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枢元怀念钱谷融:我一生为人为文的典范


2022年09月22日 02:17    来源:美中时报    鲁枢元

20世纪80年代初,鲁枢元随侍先生与师母身边


       这是钱谷融先生33年前写给我的一封信,此信未能收进先生生前出版的《闲斋书简》,日前整理早年文案方才发现。又见先生手泽,先生慈祥的音容笑貌便浮现眼前,不禁悲从中来。时光如梭,信中说到的霞华师母及贾植芳先生、茹志鹃老师、周介人兄也都已经辞世。我相信,他们会在天堂再度相聚。


       现将原信附上,并略加说明,以表达我对先生深深的怀念。




       原文:


       枢元:


       正想给你写信,又收到你3日来信,就两封信一起会吧。张家界慕名渴望已久,今年可以成行,路上又不顶太平,不免有点犹豫,最后还是决定一游。交通图你是第三次寄我了,先已收到过二张,可见筹备组关注之细,我很感谢。师大张德林已决定不来,只我和夏中义、吴俊二人。我们想19日从上海出发经怀化转大庸,你和杜蓓不知是否也这样走,还是经长沙转?反正22日在大庸碰头就是。周介人本来邀请我和霞华还有茹志鹃、贾植芳等一起去诸暨看瀑布玩上四五天,原定7月6日启程,我已做好参加的准备,忽然来电话说,要推迟到7月18日才能前去,我只好放弃了。介人月底要去庐山,否则他可能也想来张家界。张辽民能来同行,多一个伴,很好。又能见到杜蓓,很高兴。祝全家好!


谷融                

(1989年)7月7日        


       诠释:


       钱先生虽然是“名人”,对人却极为温良谦恭,即使给晚辈、学生回信总是很及时。有一次他知道我没有及时回复殷国明的来信,就用他少有的严肃口气责备我。从那时起,我也像他一样,再不敢拖延给别人来信的回音。顺便说一句,先生写这封信时,国明兄还在广东,尚未来到先生身边。


       信中说到的会议,是我联络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在湖南张家界天子山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文艺心理学研讨会”,时间是1989年7月24日至29日。当时,那场震撼世界的“风波”尚未完全止息,一伙知识人跑到深山老林里开这么一个会,别有风味。



20世纪80年代周介人、鲁枢元在钱先生身边


       我迫切希望钱先生到会上来,从信里写到的三次寄他“交通图”即可看出。我知道先生性喜山水,就特意用湘西的风光吸引他,于是他推掉一些外出的项目还是答应到我们会上来。


       从这封信中也可以看出先生的“好人缘”,男女老幼都热爱他,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也喜欢大家。信中说到的张辽民女士,当时也还年轻,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是我的《文艺心理阐释》一书的责任编辑。


       遗憾的是钱先生终于未能成行。他在稍后写给我的另一封信中说:“此次张家界会议未能参与,不特多年渴想仍归梦幻,也失去了与许多友好把晤畅叙的机会,实在遗憾得很。”未能与会的原因是国家社科规划及社科基金评审的会议在北京石景山召开,电报、快信接连催促,他终未能推掉。


       张家界这次会议,与会的学者多是导师带着研究生,我记得起来的有童庆炳、李春青、蒋原伦、陶东风(夫妇)、张云鹏、陶水平、黄卓越、李珺平、金依俚;畅广元、屈雅军、张小元;王先霈、王幼平、周冠生、李中华;王振铎黄培需、杜蓓、王鸿生、曲春景、庄众、张月、张婷婷、曹元勇、何向阳、方向真。还有北京大学的刘煊教授。大约因为钱先生未能参会,吴俊也就没有来。华东师大只有夏中义参加了这次会议。



1989年7月鲁枢元与夏中义在张家界天子山


       还值得一说的是,就是在这次会结束时,我在会总结发言中第一次正式讲到“精神生态”,发言的全文刊发在1989年9月5日的《文论报》上,标题为《来路与前程——在全国第二届文艺心理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1989年,是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命运多舛的钱先生年方70岁,这棵被摧折许多年的大树在新时期的阳光雨露下枝叶葱茏、繁花盛开。我在这棵大树下享受了许多荫凉,遮蔽了许多风雨。如今我也已经冉冉老矣,但对先生的思念不但未有减少,反而愈久弥深。


       钱先生是我一生为人为文的典范,写到这里,我恍然觉得先生正在对着我露出微微的笑容。


       我想,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在天上相会的。



2017年夏,我来上海看望先生,先生告诉我他的体重只剩70斤了。我开他玩笑:有钱难买老来瘦啊!此时距离先生逝世大约两个月左右。



       相关链接:


       鲁枢元:钱中文老师35年前给我绘制的路线图


       鲁枢元解志熙:沉痛悼念刘思谦教授


       孙广举、刘思谦、鲁枢元:河南文坛“三骏马”


       鲁枢元做客柯布生态书院文明大讲堂 畅谈“东方乌托邦与后现代浪漫”


       鲁枢元悼念余英时先生


      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悠悠柴桑云》新版图书发行:为深陷困境的地球生态探寻一条可能选择的出路


      中外学者评论《陶渊明的幽灵》


      鲁枢元: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问题


      鲁枢元出任河南大学生态文化研究所所长


      一部精思荟萃的学术宝典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