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1元市长的12年任期


上任伊始,把市政厅改装成工作间,原先的大会议室,变成像公司那样的一个个小隔间,弄得纽约市政府办公区更像是华尔街的交易大厅,不管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还有普通工作人员,都在大工作间工作。布隆伯格说:“墙是障碍,我的工作就是移开它们。”,以此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放弃市长公寓住普通住房,每天乘地铁上下班,都是布隆伯格的杰作。据说,纽约市民在地铁里遇到他是常有的事,站半个小时上班或回家,且连续坚持许多年。他认为,乘地铁对化解“9·11”后市民对地铁安全的忧虑,很有好处,既可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又能零距离接触社会,同时还可以了解交通部门的工作情况,可谓一举多得。    布隆伯格改革收到显著成效。执政12年里,纽约由负债60万元转为盈利30万元,纽约市家庭收入由平均3.8万多美元增长到4.9万多美元,城市犯罪率下降17.3%。

美国《时代》周刊曾将布隆伯格评为全美最佳市长之一。

政绩斐然,才是布隆伯格长时间连任的真正秘觉所在。他的政绩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尤其难能可贵,所以,纽约人民一再挽留了他。

 

12年任期倒贴6.5亿美元

 

事实证明,布隆伯格做官不仅不为钱,还为做官毫不吝啬花钱。我们现在来替他算一笔账,看看不差钱的布隆伯格,12年任期里到底付出了多少资财?

仍然从1美元年薪说起。

每年拿1美元年薪的另一层含义,意味着同时放弃纽约市长每年22.5万元薪水,如此算来,布隆伯格12年共放弃年薪总额为270万美元。

《纽约时报》对此的评价是,布隆伯格“彻底颠覆”了这座城市最高公职的定义,“过去是市民付钱聘市长”,布隆伯格却是“倒贴担任市长”。

在任期间,布隆伯格自费公务开支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为员工提供每日早餐和简单的午餐,这一项开支大概花掉他89万美元。出差常常自掏腰包——每遇重大事情出行,带助手乘他的私人飞机,这项旅行费用大概有600万美元。

“那是一架很漂亮的飞机。”曾受邀参观新建通勤渡船的纽约政客莫里纳瑞回忆说,“我问他‘这飞机多少钱’,当时布隆伯格回答说‘2800万美元一架’。” 布隆伯格用自己的私人飞机进行公务接待,出乎莫里纳瑞意料。不住纽约市长官邸,却甘愿花钱进行修缮,修缮费用花了500万美元。

个人爱好观赏热带鱼,于是在市政厅放上两个大型水族鱼缸,12年养鱼花费达到6.24万美元——在此上班的人知道,这两个大型鱼缸其实完全可以看做市政厅的美化装饰。

慈善捐款常态化。

自2002年上任以来,布隆伯格每年都会向公众公布一张捐赠明细单,说明当年有哪些慈善机构接受了他的捐款以及相关数额。如2002年,向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捐3000万美元;2003年捐款1.36亿美元,分别给了653个慈善机构;2004年向843个慈善机构捐款1.39亿美元;2005年捐款987个机构1.44亿美元;2006年则向超过1000个慈善机构捐款1.65亿美元。

布隆伯格喜欢踏踏实实做事,并不爱高调宣传和夸夸其谈,之所以公布自己的捐款数额,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人们,市长在专心致志为纽约人民服务,而丝毫没有私心杂念。

2007年9月,布隆伯格私人基金会——布隆伯格家庭基金会,向世界卫生组织的“拯救生病安全计划”捐款900万美元,用于帮助墨西哥和越南酒后驾车的驾驶员,为这两个国家的摩托车驾驶者配备头盔、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带,以减少这些地区的车祸。 

2008年,他与比尔·盖茨共同捐款5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政府开展禁烟运动。布隆伯格说:“如果我们还不采取行动,本世纪全球会有十亿人死于吸烟。”宅心仁厚,昭昭于世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予高度评价。

2009年,布隆伯格捐款数额超过2.5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盖茨夫妇。

明眼人一看便知,布隆伯格的捐款数量每年都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

最为人称道的,是2013年一次性向本科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捐款3.5亿美元,由此,布隆伯格向该校的捐款累计超过11亿美元,成为全美向单一高等学府捐款第一人,更被誉为“非常有远见的慈善家”。

2013年头,布隆伯格总共认捐了4.5亿美元,其中还包括给盖茨基金会用以帮助小儿麻痹症的1亿美元。至此,布隆伯格的发言人公布,市长大人的终身捐赠总额已经超过25亿美元。

据《纽约时报》统计,12年任期中,布隆伯格自掏腰包金额总计达到6.5亿美元,除三次竞选资金外,还包括慈善捐助、解决社会问题等,捐款惠及诸多领域和组织,如纽约的艺术、卫生、文化、教育、环保和市民组织,还有联合国等众多国际机构。

 

奉献并快乐着

 

大笔大笔源源不断的捐款,布隆伯格获得了“慈善家”美称,每天12小时不知疲倦工作,又不要报酬,为的是纽约人民的生活福祉——这两件事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爱心奉献。

这里有一个奇怪现象,遍阅海内外关于布隆伯格的报道,东方文化背景下习惯使用的溢美之词,特别是中国大陆媒体常用语,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风亮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市长的好榜样”等等等等,一个都没有出现,于是不禁纳闷:布隆伯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也许在美国人眼中,布隆伯格就是布隆伯格,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大男人形象——热爱生活,很会赚钱,乐于挑战,追求成就感等等。

