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学家“点亮”肿瘤突变点以识别肺癌类型


2018年03月08日 02:11    来源:新华社    周舟



  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3月7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中美科学家团队通过“点亮”肿瘤细胞突变点,开发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来识别非小细胞肺癌的类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治疗这种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是较为常见的癌症,约占肺癌总数的85%,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可有效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达24个月。但研究发现,这种药物治疗具有选择性,与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分子突变分型直接相关。


  “明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型的患者,疗效可高达70%,而分型未明确的患者,疗效仅为20%,这成为提升肺癌诊疗水平的关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孙夕林对新华社记者说。


  孙夕林说,他们研发构建了一种分子成像探针,这种分子探针可以与特定基因变异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医生可以通过捕捉患者体内分子成像探针的位置和数量,判断肺癌分型及动态变化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用药。


  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75例原发及转移肺癌患者展开测试,并将成像结果与传统的分子病理结果比对,确认符合率接近85%。


  孙夕林说,传统的分子病理检查存在一定缺点,如重复性不好,只能取肿瘤上几个点的组织,且很少病人会做两次以上的穿刺进行病理取材。而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且方便、快捷。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