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有过多次指示。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给作者用热情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2年9月23日,习近平给“中国新闻社建设70周年贺信”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把“可信”放在可爱、可敬之前,强调中国故事要真实、立体、全面,我认为都是一个意思:讲好中国故事的首要条件是恪守真实性原则,讲真实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等于只讲中国的好故事而不讲中国的坏故事,或把坏事硬说成好事。中国最近几十年一直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尽管有疫情期间的反复,但总体增长速度仍然是世界领先的。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就只有好故事而没有坏故事,只有成功的经验而没有失败的教训。否则就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样的中国故事就不可信,这样的中国形象就不真实、不全面、不立体。不可信的中国形象怎么可能可爱、可敬?所以,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就是意味着要实事求是,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讲真实的中国故事,而不是虚假的中国故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个含义。
“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二个含义,是要讲好一个开放的中国故事,而不是一个封闭的中国故事。中国的故事离不开世界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是世界故事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给世界贡献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就是中国的开放的故事,尤其是向西方国家开放的故事。离开了中国,世界是不完整的,离开了世界,中国不可能有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奇迹,离开了开放,离开了对世界现代文明的认可与接受,中国不可能把自由、民主、法制等现代普世价值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认为一个真实、可信、全面的中国故事,决不是一个脱离世界的孤立的中国故事,而是一个向世界开放、融入世界、融入现代文明的中国故事,是中国和世界交往的故事,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三个含义,是中国故事的讲述权属于全人类,因为中国的故事也是人类的故事,它不是中国人的私有财产,更不是某些人中国人的私有财产,不能被中国人尤其是某些中国人垄断。每个中国人都有权讲中国的故事,每个外国人也都有权讲中国的故事。讲得最好的中国故事不一定就是中国人讲的,也可能是外国人讲的。如果中国故事的讲述权被某些人垄断,那么这样的中国故事肯定讲不好,如果中国故事只有一个版本,那它必然是虚假的。
下面我再解解释一下“通过中国话语”什么意思。首先,我认为,通过中国话语,这个“中国话语”当然是中国自己的话语,或者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但是中国话语同时也是向世界开放的话语,是指向交往的话语,与世界对话的话语,而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不是谁都听不懂的疯话、假话、坏话、梦话。
第二,中国话语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在书房里面冥思苦想想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当下中国的真实经验,特别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真实经验。这个经验才是我们创造中国话语的最深厚、丰富的源泉。前几年流行所谓“失语症”焦虑,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没有自己的话语,很多人认为出路在于摆脱西方影响。但是我认为焦虑没有用,摆脱西方也不是根本出路。具有关键和根本意义的是:只要直面和立足于自己的真实生存经验,并且大胆说出这种经验,我们就能产生出中国自己的话语。至于这个话语是否有西方影响、是否来自老祖宗并不重要。中西方文化交流史表明,中国话语和西方影响并不矛盾。说真话比说中国话更重要,甚至可以说:真话就是中国话。毛泽东的话语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最典型的中国话语,但是其中明显吸收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西方话语,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
当然,也有中国特色的假话,这或许也是中国话,但这样的中国话是自欺欺人的假话,是真正与中国为敌的假话,是把让中国人失去理智与判断力的梦话。难道我们需要这样的中国话语吗?
陶东风,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1]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