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窗
  •   永远的淮阳师范061: “鸿管家”朱鸿猷

      1954年淮阳县首届教师代表(后排右一)        在周口教育界,说起周口教委的朱鸿猷,可是个众人皆知的响当当人物,他是周口地区难得技术人才,是80年代会计师和工程师集于一身的的复合型专家。...

     
  •   永远的淮阳师范060: 中国画大师罗镜泉

      淮阳师范1971年全体教师合影,笫四排右一为罗镜泉先生。        中国画画坛上名师大家众多,但像罗镜泉先生有高深造诣的国画家却不多。罗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执教,曾任基础教研室主任,系...

     
  •   永远的淮阳师范059: 老师,永远的心灯

      八十年代的淮阳师范学校大门        淮阳师范的大门被历史无情地永远关闭了,然而我记忆的大门却依然洞开。循着那一盏灯火,我仿佛又回到了久违的淮师校园,回到了八一(4)班同学之间,欢快地...

     
  •   永远的淮阳师范058: 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阳师范校园雪景一角。        即使一个人独处也不代表我内心孤独。        某人,相思成灾,夜不能寐,就写下思乡怀人的《陈风·月出》:         ...

     
  •   永远的淮阳师范057: 为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

      一        我出生在淮阳县冯塘乡一个叫师楼村的偏僻村庄,由于贫穷落后,祖上三代都是不识字的农民。上世纪六十年代,家庭省吃俭用,供养我读完了高中。知识让我领会到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高中...

     
  •  
  •   永远的淮阳师范056: 昙花一现的淮师农场

      2003年时淮师农场学生宿舍残貌        周口市东郊黄水故道上,座落着周口林场,占地面积虽然很大,但都是荒沙盐碱地,不长庄稼和树木,遍地茅草芦苇丛生,一刮风尘土飞扬,流沙满地跑,林场职工...

     
  •   悼念郭戍华:看华夏新生

              今天早上收到好友一则聊天记录,惊闻郭戍华先生病逝。他是我在中国改革报工作时的同事,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改革》杂志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他是一位具有新...

     
  •   《钱中文文集》:极力寻找着一块属于自己的绿地

              《钱中文文集》(共五卷)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文集》将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俄国文学专家钱中文先生几十年来文艺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收录。文集中的论著均由钱中文先生自选,...

     
  •   永远的淮阳师范055: 助推奇门遁甲走向世界

      1990年代淮阳师范校门1976年秋天,我被推荐到淮阳师范学校读书,实现了我埋在心底已久的夙愿,在我童年的心灵里,就灌满了老人们常讲的淮阳故事。我祖父毕生研究易经和奇门遁甲,当我接到入学通知书后,他就语重心长...

     
  •   永远的淮阳师范054: 教育大家师玉庆

      后排左四为师玉庆老师        名校必有名师。淮阳师范(以下简称淮师)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灿若星辰的著名人物。如“五四”时期的诗人徐玉诺、天文地理学家曾次亮、文化学者萧士栋...

     
  •  
共(48)页  首 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下一页  末 页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