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河南大学文学院于建院100周年之际在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校友、专家共聚铁塔湖畔,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论坛由文学院副院长白春超主持。
文学院院长武新军致开幕辞。他从学科特色、发展态势等方面汇报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精准把握省、校等层面的政策机遇,坚持科研项目、成果等方面对标国内一流水平,整体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建设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挑战。武新军表示,人才的合理引育、高端项目持续发力、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是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力,是当下文学院缩小与A类学科发展差距、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志熙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杰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孔庆茂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张豫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志熙从现当代文学的学科点建设出发,认为文学院应当做到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在以往学术传统和特色研究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特色学术发展方向。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杰和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孔庆茂谈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在重视理论性成果的基础上更要灵活转变思路,从现象入手逐步深入,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实现理论和事实的切实对接,通过现代化叙事为文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认为文学院应当坚持教学实践和科研培育并重,发扬优良学术传统,坚持争取科研项目和充实英才队伍同步推进,同时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包容性,注重科研团队建设,众志成城取得学科建设新突破。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张豫峰以语言学学科的发展为例,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认为跨学科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激发现有学术研究的活力,推进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楠建议加强学院人才梯队建设,在现有的人才引育基础上拓展全球视野,以更为广阔的眼光引进海外高层次的人才,以人才引育驱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多元融合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群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黎波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群结合自身求学和工作经历,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实现社会服务、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相融合的有益思路,充分肯定全国视野对学术创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激发学生的个体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学科发展建设中的推进作用。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黎波和与会校友探讨了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对学科建设的思考以及在教学管理、团队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的启发,并提议成立河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高校院系之间的学术交流。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亚辉介绍了本校的特色品牌活动,通过高校优势和乡村振兴需求的精准对接,有效发挥了高校青年在乡村营造中的积极力量。此外,来自中南民族大学陈啸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吕东亮教授、井岗山大学龚奎林教授、黄河文明研究中心胡全章教授也对学院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有益思考和可行建议。
会后,与会校友共同合影留念。本次论坛中,诸校友围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从河南大学百年文脉研究,“双一流”背景下之中文学科建设,中国语言文学跨学科、跨媒介研究,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交流,体现了校友对母校母院的关怀和对文学院中文学科发展的信心。相信文学院将会以建院百年华诞为新起点,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改进不足,以全新的面貌向一流学科迈进。
相关链接:
百年河大文学院:明德新民 不断超越
百年河大文学院:以更开放的心态办学,切实拓宽国际交流渠道
百年河大文学院:开辟新的特色学术发展方向
百年河大文学院:演绎智山慧海、前薪后薪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