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曼与康宝莱之战

作为一家财力雄厚的成功企业,康宝莱在过去34年中为股东创造了有意义的价值,为营销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并对消费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美国营养保健品公司康宝莱4月12日表示,收到来自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 C) 的民事调查令,调查康宝莱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或欺骗性的行为和做法”。至此, 持续15个月的阿克曼与康宝莱之战进入一个新阶段。

康 宝莱的被调查,起因于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人阿克曼的做空策略。据美联社报道,自2012年12月起,阿克曼曾多次指控康宝莱的多层次营销模式是“金字塔 骗局”,并为康宝莱股价建立了高达10亿美元的做空头寸。同时,阿克曼积极游说国会议员抨击康宝莱,助其推动美国监管机构对康宝莱发起调查,从而达到击垮 该公司的目的。根据阿克曼提交政府的文件,2013年其旗下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用在游说政府方面的费用达26.4万美元。

康宝莱当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错误信息,康宝莱对FTC的此次调查表示欢迎,并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我们坚信康宝莱符合所有的适用法律和条例。”

 

康宝莱:全球领先营养品牌

 

打开康宝莱官网,在“关于康宝莱”栏目中可以看道:“我们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营养和体重管理公司,成立于1980年。我们的体重管理、营养补充和个人护理三大系列产品销售遍及世界90多个国家,只通过200多万的营销人员进行销售。” 

康宝莱公司一直梦想将产品带回中医中药的故乡,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在中国投资。1998年10月,康宝莱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省生产基地,并于2000年建成投产,这是康宝莱除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生产基地。

总 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康宝莱于2004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HLF)。2005年,康宝莱国际公司投资3750万美元在华设立了外商独资企业 ——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营养保健品和个人护理用品30余款。2007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直销经营许可 证》(商资批【2007】308号),成为中国最大的保健品直销外资企业之一。

2010年,康宝莱不仅投资扩建了仅次于美国总部的苏州生产基地,更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在湖南长沙建立全球性生产采购基地。

康宝莱全球CEO迈克尔·奥·约翰逊 (Michael O. Johnson)在2012年一次专访中表示;“未来十年将是我们康宝莱辉煌的十年,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不会就此打住,而是随着我们市场的增长、销售的提高,而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并已经有设想在中国增设零售和分销的渠道以及配送中心。”

 

阿克曼发誓做空康宝莱

 

但是,威廉·阿克曼(William A. Ackman)并不看好康宝莱,在他看来,康宝莱是一家彻头彻尾的“金字塔骗局”企业。因此,从2012年12月开始阿克曼对康宝莱不断发难。

威廉·阿克曼,是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管理基金的创始人及CEO。又称“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

阿 克曼生于1966年5月11日,其父是纽约房地产融资公司的董事长。1988年,阿克曼从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哈佛商学院的MBA。当 年,阿克曼与一名哈佛毕业生合伙成立了GothamPartners投资公司,主要从事对上市公司的小额投资业务。1995年,阿克曼与保险业和房地产公 司LeucadiaNational合作竞买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虽然未竞买成功,但声誉大增,使得投资资金纷纷涌向Gotham Partners投资公司,到1998年,其资产已达500亿美元。

2012 年12月19日,在华尔街价值投资者会议中,阿克曼作为重要的演讲人发表了《“如何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的演讲,直指康宝莱是“庞氏骗局”,随后将演讲 所用的PPT在一家知名网站上发布。同时,阿克曼通过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发布了长达334页的“做空报告”,每一页都以图表或者简短文字的形式提出对康 宝莱的连串质疑,并称之为“金字塔形传销”,认为康宝莱对美国和全球最弱势的群体构成和继续构成严重伤害。

阿 克曼称,他是从克里斯汀·理查德(Christine Richard)那里得到做空康宝莱的想法的,后者是阿克曼的朋友,曾当过记者,现在则是分析师。理查德及其商业合作伙伴黛安舒·尔曼(Diane Schulman)在2012年2月份发表研究报告称,康宝莱是“金字塔骗局”。报告称,康宝莱的高级经销商购买其股票只是为了拿到更多佣金,而不是实际 出售给消费者。康宝莱的零售销售数据是伪造的。

据 经济参考报报道,阿克曼和其他做空者主要质疑的是康宝莱的销售系统以及与此对应的奖励机制。按照他们的描述,作为一家直销企业,康宝莱的销售人员可以折扣 价购买公司产品并基于本人及“下线”的销售业绩获取佣金。鉴于只有不到1%的分销者每年可以挣到25000美元以上,令阿克曼和其他做空者相信,只有处于 销售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可以获得销售,其他人在这个财富游戏中永远只能“跑龙套”。

