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美企业牵线招商"无时差"


2017年04月11日 01:15    来源:中国青年网

招商大使范波(前排右)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合影



招商大使范波(右)在交流活动上和美国球星奥拉朱旺合影


   “不好意思,我一直在国内的电话会议上。”“不好意思,我还在电话会议上……”连续两天,北京时间中午12点32分和上午10点55分,美国休斯顿时间约晚上11点半和晚上9点50分,美中合作委员会会长、中美创新中心总裁、武汉侨梦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武汉首批“招商大使”范波依然忙着“牵线”休斯顿和武汉的项目。13个小时的时差,对于他而言,等于“无时差”。


  美国时间半夜两点多,他接起了记者的电话。“可以稍微歇一歇了。”他的声音有点疲惫。


   将美国“重量级”人物请到武汉


  “人们往往容易看到一个项目揭牌时的风光,然而在项目落地之前,需要做大量琐碎的工作。”范波直言,招商引资是个“细水长流”的精细活儿。“不敢说我现在手头招商的果实有多么丰硕,只能说一点一滴做好沟通和对接,每一件小事最终都有可能成就大事。”


  作为美中合作委员会会长,范波现在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国内,国内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武汉。“美中合作委员会是经美国政府批准注册的非盈利机构,得到休斯敦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休斯敦集聚了全球著名跨国企业以及医疗中心、机场、港口、大学、艺术团体等,为加强当地和武汉的“黏性”,他组织了美中投资论坛、美中能源峰会、美中健康医疗峰会等;组织武汉和休斯敦两个城市的交流活动,通过人文交流,增进两地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两国经贸互利牵线搭桥。


  在他的张罗下,美中企业经济贸易合作、文化交流、高层次交往频繁起来。“我尊重的科学家、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来武汉参加过华创会并发表演讲。”他说,通过自己的人脉网络,他将美国多个“重量级”人物请到了武汉,为武汉建言献策。


  力促海内外高端人才“回游”


  去年6月,湖北“侨梦苑”落户东湖高新区,迅速集聚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归国创业。“目前东湖高新区已聚集4000多家涉侨企业,还有海归人才团队共4000余人,引进了国外的先进发展理念和技术,为东湖高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和新鲜血液。”范波说,湖北“侨梦苑”具备了承接华人华侨归国创新创业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环境。他所接触到的、眼下越来越多的高端“海归”愿意回国,一是考虑武汉有很多鼓励政策,创新创业成本也比北上广低,二来,武汉对创新创业的接受度、开明度也越来越高,很多理念,国内外的“海归”可以共通,“回流”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他透露,去年中美创新中心作为湖北“侨梦苑”的第一个中美合作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后,正组织对接会,成立跨境孵化器、加速器和风险投资基金,帮助美国高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中国的投资,同时也帮助中国高技术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目前已有两个医疗项目在洽谈入户中美创新中心,软件和环保等项目也有合作的意向。今年还计划引进更多项目,另有2个项目负责人计划纳入光谷“3551人才计划”。在光谷未来科技城的纳米材料项目,入选国家外专局重点外国专家项目。


  牵线武汉和休斯敦成友好城市


  美国的创新成果、产品有了直通武汉的渠道。在范波的牵线下,去年,湖北“海外侨梦苑暨光谷休斯敦创新中心”在休斯敦技术中心揭牌,武汉市和休斯敦市正式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


  湖北“海外侨梦苑暨光谷休斯敦创新中心”首期与“影响全球的世界十大孵化器之一”休斯敦技术中心合作。通过该创新中心,将吸引优秀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光谷,使美国的产品、创新成果和企业直达光谷。同时,也帮助光谷企业入驻创新中心或在美设立办事机构,协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为光谷企业走向世界搭建起有效的品牌与技术支撑平台。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