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以合作为抓手,缓解中美紧张关系


2022年09月19日 06:12    来源:中宏网

       9月1日上午,聚焦“新理念 新跨越 新格局——推进更高水平全面开放的新挑战与新未来”主题,中宏论坛第二十八场在线研讨召开。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谈到中美关系,徐洪才提出,应加强与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和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合作,以经贸合作为抓手,缓解中美紧张关系。中美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有较好合作。现在美国面临通胀压力,正是双方取消不合理加征关税的良机。同时,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帮助拜登政府增加就业,提振经济。




       以下是发言内容:


       感谢中宏网的邀请,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视频讨论会。我的发言题目是“推进高水平开放与中美关系再思考”。我想和大家分享以下三点思考。


       一、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不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昨天有两个重磅信息:一个是习近平主席向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他指出,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动力。


       另一个重磅信息是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部署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确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激活力。要用“放管服”改革办法再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发挥效能,接续政策细则9月上旬应出尽出,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这两个重磅信息,一个讲开放,一个讲改革,释放的重大政策信号就是逆全球化背景下、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将矢志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美国对华政策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1、美国对华政策正在发生变化


       拜登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即从一开始的“竞争、合作、对抗”,转向了现在的“投资、协同、竞争”。这个变化是通过布林肯的两次讲话表现出来的。从关键词的前后变化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竞争”一直在。美国希望通过“竞争”将中国比下去,说明“竞争”最能反映中美关系的本质。


       第二,“对抗”被删除。布林肯强调要避免和中国发生“对抗”和“新冷战”,说明美方认识到了“对抗”的危害性,会导致两败俱伤。


       第三,“合作”也被删除。说明美国内心深处对中国有“抵触”情绪。


       第四,新增“投资”。对内而言,“投资”是指扩大基建和研发投入,改善美国基础设施状况,提高美国科技能力;说明美国意识到了中美竞争的基础是经济,这在以前有所忽视;要提升美国经济竞争力,就必须保持美国科技领先地位。对外而言,美国准备扩大投资合作,拉拢合作伙伴,共同对付中国。


       第五,新增“协同”。美国企图通过扩大“朋友圈”,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安全等方面全面孤立中国,围堵中国。


       布林肯认为,未来几十年美国“不得不”和中国打交道,但是经验证明“改变”中国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转向“重塑”中国的战略环境。


       总之,美国要和中国比试,要坚决将中国比下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美国眼中,竞争是主题,但遏制是本质。对此,王毅部长做出积极回应,就是中国愿意和美国进行公平比试,愿意与美国在国家治理和为世界做出贡献上进行比试。我们欢迎基于规则的良性竞争,坚决反对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式竞争。


       2、美国牵头打造“印太经济框架”


       作为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就是“重塑”中国周边的印太环境。不久前,美国启动“印太经济框架”,除美国外共有12个国家参与,分别是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文莱。参与国加起来约占世界经济的40%。


       “印太经济框架”包括四大支柱。其中,贸易部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其余三个部分由美国商务部负责。关于贸易方面,参与方将在数字经济、新兴技术、劳工标准、环境保护、贸易便利化、监管透明度等方面展开合作,以高标准、包容、自由、公平为原则作出承诺。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将探讨制定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在线隐私、人工智能使用的国际规则。


       “印太经济框架”第一部分内容:涉及数字经济标准,确保中小企业从中获利,增强劳工和环保标准,确保人工智能不被歧视使用。第二部分,涉及重构印太供应链,推动产业合作。第三部分,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减碳计划。第四部分,涉及反腐败、反洗钱、反贿赂等。


       签署协议后,13个成员国将在四个领域中选择一个方面谈判,而不必对所有领域都做出承诺。谈判范围在6月底或7月初前划定,拜登政府希望能在12至18个月间敲定协议,然后提交至各国议会批准。


       美国牵头打造“印太经济框架”,目的是要弥补美国“印太战略”的经济短板,企图在供应链和科技合作上孤立中国。但从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公开表态来看,似乎仍然是一个开放式合作机制,并不专门针对中国。美国希望借助“印太经济框架”与中国“脱钩”,期望吸纳更多经贸伙伴,寻找供应链替代方,拉拢其他国家形成对中国“合围”,将中国排除出地区经贸体系。