阿克曼表示,他以10多亿美元的成本做空2000多万股康宝莱股票,相当于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管理下的客户资产总额的9%。“对每一笔投资而言,我们都会考虑风险和回报的问题。”“我们认为,这项交易的回报远比风险高。”“我要是没错,康宝莱的股票会跌得一文不值。”

阿克曼公开承诺,发表“声讨报告”为公不为私,虽重手沽空康宝莱股票,并把目标价定为零,但个人所得将悉数捐赠给潘新广场旗下的慈善基金,自己不取分文。

2013 年2月,阿克曼再度对康宝莱发难,他在网上贴出长达40页的征讨檄文,向康宝莱提出了246个问题,再度指责康宝莱从事金字塔骗局,从该公司的销售会计运 作至造就百万富翁的宣传都表示了怀疑。此外,阿克曼还对周三康宝莱公布的销售商薪酬细节表示了怀疑。他在文章中指出:“康宝莱的高官多次表示将就公司业务 进行基于事实的对话,提供完全的透明度。潘兴广场欢迎这家公司回答我们如下的问题。”

据新浪财经讯,阿克曼的“大字报”几乎怀疑康宝莱的一切,包括康宝莱的商业运作是否遵守了1986年该公司在加州达成的一项法庭和解,康宝莱评估其产品消费量的一项研究是否有效,以及公司财报的准确性等。

3月14日,阿克曼麾下的潘兴广场试图以不久前被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的Fortune高科营销公司为样板,说服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相信康宝莱涉嫌金字塔骗局。

2013 年1月末FTC正式起诉Fortune高科营销,后者的运营因此而暂停。潘兴广场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康宝莱触犯了FTC用于起诉Fortune高科营销的 同样规范。潘兴广场在www.factsaboutherbalife.com(意为康宝莱的真相)刊出一份详细比较康宝莱和Fortune高科营销的幻 灯片,引用了大量Fortune高科营销案的法庭文件和相关材料。潘兴广场表示,依照FTC认定Fortune高科营销是金字塔阴谋的同样分析框架和法律 规范,自己认为康宝莱很明显也触犯了相关法规。

2014年4月,就在FTC调查消息发布的前一天,阿克曼重新针对康宝莱发起司法攻击,称已经掌握新证据表明康宝莱在华业务违反了中国的直销法律。

据 美国财经科技新闻网站“商业内幕网”报道,在长达56页的幻灯片展示中,潘兴广场指控康宝莱的多种行为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第一,基于无限制 的“下线”营销人员层次来支付多层次薪酬提成;第二,支付的薪酬提成和佣金总额超过总销售额的30%;第三,给予营销人员物质激励,鼓励其招募数量不限的 “下线”营销人员,以获取基于销售表现的“咨询费”(实则出售给营销人员的销售业绩);第四,允许并激励营销人员个人招募其他参与者。

据商业内幕网报道,参与此次调查的O T G研究公司的研究员艾伦·史密斯-莱文表示,O T G工作人员会见了数十名康宝莱中国区的营销人员,汇总的调查结果表明,根据康宝莱的内部文件,康宝莱将中国区的提成报酬算作零售额的一部分,与其在其他地区的计算方式一致。

潘兴广场高级法律顾问大卫·克拉夫特研究了康宝莱自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运营状况。克拉夫特称,中国在直销领域有着严格的法律,而康宝莱违反了中国关于直销和传销的相关法律,“他们同时违反了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

据路透社报道,阿克曼在当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能反驳康宝莱模式是“金字塔骗局”的观点。他认为,只要相关监管机构对康宝莱展开调查,就会发现该公司违反了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并将就此关闭该公司的运营。

 

做空康宝莱是一场阴谋

 

阿 克曼对康宝莱的质疑很快吸引到了同盟者。对冲基金“绿灯资本”经理大卫·埃因霍恩随后跟进,认为康宝莱的多层营销体系的确存在问题。但也激起了一些反对 者,先有罗伯特-查普曼,接着著名激进投资人丹-勒布买了康宝莱8%的股权,索罗斯通过旗下基金买入不多于5%的康宝莱股票,形成堪称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令 人震撼的多空大对决。其中,阿克曼与亿万富翁伊坎之间的斗争最为引人瞩目。

