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八十自述》序:高举独立的旗帜,高举批判的旗帜


2023年12月19日 07:24     美中时报    江平

       我一生中真正能称得上是故友、至交的人几乎没有,这可能与我的人生信条“君子之交淡如水”有关吧!也许是因为自己年轻时被划成了“右派”,故友和至交逐渐离去,人情淡漠,我也不敢再奢求于故友和至交了!




       近三十年来我在学术领域有所成就,可能与两个人的启迪有密切关系;一位是李慎之先生。我与李慎之先生交往只有 五年,那是七届全国人大(1988~1993年)法律 委员会期间,他是法律委员会委员,我是法律委员 会副主任,经常在一起开会。他那“右派”经历与 燕京大学的学历和我相同,再加上我们对政治风波 的看法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之间的谈话,可以说 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我们去贵州视察工作的途中,他对我说:你们搞法治的,最终会发现法治 的困惑在于政治,法治离不开政治,中国现有的政 治制度,你们是绕不开的。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也促使我更关心宪政,关心国家的政治制度的 改革。政治制度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之核 心。


       另一位是吴敬琏先生。我与吴敬琏先生交往和合作,从北戴河中央召开的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算起,也快十年了。我和他是同龄人,在中国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出路上,我们的见解是惊人的一致。他常常讲,中国的市场经济面临的主要危险是国家的过度干预,市场过度依赖于国家的公权力,就会造成“权贵资本主义”,所以他大声呼喊市场经济需要法治。我从经济学家那里得到了启示并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即中国现今私权的保障,仍是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对私权的侵犯,或者叫对人权的侵犯,主要来自公权力的滥用。人权保障仍然是政治制度改革的核心。


       从李慎之先生和吴敬琏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中 国知识分子的两个品质:一个是独立的精神,不屈 服于任何政治压力,敢于独立思考;一个是批判的精神,以自己的学术良心,敢于批判现实。在人生 已届80岁时,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切切实实地继受这两个品质,高举独立的旗帜,高举批判的旗帜。


       往时,曾参加过王铁崖教授80寿辰的纪念活动,那时,我是以晚辈身份去参加的。今天,人们 以我的80寿辰做纪念活动,我是以长辈身份来参加的。从1956年从教以来,我的学生中已经退休的 就难以计算;从1979年复校以来,我的学生中在 政法岗位上的数以千计;从1991年我开始招博士 生以来,将近20届的博士生也有近百名。我的弟子们总是劝我写一本回忆录,将我的经历留给后代。我一再犹豫之后,还是答应下来。起始是自己动手 写的,把我参与立法活动的经历写了约十章近十万 字左右,又彷徨起来了,这些破烂东西有谁去看 呀?一停笔就是半年多。后来我的学生赵旭东和其他学生们结合我80寿辰的纪念活动,给我配备一位 助手,由我口述、他记录整理、我再修改的方式, 形成了这本40多万字的自传。感谢陈夏红先生的辛 勤努力,使我的自传在我80岁生日的2010年正式 问世,也算是自己人生的回顾与总结吧!出版成书 后,叫个什么名字呢?我自己诗词集中最喜爱的一首是《临江仙·悲歌》:


       千言万语满胸臆,欲诉欲泣无从。长吁三声问天公,为何射日手,不许弯大弓。

       翻云覆雨人间事,过耳过目无穷。谁主沉浮与枯荣?欲平心中愤,唯唱大江东。


       于是,从中选择了“沉浮与枯荣”作为书名, 讲述了自己80年的“沉浮与枯荣”。


       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也不那么重要了,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法学界的后辈们有所启迪,那就不辜负写这本书的初衷了。


       谨以此序献给亲爱的读者。


       相关链接:


       悼念江平:宪政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


       悼念江平:平等是市场法治的核心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
美国新闻

美驻华大使:美中竞

美国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2023年12月12日在纽约出席外交关系委员...

和平与民主:基辛格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