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3 月3 日,是河南大学文学院 100 周年华诞。为迎接这个具有历史意义 的日子,2016 年 4 月,时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葛本成、院长李伟昉向我下达 了搜集史料、筹备院史馆建设的任务。作为一名在文学院学习、工作了近半个世纪,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文学院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创造辉煌历史的老教师,只能义不 容辞地接受这个任务,开始了走访老教师、查找资料、搜集历史图片与拍摄现实图片等准备工作。

2019年 6 月,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为了推动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百年河 大校史、学院史和专题史的编研,与校史馆、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启动了“学科发展史编纂工程”。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宏林教授申报并获批了“河南大学中 国语言文学学科史”项目,并于 12 月把编写《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的任务交给了我。此时离学校要求交稿的时间只剩半年。我利用已经搜集和掌握的资料,迅速拟定纲要和体例,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文学院时任领导非常关 注并多次给予具体指导,文学院同事也给予了密切的配合,使初稿得以在 2020 年 5 月 20 日如期完成。此后听取了文学院现任党委书记杨萌芽、院长武新军及各方面的 意见,又作了多次修改并增加了2021 年的内容之后,交给了河南大学出版社。
编写《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的过程,也是我深入了解河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的过程。从1923 年3 月 3 日中州大学中国文学系诞生直到今天,河南大学文学院名师荟萃,群星璀璨。近 100 年来,一代又一代文学院人,创造了堪称辉煌的科研成果,培育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文学院终由一棵小树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和中原文化传承的高地,汉语言文学专业荣获国家级特色专业称号,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我为文学院取得的辉煌成就而骄傲,我为自己是一名文学院人而自豪。
书稿完成之后,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第一带头人,曾任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后任河南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关爱和教授欣然写下洋洋数万言的序文。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国安教授迅速指定文学院校友胡玲霞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校,保证了书稿的质量。值此《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 出版之际,特别感谢信任我的文学院领导和支持配合编写工作、为该书的出版付出心血的校友。同时也诚恳希望广大读者对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批评指正,以俟再版时参考。
魏清源,1952 年生,河南宝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74年入读河南大学中文系,1977年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发表有《大徐本说文未释之亦声字》《“六书”转注研究的历史回顾》《同源词的韵部和声纽关系》《“六书”转注许义考》《用科学的汉字理论指导汉字教育》等论文 30 多篇,出版《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教程》等教材5部、《古代汉语自学辅导》《训诂学辅导》等自学辅导读物8种。1992年一2012年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2022年编写出版《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主持编写《新百年再出发》(2012—2021年的河南大学),主持完成一项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兼任河南大学教学督导组组长,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字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会会员。获得2001、2003、2005、2007、2009年五届河南大学优秀教学奖,2010、2011年两届河南大学教学质量竞赛特等奖,2005、2012年两届“开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21、2023两次“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河南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
(本文系为魏清源著《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后记,该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关链接:
关爱和序《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百年坚守 百年辉煌
百年弦歌铸学魂:评魏清源《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