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熙《砚台的记念》:质朴高雅 风味隽永


2022年08月29日 07:55    来源:美中时报    梅宗宝




       解志熙先生的散文集《砚台的记念——听风庐随笔》即将由美中时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志熙自谦不是作家,这些文字只是缘情因事而随手写作的随笔。此集收文三十四篇,写作时间历经新世纪的二十多年间,而不论叙事、抒情还是论议,都一本“修辞立其诚”之旨,朴实道来、克制陈述、平和论说,不煽情、不夸张,书写自然而风味隽永,在当代散文中称得上是自然本真而又自出机杼的好文章。


       集中文章分为三辑。第一辑的十篇都是近五年所作,看得出来是比较自觉的散文,它们或抒发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怀,或漫谈对生活经验和世态人情的省思,文笔简淡而言简义丰,不乏含蓄蕴藉之佳篇;第二辑的十四篇多是回忆与纪念文章,涉及故乡、亲老、母校、师友,但避免了这类文章常有的程式化套路,以亲切通达的文笔传达出铭感难忘的记忆,且不乏生动有趣的细节,颇有耐人寻味之处;第三辑是十篇古文辞,或缘情酬对而作或取便表达而为,之所以运用简洁古雅的旧文体,这需要解释一下——记得新文学的开山胡适之曾宣称“文言已死”,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文言的旧文体倒是既便于表达复杂的情志又可避免直露的弊病,所以仍有生命力、仍不妨与白话的新文学并存;解先生是研究新文学的学者而不嫌弃旧文体,这并非复古,在他不过是取其便于表达而又可以节制表达而已。


       著名作家张承志曾经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经验不可替代,人人都在生活”。解先生的这本《砚台的记念——听风庐随笔》中有一篇文章题作《在艰苦中成长》,其实概而言之,解先生的这部散文集可说是他从一个乡村少年到学者的成长史,其中既记述了他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得到亲老师友关爱的幸遇,也自然而然地凝聚了他数十年人生道途上酸辣苦甜的生活经验,并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展现了国家几十年来的发展演变。人生经验诚然不可替代,但人生经验是可以分享的。解先生随笔写下的这些生活经验,或许就是这部散文集的意义之所在。


       解先生的这本散文集有多篇写到自己的家乡,可谓念念不忘。随手翻检媒体,看到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先生2018年4月与解先生的对谈,洪先生在对谈开头对解先生的家乡以及解先生的性格有这样一段介绍,这里抄录如下:


       解老师家乡是甘肃环县,昨天我还查了地图,环县在甘肃东部。环县我没有去过,但是紧靠环县西边的固原我去过。固原在宁夏南部,它和西吉、海原等六个县统称西海固。这是黄土丘陵地带,干旱,水土流失,土地贫瘠,70年代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张承志90年代初写有《离别西海固》的散文,里面这样说:“西海固,若不是因为我,有谁知道你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有谁知道你刚烈苦难的内里?西海固,若不是因为你,我怎么可能完成蜕变,我怎么可能冲决寄生的学术和虚伪的文章……”——是的,我就是因为读了张承志才知道西海固。……环县的地理环境、气候可能和西海固差不多。解老师父亲是乡村教师,在网上我见过他的照片,就是西北乡村老农民的样子。解老师从那块土地,从父亲那里,不仅继承了质朴,也培养了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书法等)的热爱,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古典诗词很有素养。这里提出的问题是,质朴和高雅是如何在一个人的性格中融合的?也许,真正的高雅原本也就是质朴。(《清华园里谈读书》,见《文艺争鸣》2018年第8期)


       把质朴和高雅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是很难得的——这虽说是就解先生的学术特色而言,其实移用来概括解先生的散文艺术特色,也是很贴切的。




       公开信息显示,解志熙,1961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环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86年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1992年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200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聊为之说——温故知新小集》等。



       相关链接:


       解志熙散文集《砚台的记念》即将出版


       解志熙:抽菸谑谈录


       解志熙:待病存在观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