资料显示,卡尔·伊坎(Carl Icahn)1936年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犹太家庭。早先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哲学,后进入纽约大学医学院,但学业未完成报名参军。入伍六个月后,退伍,在华尔街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1968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Icahn & Co,主要从事风险套利和期权交易。1978年,开始涉足于公司恶意收购领域。1985年,因对环球航空公司漂亮的恶意收购,成为“企业掠夺者”的代言人。截至2012年3月,伊坎约拥有140亿美元财富。

2013 年2月1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文件显示,激进投资者伊坎购买了1400万股美国专业减肥瘦身营养品牌康宝莱股份,占该公司流通股的 12.98%。2月16日,伊坎在接受CNBC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会买入我认为被估值偏低的资产。”他进一步指出:“这是一家很适合私有化的公司。我认 为,这家公司能赚到很多钱。”“潘兴广场资本公司创始人比尔-阿克曼对康宝莱进行的10亿美元卖空交易是一场阴谋”。

据 新浪财经讯,伊坎的这一言论跟他在此前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3D文件中所发表的言论类似,这份文件提高了伊坎为康宝莱寻求其他战略选择的可能性,如 资本结构调整或将这家公司私有化等。伊坎表示,无论他对阿克曼的个人观感如何,现在他正在进行多头交易来赚钱。他表示:“我不会撒谎对你说,如果阿克曼被 榨干的话,那么我会为他哭泣。我确实不喜欢阿克曼,你可以把这个事实比作像冰激凌顶上的草莓那样明显。”

针对到伊坎的投资,阿克曼称他对此表示欢迎,如果这帮助使康宝莱暴露于聚光灯下。

2013年8月16日,伊坎发布Twitter消息,利用《纽约时报》上一篇有关激进投资者投资的文章再次对阿克曼进行抨击。

《纽约时报》网站上的Deal Book博客今天刊载了一篇有关阿克曼本周退出J.C. Penney(JCP)董事会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这次惨败可能不仅强调表明阿克曼的方法及其人格力量存在缺陷,同时还表明激进股东能完成的事情是有限度的。”

随后伊坎在周四发布Twitter消息称:“《纽约时报》有关阿克曼的行动证明激进主义是错误的说法似是而非。阿克曼的行动只能证明他自己出了问题。”

 

华尔街赌徒毫无依据的赌博

 

与此同时,针对阿克曼的发难,康宝莱一直进行反击。

康宝莱CEO迈克尔·约翰逊回应称,阿克曼的传销指控是虚假的,称阿克曼是“华尔街赌徒毫无依据的赌博。”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13年1月10日,康宝莱总部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围绕着公司研发支出、分销商、客户和销售模式,全面回应阿克曼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

“2012年,康宝莱产生了7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自2007年以来,已经实现20亿美元的资本回报。”迈克尔在电话会议上说。

康宝莱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显示,其全球六大市场均同步增长,即使在整个直销行业最难做的欧洲市场,增长也超过10%,而中国区的增长更估计将超过30%,其他四区也都有超过欧洲市场的增长幅度。充裕的现金流和良好的业绩构成了康宝莱反击阿克曼最有力的武器。

康 宝莱总裁沃尔什表示,康宝莱的分销商的确能够从公司获得全职或兼职收入,但新进入的分销商与原有的分销商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且往往还赚得更多,这不符 合所谓的“传销”结构,且表示康宝莱并不是如阿克曼所说的“赚快钱”,92%的增长来自于经营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市场。

在回击阿克曼的同时,康宝莱宣布了高达9.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资本市场开始出现转向,康宝莱的股票一路上扬。

有报道称,康宝莱还在公司网站上刊文指出,其73%的销售商加入销售网是因他们或家人所消费的产品可以得到批发价,公司超过43.4万的销售商(相当于总量的88%)在过去一年中没有从公司获得提成或佣金收入。

针 对阿克曼最新发布的报告 康宝莱称,潘兴广场的此份最新报告是一次“没有事实依据、残酷又具有欺骗性”的恶意攻击,“反映了阿克曼先生对康宝莱的商业模式一直缺乏根本的理解”。康 宝莱称,公司遵照中国的相关法律,并在中国市场树立起了“领先营养品牌和合法直销企业的形象”。

康宝莱表示,“作为一家财力雄厚的成功企业,康宝莱在过去34年中为股东创造了有意义的价值,为营销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并对消费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目前,FT C针对康宝莱的调查处于初期阶段。据与FT C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该委员会对可能存在的“金字塔骗局”进行调查的程序通常需要12到18个月,届时将对康宝莱的薪酬结构、人员招募程序等方面展开调查。

康宝莱表示,在事件有实质性进展之前,不会就此事作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