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金融机构专家:中国救市目标的实现不在股指高低

2015年08月05日 0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年7月10日,浙江金华西市街上出现了一只“旺市金牛”,引发市民关注。据了解,因股市跌宕起伏,于是土豪就任钱一把,打造了这头长5.5米,宽3.5米,高3.6米的“旺市金牛”,以此来喻意“牛市”发展,象征着招财、兴旺和繁荣。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社上海8月5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股市近来再度下行,有市场人士担心前期官方救市效果。中外金融机构分析人士称,中国救市目标的实现不在于股指高低,而是将融资盘(借钱炒股的杠杆资金)规模降至合理水平以及恢复市场流动性。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股市融资盘是此次股市动荡的核心风险点。

  徐高分析称,在股市急跌时,融资者手中的股票很难变现,因而可能无法偿还自己的融资欠款,于是券商和银行作为融资盘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就面临坏账风险,股市波动风险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所以,救市短期是为了阻断风险向金融机构传导,长期则是为了调降融资盘的规模,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不取决于股指高低。

  徐高称,目前A股融资盘规模仍明显高于国际水平,需要通过震荡的市场走势来引导其有序撤出。因此,近期股指再次出现明显下跌并不意味着救市失败,恰恰相反,这正是成功实现救市目标所需要的。

  “中国救市的效果,不应该以股指的点数来判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同样如此表示。

  据朱海斌分析,A股从5000点下调,与世界历史上的股灾对比只是小型或中型的调整。中国多项措施同举来救市,关键是市场流动性消失,会让市场无法发挥资源配置的价格发现作用,所以中国救市的核心是恢复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恢复到能够进行股票价格的正常发现,救市就是成功的,并不需要特别关注股指涨到了哪个点位。

  爱德蒙得洛希尔集团高级基金经理戴维·高德说,中国政府的短期应对措施有助安抚投资者,至于中长期来说,内地深化改革仍在推进当中,改革最终会让资本市场更加平衡。政府不希望催生另一场投机性泡沫,其目的并不是要推动上证指数重上高点,而是要使市场稳定。

  “中国过去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地稳定市场,但不足以刺激大市在短时间内急涨——这也不是市场所需要的。采取这些措施是正确做法,可支持市场重新估值”,戴维·高德说。

  中国股市动荡对经济影响几何?世界著名评级机构穆迪称“影响较为有限。股市对金融业产出增长的直接冲击以及对消费支出、就业和企业投资的间接影响都是有限的”。该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评级仍为“稳定”。(完)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黑色档案

大众新速腾或面临二

  如果质检总局经过测试评估,认为一汽-大众的召回措施不能消除安全...

苹果授权店被曝”洗

  中新网4月7日电 (IT频道 张司南)近日,中新网IT频道接到多位网友投...

环球公司

与工业互联网“零距

  体验者蒙上电子眼罩,戴上扩声耳麦,坐在体验椅上,跟随设计师的讲...

"黄金时代"结束诺基

  北欧国家芬兰在欧元区长期表现优秀,但如今却未能适应变化万千的经...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