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领导人追捧《纸牌屋》
奥巴马:“明天看《纸牌屋》,请大家别剧透。”
王岐山:非常重视剧中“党鞭”这一政治角色。
“明天看《纸牌屋》,请大家别剧透。”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13日晚在推特上的留言。白宫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奥巴马已经看完了第一季,现在下载了第二季的13集,有空就看。”
在大洋彼岸,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向纪检干部们提到了美国政治剧《纸牌屋》。消息称,王岐山在提及这部美剧时,非常重视剧中“党鞭”这一政治角色。“党鞭”(Whip)一词源于英国,指议会内的代表其政党的领袖人物,负责督导同党议员,并维持议会党团纪律,多为党内权威人士。政党的“党鞭”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
一部电视剧同时吸引了美中两国的领导人,实属罕见。
《纸牌屋》源自英国同名小说,作者迈克尔-道布斯。他毕业于牛津大学,1975年步入政坛,开始为英国保守党议员撰写演讲稿,很快崭露头角,被称为“威斯敏斯特的娃娃脸杀手”。之后他担任了撒切尔政府的幕僚长,最终于保守党副主席的职位上退休,2010年被英王室册封为男爵。身为政治家的同时,道布斯也是畅销书作家。1989年,道布斯讲述英国官场故事的处女作小说《纸牌屋》大获好评,次年被BBC拍成迷你剧,风靡一时。
美国电视剧《纸牌屋》是Netflix的首部原创剧集,由大卫·芬奇、鲍尔·威利蒙联合制作,凯文·史派西主演。先后推出第一季和第二季。 每季包括13集。
第一季于2013年2月1日一口气放出全部13集,在 Netflix 上独家放映。在2013年艾美奖上有9项大奖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导演和最佳选角两项大奖。第二季于美国时间2014年情人节正式上线,获得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全球粉丝的热情追捧。
据传,《纸牌屋》最狂热的粉丝中包括中国共产党一些高级官员。
经过数轮激烈角逐,新一届美国总统加勒特.沃克诞生,自称水管工的凯文史派西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弗兰西斯.安德伍德在其背后功不可没。然而高傲自大的政客弗兰西斯并未如愿当上国务卿,他为此恼怒不已,发誓要将背叛了自己的沃克拉下宝座。利用新总统拟推的综合教育改革法,弗兰西斯通过性关系操纵《华盛顿先驱报》女记者佐伊.巴恩斯,令她在媒体大做文章。初战告捷,他旋即指派手下对新政府展开新的围剿,同时巧妙化解躲避来自政敌的明枪暗箭。他犹如来自伊甸园的毒蛇,巧舌如簧,翻云覆雨,紧紧咬住所有人的弱点,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弗兰西斯.安德伍德可能是华盛顿最诡计多端、残忍阴险和道德败坏的政治家。中国观众对这个角色充满兴趣。
《纸牌屋》摒弃了传统的制作和播出模式,选择在网络连播13集。它的成功被视为视频网站对传统电视的一次逆袭,引起了业界的空前讨论。英国《独立报》称:“是的,它预示着一场革命!”亚马逊、微软等多家网络公司纷纷跃跃欲试,准备推出自制剧。据美国媒体报道,亚马逊正在制作至少11部试播剧集,这些剧集仅可通过互联网观看,微软也在制作自己的电视连续剧,谷歌、苹果、英特尔和Twitter也在考虑开发类似产品。而Netflix本身也意图再接再厉,将在2014年再制作4部自制剧。
第二季《纸牌屋》除了原班人马回归,也加入新元素。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担任分集导演,著名演员莫莉-帕克出演新加入的女政客角色。同时,让人又爱又恨的老狐狸凯文-史派西从国会议员升任副总统、总统,围绕他展开的权力之争也愈加惨烈。
新二季的《纸牌屋》中,可以明显看到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其中,涉及中日领土争端,美国政府指责中国网络攻击、窃取美国企业机密等,还有《人民日报》电子版画面闪过等等。剧中甚至还有一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完全模拟真实情景,从熟悉的蓝色背景到发言人简练的语调。不过有趣的是,剧中的中国发言人是用英文发言的。中国元素不仅让中国观众期待,连美国媒体也注意到了并且大篇幅地进行了报道。
《华尔街日报》称,该剧编剧之一Kenneth Lin说“我们打造剧情时当然会注意中国时事,我认为这样做带来的良好效果是,剧情与重要新闻相呼应,让观众觉得与自己相关。”Lin说,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说,编剧们事先与众多中国专家交流,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者吕晓波。吕晓波对媒体说,他一年前曾与《纸牌屋》编剧在学校见面,讨论中国政治、社会和中美关系。他说,看完整季之后,他觉得编剧们总体上成功地打造了有关中国的剧情,集合了轰动的虚构情节和合理的现实。
为什么叫《纸牌屋》?首先,美国众议院叫做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而House ofcards(纸牌屋)里的House即是指国会,指代整个美国政坛;其次,Cards本义牌技,政客们的手腕正如“列王纷争、权力游戏”;再次,houseofcards系英语固定搭配,本指纸牌搭成的房子,联系到该剧,既可理解为搭房子的人手腕精细、高明,也喻指权力的松散和脆弱,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