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恶化之际,华尔街正在中国频繁活动……


2020年09月11日 05:09    来源:侨报网

       9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题为《不理会政治紧张,华尔街深耕中国市场》的文章。文章指出,尽管美中关系恶化,但华尔街一些最强大的金融机构正加紧在中国达成交易。


2012年8月21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中国发行花旗品牌信用卡。时任花旗中国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欧兆伦和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总裁周永赞(如图)当日分别用花旗信用卡在海外和上海成功完成了第一笔美元和人民币的交易。花旗是首家在中国单独发行信用卡的全球银行。(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花旗、摩根、黑石加紧寻求与华合作


       文章称,上个月,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获批与中国一家国有银行合作。几天后,其竞争对手先锋集团称将把地区总部迁至上海,而花旗集团则成为首家获得中国基金托管牌照的美国银行。还有消息称摩根大通计划收购其在中国基金业务中的当地合作伙伴。


       这些新举动发生在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放开其庞大但受到严格保护的资本市场之际。这表明,在美国11月总统大选前,美中关系陷入极度紧张后,两国在金融服务领域反而日益接近。


       花旗集团旗下的花旗信托亚洲区主席斯图尔特·奥尔德克罗夫特说:“看看(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钱,世界上还有哪里有这样的机会,可以管理这样多的钱?坦率地说,没有。”


       (华尔街企业)最近的频繁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基金管理行业——这是1月公布的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被认为是拥有“合作与互利”机会的更广泛服务业的一部分。今年落实改革措施后,外国公司首次可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共同基金行业完全拥有自己的业务。根据德勤公司的预测,到2023年,(中国市场)公开注册基金持有的资产规模将达到3.4万亿美元。咨询公司Casey Quirk估计,到2023年,中国将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基金市场。


       外资企业的兴趣不仅限于销售共同基金。黑石最近获得了全资拥有共同基金业务的权利,其与中国建设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新合作也将使其在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上发挥作用。


       最新数据:仅4%在华美企愿回迁


       不仅华尔街的金融机构正频繁的与中国接触,那些深耕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们至今也不想离开中国,即便是在如今这美中外交战、贸易战、媒体站已悄然打响的时刻。


       据彭博社9日报道,上海美国商会当天发布报告称,在接受调查的200多家制造商中,只有大约4%的制造商愿意将生产转移到美国;超过75%的企业表示,它们不打算将生产移出中国。而就在两天前,特朗普总统还在劳动节讲话称“我们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如果我们不和他们(中国)做生意,我们也不会损失数十亿美元”,并威胁对那些离开美国的企业征收关税。


       对此,北京海外网评论直言,虽然美国政客鼓吹“美中经贸脱钩论”的调门越来越高,但在现实前面暴露的虚张声势味道却越来越浓。


       评论文章认为,绝大部分在华美国企业不考虑将生产从中国迁走,是他们对中国市场投下的信任票。上海美国商会的这份报告称,78.2%的受访在华美国企业2019年实现盈利,近半数受访企业表示其2019年在华营收增长高于在全球的营收增长。尽管49.2%的受访企业预计其2020年在华营收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却同时有32.5%的企业认为2020年在华营收将高于去年同期。


       另外,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8月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显示,近七成美国企业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市场抱有信心,超过九成的企业表示其中国业务仍在盈利,87%的企业没有将生产线搬离中国的计划。这些都表明,尽管遭遇了一些困难,但美国企业仍将中国市场视为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9年11月7日,第二届进博会正在上海举行。当年,美国参展企业达192家,比上年增加了18%;参展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位居榜首。此外,不少美国企业也把新品首发地放在进博会,争取更多市场。图为参观者在进博会上体验美国高通公司带来的5G应用设备。(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强推经贸“脱钩”很难实现?


       细思量,多数美国企业选择留在中国,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意图用行政手段强推经贸“脱钩”很难实现。随着美国大选日益临近,特朗普政府的“中国牌”打得越来越频繁,破坏美中经贸关系的行动也不断加码。9月7日,特朗普在劳动节讲话中称,要将美国建成制造业超级大国,“一劳永逸地摆脱对中国依赖”。今年8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升级对华为公司的技术封锁,并威胁将微信、阿里巴巴、抖音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白宫还以参与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为由,将3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凡此种种,都是白宫意欲让美中经贸“脱钩”的行为。


       但白宫的作为似乎并没有影响美国企业对中国的热情。侨报网了解到,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7月,外商在华新设企业18838家,美国在华新设企业最多,多达860家。而在上海美国商会此次进行的调查中,超过2/3的美企表示,它们可能维持甚至增加现有的员工数量。


       事实上,即便是由美国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想要完全从中国撤出,也将是一个成本巨大、损失巨大的工程《福布斯》杂志今年4月就曾指出,让美国企业搬迁,可不是“将各种设备和办公家具打包装箱,运到太平洋另一头”那么简单。相反,这意味着依靠中国低成本获得的利润,都将在他们转移生产时被消耗掉,为此还要多花费上数百万美元。彭博社指出,即便是美国企业真的从中国转移出去,他们的目的地也不会是美国,而极有可能是东南亚国家。


       美国与中国经贸“脱钩”,意味着要与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切割,其带来的天价成本也许并不是美国及其盟友可以承受的。


       尤为值得玩味的是,自从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在各种惩罚性关税和政治高压下保持增长趋势,今年8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20%,较7月提高7.5个百分点,升至年内最高。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