       从本质上讲,“印太经济框架”属于中美经济竞争的范畴。看起来,来势汹汹,其实不用惧怕,因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链配套能力世界第一,在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地位是难以动摇和替代的。因此,中国不必一概“拒绝”和“排斥”,而是采取积极开放包容态度。


       前两年,中国和美国都表示过要共同参加CPTPP。因此,中国应乐见真正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真正坚持多边主义、推进自由贸易的倡议,同时反对人为制造经济脱钩、技术封锁、产业断链,加剧供应链危机;坚持与亚太地区贸易伙伴同舟共济、命运与共,深化与各方务实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本地区经济复苏,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


       3、美国意欲在全球孤立中国


       第一,在亚太地区频繁活动。3月份,美国提议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建立“芯片四方联盟”(Chip4),旨在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外。近期,美国牵头制定新的APEC“跨境隐私规则”(CBPR),将中国和俄罗斯排除在外;旨在抢占亚太地区个人数据传输规则制定权,构建数字版“反华包围网”。成员包括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台湾等。美国还邀请东盟领导人赴美参加特别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承诺斥资1.5亿美元用于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安全、防疫等方面,推进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旨在形成对中国的“合围”。


       第二,美国加强与欧洲合作。俄乌战争促进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不久前,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在巴黎举行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会议取得诸多主要成果:为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和风险管理制定评估和测量工具的联合路线图,以及关于隐私增强技术的共同项目;创建美国-欧盟战略标准化信息(SSI)机制,实现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信息共享;建立预测和解决潜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预警系统;建立跨大西洋半导体投资方法,确保供应安全,避免补贴竞赛等。


       第三,中欧经贸合作陷入停滞。俄乌冲突导致中欧关系倒退,欧洲转而寻求加强与印度、日本的关系。近期,欧洲政要纷纷出访印度,同时印度总理莫迪密集出访欧洲;印度作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国之一,最近两年加强了同美国、日本和澳洲的军事、经济合作。在全球乱局中,印度左右逢源,提升了自身地位。欧盟推出关键领域网络安全新立法《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指令修订》,新的立法面向在关键领域的大中型组织,包括公共电子通信服务、数字服务、废水和废物管理、关键产品制造、邮政和快递服务、医疗保健和公共管理的供应商。


       第四,日本追随美国,不甘寂寞。近期,日本国会审议批准了首相岸田文雄力推的《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自明年春天起分阶段实施。该法案主要包含:强化供应链韧性、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审查、敏感专利非公开化、官民协作强化尖端技术研发等四大内容。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就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开展“探索性会谈”,聚焦新能源领域合作,计划在今年秋季签订协议。


       三、中国突破重围有哪些现实可行的选择?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增加值世界第一,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世界第一;而且,现在中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内需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经济有很强的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和韧性,加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因此,美国孤立中国的图谋不可能得逞。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大旗,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和路线;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苦练内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做好自己事情。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赢得更多主动权。


       第一,发挥大国外交作用,推动俄乌冲突早日结束。在俄乌冲突中,战争、政治、外交、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复杂且相互影响。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应该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主动作为,在推动俄乌危机妥善解决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俄乌冲突迟早会结束,中国应妥善处理与乌克兰的关系,提前谋划在俄乌战后重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近期,应加大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援助。


       第二,妥善处理好中美关系。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当前,中美关系遭遇的困难应该小于50年前的困难。应加强与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和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合作,以经贸合作为抓手,缓解中美紧张关系。中美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有较好合作。现在美国面临通胀压力,正是双方取消不合理加征关税的良机。同时,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帮助拜登政府增加就业,提振经济。


       第三,妥善处理好中欧关系。拉住欧洲,打破美欧“铁板一块”,促进欧洲战略自主。欧洲和中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要发挥好各种传统对话机制作用,如中德、中英、中法财经对话;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重点关注在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环境技术、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第四,提升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利用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RCEP于今年1月1号落地契机,重构亚太供应链和产业链,特别是加强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加强与新加坡的金融与投资合作。维护和改善中韩关系。拖住韩国,避免日韩整体倒向美国。


       第五,利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拉住印度,避免印度完全倒向美国和西方。


       中国是2022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聚焦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这一主题,践行多边主义、团结抗击疫情、促进经济复苏、推进高效务实合作。


       第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继续加强互联互通项目合作,推进相关国家经济复苏。推动完善G20“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带动新资金进入,推动相关国家债务重组,比如: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盘活资产、增强造血功能,促进物流、外贸等行业发展。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