员都能上岗操作,成为理疗行业的一支大军。其中还有部分学员选择自主创业,有些还成为当地的名家。

矢志不渝:传承与发扬中医文化
李老师深知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医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因此,他致力于通过教育和实践,来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
在教育方面,李老师和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石家庄和平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开展理疗护理员暨康复理疗培训。传授他的知识和技能。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理疗师也慕名而来,学习交流。
在实践方面,李老师除自己开办理疗馆外,还积极的推进异业联盟拓展合作,如:足疗店,育发馆,养生馆,敬老院,以及专业护理连锁机构等无私奉献自己的技术和教程。目前已有近三百家签约合作,共同推进中医事业发展。
李老师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坚守和奉献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医的价值,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医事业,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与福祉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