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河南方言剧《老街》受邀进京展演
2018年9月8日至16日,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之邀,原创河南方言剧《老街》将在首都北京闪亮登场,走进北京民族剧院、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人民大会堂,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年。
方言剧《老街》由中国曲协副主席、河南曲协主席范军主演,围绕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河南宝丰马街书会的历史演变展开,描绘了在大时代的跌宕起伏中曲艺人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反映了民间曲艺人对艺术的挚爱,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与坚守,是一部极具曲艺特色的方言剧目。2016年3月,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二、方言剧魅力无穷
妙趣横生的方言对白,是《老街》作为方言话剧的独特魅力所在。“老街”的原型地“马街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在这里,把“没有”叫“哞”; “骂”叫“达那蛋”;“爽”叫“得劲”;“迅速”叫“bu dei”;“行”叫“中”……
在话剧表演中,方言给剧中人物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使人物更加生动、“接地气”,对表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舞台大幕拉开,曲儿(李艳秋饰演)唱一曲经典河南坠子《小院凉》,七岁红(范军饰演)说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一下就将人们带到了中岳嵩山、黄河岸边的那个“大中原”。
《老街》进京展演得到了北京观众的热情欢迎,首都高校师生、媒体、戏迷等争相报名观演。

“老街”并非虚构,指的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在马街村600余亩空旷的麦子地里,诞生了中国民间最大的曲艺盛会——马街书会。相传马街书会因应河岸边的火神庙而兴起,到元代初具规模,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说书人负鼓携琴,汇聚于此,以书会友,弹唱献艺,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观。
2017年1月,文化部批准在宝丰县设立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现了河南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实验区零的突破。

“老”字号系列方言剧是河南省委宣传部打造的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三部曲。第一部方言剧《老汤》自2014年首演以来,两度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全国巡演一百余场。2017年《老汤》参加了“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全国巡演”,走过六省十市,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老”字号三部曲之《老家》正在紧锣密鼓的创作之中,剧本将在2019年完成。
“老”字号系列方言剧三部曲让观众品着“老汤”,走上“老街”,回到“老家”。 方言剧《老街》北京演出信息
9月8-9日 19:30-21:30 演出地点:民族剧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9月12日 19:30-21:30 演出地点: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校园内)
9月16日 19:30-21:30 演出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

方言话剧、方言文学、方言电影等艺术形式是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最有效的方式。河南方言剧《老汤》《老街》《老家》等系列剧目的陆续推出是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成功范例。我们期待有更多爱故乡、爱方言的艺术家们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方言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