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威慑倡议”为未来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2020年12月14日 07:30    来源:中国网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新的国防法案将于近日表决,而该法案会为拜登团队提供“对抗中国的新框架”。按照美方相关人士的说法,这是美国国会期望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对中国发起挑战的重要信号。该法案如获通过,将给拜登上台后的中美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预计新的国防法案将强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加强和盟友的关系,并投资发展更多对于“打击中国强大的海上力量至关重要”的攻击型核潜艇。同时该法案还设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安全主管,以协调整个政府范围内的此类活动,并制订计划减少五角大楼对于“从微电子到口罩”等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而在各项措施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以中国为重点的“太平洋威慑倡议”。“太平洋威慑倡议”起源于“欧洲威慑倡议”,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和乌克兰东部事件之后,西方国家一起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此外美国还提出实施欧洲威慑倡议(EDI),增加美国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及能力。具体举措包括增加美国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及能力,资助与盟国和伙伴的新增演习,改进提升装备,加强美军机场、基地和训练场的基础设施,广泛构建合作伙伴的能力等。这些措施为美国欧洲盟友形成常规部队威慑态势提供了支撑。而在2020年6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正式表决通过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以单列条款提出“太平洋威慑倡议”(PacificDeterrence Initiative),并首次批准拨付总额近70亿美元的“太平洋威慑倡议”基金,以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拥有足够的战略资源和军事能力,有效实施国防战略。


       众所周知,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将美国的战略大方向从反恐调回了大国竞争,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为了遏制中国,美国政府主打“印太战略”,以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并拉拢部分国家筹谋组建遏制中国海洋活动的双边或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太平洋威慑倡议”的内容则基本上可被视为是“印太战略”的落实,其具体措施包括诸如加强美国联合军事力量的杀伤力,提升驻太平洋地区美军的导弹防御能力;优化军力前沿部署态势,提高域内分布式后勤保障能力,推进兵力分散部署和设施前置部署;加强盟友和伙伴能力建设,提升同盟友和伙伴协同作战、情报共享及信息行动能力等。当时有分析指出,“太平洋威慑倡议”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面对中国重获地区军事优势,加快印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重心地位前移。美方提出“太平洋威慑倡议”,是要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即“美国坚定地致力于捍卫自己在印太地区的利益”。


       现在距离拜登正式入主白宫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对于其继任后的政策走向预判却早已开始。有分析认为,虽然在内政方面以及涉及美国形象的全球问题上,美国的某些政策会随着两党交替而发生改变,但美国维持军事优势以维系霸权的“国家意志”不会有较大变化。有报道称,目前军工业、五角大楼和美军高级军官阶层,传递出的信号颇为一致:拜登任期内无疑要延续特朗普时代制定的“大国竞争”军事政策。另外再鉴于在维系美国霸权问题上,两党的共识几乎是一致的,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拜登在上台以后美国的国防政策不会有较大的改变。综上,“太平洋威慑倡议”在拜登执政期间得到贯彻和执行的可能性并不小,对此中国方面应该予以足够的警惕。


       兰顺正: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