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预计,五大配套文件发布后,新电改才能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市场期待已久的新电改五大配套文件并未如期公布。 据《证券日报》了解,五大配套文件仍在博弈中,有可能再征求一轮意见。这个结果在电力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尤其是经历了上一轮电改,从2002年开始至今的不少改革措施,都可谓跌跌撞撞,很多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新一轮电改也一样,仍旧面临重重阻力,但市场也看到了一线希望。近期,贵州省公布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不仅延续了新电改的思路,也明确了9号文各条款实施细则的编制主体。同时,贵州先期还选择了贵安新区、兴义市作为省内售电侧改革试点。 地方政府在积极响应并推进新电改。除了贵州,山东、黑龙江和深圳等地也都在积极成立售电公司。分析师认为,作为起草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的牵头单位,省能源局将很有可能成为售电牌照的发放主体。 五大配套文件仍在博弈 或再征求一轮意见 自今年3月底新电改方案发布后,除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不断增加,相关的配套措施也陆续出台。 其中,《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发布也在一步一步推进新电改。 根据此前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电力市场建设、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体制改革等五大电改关键性配套文件经过多轮博弈和修改,将在7月底公布。但是,目前来看,这五大配套文件公布的时间将延迟。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五大配套文件还没有最后确定,有一些利益没有平衡到,各个利益方还在博弈中,可能要推迟一段时间公布。 实际上,这个结果在电力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尤其是经历了上一轮电改的人士,之所以开始新一轮电改,也是因为2002年电改中的许多改革措施,至今都未实施。据透露,关于电网是否应该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一直是此轮电改有争议地方。 曾鸣认为,电改的目标不是重新分蛋糕,而是做大蛋糕。电改不是将大垄断变成小垄断,而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通过价格战进行售电竞争也只是在开始阶段,而售电市场竞争的本质内容应该是为用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新电改9号文内容多为原则性要求,必须辅以相关实施细则才能够落到实处。此前四份电改配套方案陆续发布,但均未触及电改核心内容。 作为新电改的框架性文件,新电改9号文的落地还需要多套细则配合,包括有序售用电、促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交易机构组建和运营办法。 业内预计,五大配套文件发布后,电改才能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 售电牌照或由省能源局发放 可喜的是,近日,贵州省发布了首个省级电改方案,基本延续的是新电改9号文的思路。 7月27日,贵州省发布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分布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以及售电业务引入民资等。 尽管新电改五大配套文件尚未出台,但贵州省在这份方案中,明确了电改9号文各条款实施细则的编制主体。主要包括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贵州监管办、贵州电网公司、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等单位。“这将是未来电改的实施和监管主体。”中信建投分析师徐伟表示。 实际上,贵州作为能源大省,一直存在发电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电改的市场化方向为电力消纳和高效利用创造突破口,利于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贵州积极推动电改的主要原因。 有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的支持对新电改的落实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将使电改的推进更顺畅。 方案中还提出了要制定《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代拟稿)》,包括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售电侧改革试点和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试点,推进试点实施工作。 不难发现的是,这与上述迟迟未公布的五大配套措施如出一辙。 此外,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通过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并明确了先期选择贵安新区、兴义市作为省内售电侧改革试点。 徐伟就认为,未来售电牌照会按照区域性发放。同时,考虑到省能源局作为起草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的牵头单位,省能源局将很有可能成为售电牌照的发放主体。 除了贵州,近日,粤电力A、内蒙华电、申能股份、桂东电力、广州发展、科陆电子、比亚迪、孚日股份、四方股份等上市公司均宣布将进入售电市场。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山东能源监管办确认,山东省国能山东售电有限公司、山东龙飞售电有限公司日前通过工商行政部门的名称注册许可,获准成立。另外,“山东省工商局登记办理业务查询系统”显示,“山东神华售电有限公司”、“山东省黄金售电有限公司”、“山东鲁核售电有限公司”、“山东富能售电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正在提出注册申请,还在走程序。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对外表示,售电企业的注册成立,是山东作为能源大省对电改积极回应的标志。此外,黑龙江、深圳等地方也都在积极成立售电公司。 上述分析师认为,各地都在通过电力购销、配售电投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售电侧市场竞争,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抢占未来的市场。 ■本报记者 李春莲 来源: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