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周锐)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之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式开启。 宏调重心从需求侧刺激向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转移,表明官方改变通过刺激短期维稳经济的政策偏好,开始下决心顶住压力,通过供给侧改革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人民日报》引述“权威人士”的观点称:“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从2013年的“三期叠加”到2014年的“新常态”再到2015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决策层经济治理实现了从正确认识形势的“怎么看”向开出解决问题药方的“怎么办”逐步深化。 “三期叠加”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面临的三方面压力。首先是由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所导致的“经济增速换挡”。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分析说,20世纪以来,除美国、英国等处于全球技术和增长前沿的国家外,其他成功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大都经历了一段为时二十年或更长的高速增长期。高速增长期结束后,增长率明显下降,转入一个速度较低的增长平台。 其次是前期刺激政策的“后遗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外需的陡然遇冷,中国出台了一揽子刺激政策。这些政策虽然推动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但一些本该在市场波动中“出清”的僵尸企业也在需求的温床中继续“苟延残喘”。 上述两方面的因素既解析了中国经济承压的原因,也明示了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不能再依赖于需求端的刺激。因为这些刺激政策虽然能够一定程度释放现有产能,但从长期看反而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压力。 因此,忍受经济下行阵痛推动结构调整就成为中国的不二选择。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出访期间明确表示,如果中国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习近平强调,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在明确释放“宁可经济降速也要改革”的决心后,官方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挤”:通过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使得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能够从市场退出。 官方也已经做好准备承受“挤压”带来的阵痛。“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表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 但上述“权威人士”也强调,“1998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因此,这种阵痛“是凤凰涅槃,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官方也在努力将改革阵痛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未来社会政策要更好发挥作用,做好“兜底”。不过他也表示,当前中国总体就业形势、财力规模、保障制度较上世纪90年代已有明显进步,“虽然这次可能要有阵痛,但我相信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