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危机是否来临?


2018年10月10日 11:05    来源:美中时报    梅宗宝

       昨天隔夜美股惨遭血洗,A股今日(11日)也暴跌开盘随后进一步走低,沪指失守“熔断底”刷新近四年新低,板块全线飘绿,外资继续流出,后市将如何?是否预示金融危机来临?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高级总监田晓林回答了美中时报记者的提问。






       一、记者:美国股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你那么看?


       田晓林:美国股市出现下跌,并非特别出乎意料。主要的原因是随着联储加息,资金市场成本上升,迫使资金从资本市场回笼。现实经济世界存在着周期性运动的规律,联储作为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并通过金融机构向实业市场不断投放资金时,资产价格会逐渐上升。2013年以来,美联储宣布缩表,并开始缓慢的加息周期,到目前为止联邦基准利率上升了约2%。加息效应通常滞后于实体经济市场,主要的原因是当实体经济市场在利率相对低位的时候,市场微观主体加杠杆行为显著,并将推动资产市场价格上升。加杠杆通常意味着微观主体债务率的上升,可以看到,近年来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债务率处于高位,因此资金成本的上升对债务型经济的杀伤力很大。美国股市2016年初大幅下跌和动荡,已经反应了这种预期。不过,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大幅减税,以及一系列在全球范围内促使资金回流美国的动作,驱动了回流的资本进入资产市场,促进了美国股市的上涨;当然,美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高,整个经济体竞争力强劲,也是投资者看好美国股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记者:你预计其他新兴经济体总体将呈现怎样态势?


       田晓林: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国市场处于中心地位,美国市场的波动,也会冲击其他市场。过去若干年,许多新兴经济体获得经济较快发展,但是有的也有一些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地方。主要的结构矛盾是债务性推动的总量增长型经济,技术进步和由此导致的出口结构升级缓慢。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对于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反应是比较敏感的,特别是金融周期发生改变后,偿债能力下降,经济体压力加大,以股票资本市场为指标体系的资产价格等也会出现显著调整。今年以来,巴西、阿根廷、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国家股市、汇市均遭打击,与全球金融形势的逆转是分不开的。


       三、记者:假如发生重大金融危机,你预计各国政府和金融组织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田晓林:历史反复证明,金融危机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金融危机破坏既有的信用体系,向实体市场传染,会造成投资和生产缩减或停滞,进而造成失业增加,最后形成经济危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更加严峻的话,还会酝酿形成更大社会危机。因此,危机发生时,各国政府、全球央行和金融机构应联手,尽快稳定金融市场,防止危机更大范围蔓延十分重要,当然系统重要性国家和金融组织在此过程中,其政策态度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稳定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央行可以联手向金融体系和市场投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缓解市场信用崩溃。例如中国央行10月7日宣布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十分明显的对冲金融收缩,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措施。随着全球市场的动荡,预计国际金融组织和主要央行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必要时将采取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其次,主要经济体和国家应当继续坚持合作共赢,摒弃单边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取向。各国政府为本国利益多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过去数十年形成的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民众福利,不应以非此即彼的简单模式予以割裂。在经济活动中,全球金融和贸易是分不开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金融危机的传播和冲击。


       四、记者:如果形成危机,你认为政府会救市吗?形势将如何发展?


       田晓林:从经济发展史看,驱动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技术因素占很重要的比重。特别是近代以来,技术和产业革命的不断迭代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其中,社会经济稳定,金融体系健康有效至关重要。因此,一旦市场出现大规模违约和信用体系破坏,政府和金融机构出手就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从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看,资金总是追逐安全、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因此,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好、社会制度稳定、潜在总需求旺盛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是比较大的。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行救世政策,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全球金融稳定发挥重大支撑作用的话。那么,新一轮危机和救市,很可能发生在那些劳动力人口数量大、结构年轻、总体经济基础较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那时,全球经济结构和动力也将出现新的特征和面貌。


       从行业上看,“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科技界和产业界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因此代表更多需求潜力的新兴产业肯定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先锋。当然,与传统产业相比,产业革命和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