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不是坏东西。恐惧是活着的本能反应,是求生的第一道防火墙。恐惧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害怕,是肌肉的颤抖,还有被激发的能量与智慧。如果没有了恐惧,那么活着其实就是死亡。所以,不必因为恐惧而让自己感觉羞耻,也不必因为恐惧而刻意隐瞒真相。释放恐惧的惟一办法,就是正视恐惧,承认恐惧,然后克服。

恐惧的本能反应,不仅仅是人的生命体反应,也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生命体反应。所有的人类社会组织,其领导者都是有血有肉有比个体更大利益的人的组合,并且往往是精英的组合。普通人会恐惧,精英人士更会恐惧,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多的利益考量,有着更多的不舍与牵挂。因此,当突发的危机降临,人类社会组织的恐惧指数将会超过普通人,而且级别越高的组织,恐惧指数也越高。拥有最高恐惧指数的人,并不是金字塔最底层者,而是金字塔最顶层者。
很多人相信,拯救世界的英雄不会恐惧。那只是因为,这些英雄从来都只生活在各式各样的神话与传说中,他们和凡人有着天与地的距离。天与地的距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它可能只有几毫米,也就是一页纸的厚度;可能只有一厘米,也就是一块石板的厚度;可能只有零点几厘米,也就是一个手机或电视屏的厚度。然而,正是这样的厚度,使人与神有了区别,使人的日记与神的传说有了不同。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存在从天而降的、救世主一般的英雄。我们身边所有可以被称为“英雄”者,都只不过是勇于正视恐惧,承认恐惧,在更大利益的考量下,暂时克服了恐惧的凡人。这样的凡人越多,我们的世界真正的英雄越多。无数的人类历史证明,英雄从来只诞生于凡间,那金字塔的最底层,才是孕育无数英雄的子宫。当危机降临,真正拯救世界的永远不是自封或雕塑的英雄——无论他的形象多么高大,无论他的塑像多么宏伟,而是那些很可能在你身边默默无闻的凡人——他们可能是小心翼翼的吹哨人,可能是战战兢兢向漆黑的天空照射一束光的守夜人,可能是心惊胆战拍下一张照片然后小范围向朋友传递信息的过路人。
当凡人暂时克服了恐惧,他就是我们世界的英雄。这样的英雄,才真正值得永垂不朽的立碑纪念。凡人克服恐惧并不是过于艰难,因此英雄才会更多地从凡人之间诞生;反之,精英人士克服恐惧就难上加难,越是向金字塔顶上了望,越会发现在恐惧中颤抖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颤抖得越来越厉害,而站在金字塔顶上的人,就是颤抖得最厉害的人。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所以,在很多包括影视剧在内的文艺作品中,最擅长用谎言掩盖恐惧的人,往往是作品中最有权势者。

我们的世界不存在所谓的“末日”,所有扬言“末日”的人都是骗子,他们利用人们的集体恐惧谋取卑劣的利益。而之所以不可能存在“末日”,是因为我们有着最大基数的凡人。这其中,也包括你和我。当最大基数的凡人暂时克服了恐惧,他们被激发出来的能量与智慧,将会突破任何危机的重重封锁。要坚信,我们的世界从来就不缺少英雄,因为我们的世界从来都是凡人占最大多数。
所以,永远要相信凡人,永远要相信自己。只要克服恐惧,你也将会是救世的英雄。拯救世界不需要太多的英雄,但需要很多的凡人。

作者简介:曹保印,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处理专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智信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食品牌研究院(CFBI)院长、即刻国际董事长。曾任《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传媒研究院院长,CCTV、CETV、BTV、CRI、CNR等50多家权威媒体时事评论员,著有《全球化生存》《中国社会建设》《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等60余部作品,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10多种国际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