每当人们问起布隆伯格,为啥放着每年多少个亿的赚钱买卖不干,而非要去干纽约市长这份只象征性领1美元年薪的职位时,他总是说——“这可是世界第四份最棒的工作”,既然前三份工作——美国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银行行长都有人干了;而且,这是惟一一份“早上你做出一个决定,下午就上街生效,第二天就能看到结果”的工作。

快意人生,何等潇洒。

推行纽约新政的12年,是布隆伯格性格特点得以淋漓尽致展现的12年。

刚刚当选时,很多人对这个亿万富翁能否管理好纽约将信将疑,而在他即将离任时,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他是纽约市历史上最好的市长之一。布隆伯格的纽约,代表着21世纪城市发展的未来。

首先是屡屡触碰许多美国政客都不敢碰的“政治禁区”,枪支、种族、教师工会之类。发布全面禁枪令,拨款3000万元用于禁枪;发现黑人、拉丁人犯罪率高,二话不说对这类人群实施监控;推进公共教育改革,不理会教师工会等——没有布隆伯格不敢干的事。    

其次,三次选举中共计2.6亿美元的花费,把同对手竞选资金比例从2001年的5比1提高到2009年的16比1。这种烧钱的大气派,令任何一个都对手难以招架,有人说他这个市长是花钱“买”来的,布隆伯格充耳不闻。

 因为不依赖任何财团组织,又不隶属于任何党派,这样的自由使布隆伯格几乎成了美国政坛上一个敢想敢做的异类。一会儿,他像民主党一样支持环境保护,一会儿,他又像共和党一样鼓吹保守经济政策——民主党批评他过于亲近华尔街,共和党对他的枪支控制政策恨之入骨。

对此,布隆伯格豪迈地表示,我既不是共和党市长,也不是民主党市长,我是纽约市市长。

再就是把商业经营的成熟经验,成功地移植于城市管理中,曾经开通的“311政务热线”,当年获得“联合国公共服务奖”。

重视民生工程。执政12年中,纽约市37%的土地被重新规划,新建20万户住宅,许多新的高楼大厦在曼哈顿拔地而起,目前纽约市最高的20个建筑中,有8个是过去12年中完成的。

针对纽约依然存在的贫富差别,布隆伯格更是语出惊人:“如果没有那些亿万富翁,上哪里收税去提高教育投资,上哪里去找钱来发放福利?”虽然收入最高的20%纽约客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收入最低的20%群体,工资水平也要比美国其它地区高。

均贫富的施政理念不会带来经济繁荣,帮助穷人的最好办法,是让富人更成功,这将为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提供更大的社会流动空间,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好途径。

面对就任时纽约挥之不去的恐怖袭击阴影,他亲自给各大公司老板打电话,劝他们不要离开纽约,以个人名誉保证:纽约不会再遭受恐怖袭击。以后的事实证明,布隆伯格做到了。

2008年金融危机后,纽约市经济走向复苏的速度大大超过预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布隆伯格任期内高科技企业和媒体行业的飞速增长。过去5年中,纽约高科技企业规模增长了11%,为市民提供了26万份高收入工作岗位。

   布隆伯格性格中不得不提的另一可贵之处,是他的远见卓识,这在重塑纽约的执政过程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成为纽约市的管理者后,布隆伯格没有像其他政客那样,只在意自己任期内的政绩而不管他人,恰恰相反,他十分注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兴建图书馆、学校,找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进行设计,把废弃的轻轨铺上木板变成街心公园,给时代广场旁的街道上,装多个座椅使之成为步行街等。

2007年,更是推出了一个名为“计划纽约”(PlaNYC)的25年规划,旨在通过132个不同领域的项目,将纽约建设成一个绿色环保都市。计划施行6年后,即布隆伯格卸任这一年,绝大多数项目都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计划纽约”的绿化总目标直指2030年,所有的纽约客步行10分钟都可以达到一个公园或绿地;为了减少排放,2013年纽约市政府同花旗银行联合推出自行车共享计划,6000辆蓝色的花旗自行车(CiTi Bike)成为曼哈顿街头一景。

也有人认为,布隆伯格12年的任期中所做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证明了大都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以兼顾的。

不可否认,布隆伯格我行我素的性格特征和纽约履政创举,招致的批评也不少,但无济于事,担任纽约市长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过去12年中,纽约市种族关系得到改善,家庭平均收入增长了36%,成人和青少年吸烟率分别下降到15%和9%,人均寿命增长3岁。

《时代周刊》在布隆伯格即将离开纽约市长时,做了最近一期专访,介绍他通过巨额慈善捐赠,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禁烟、环保、对抗贫病,并将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理念推广到世界各地的政绩等等。布隆伯格作为该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头像旁配的标题是──“下一站,世界”。

人们纷纷猜测,布隆伯格极有可能是下一届美国总统的有力争夺者。

在《我是布隆伯格》自传体一书中,主人公直白地表达了他对成功的理解:“会在真实的世界中带来出色的产品,创造就业、创造价值,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被公认为布隆伯格人生目标的真实追求。

布隆伯格已经功成身退,纽约市长达12年的“布隆伯格时代”业已完美谢幕,而布隆伯格市长创造的这段传奇历史,无疑将成为市政佳话,长久流传,也给中国的市长们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