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遭遇全球反垄断调查

 

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美国高通公司继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之后又一个国家对其展开反垄断调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2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确认,对高通公司是在接到相关的协会、企业的举报,反映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歧视性收费,我们随后展开了调查。有消息称,若垄断事实成立,高通将面临超过10亿美元的罚金。

 

■本报记者梅宗宝北京报道

 

去年11月25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高通(Qualcomm Inc)表示,中国价格监管机构据反垄断法开始对其展开调查。

路透社报道称,高通公司不清楚自己触犯了什么法律,但表示将配合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其启动的调查。

据了解,高通(Qualcomm)是一家美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在以技术创新推动无线通讯向前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在CDMA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闻名,而CDMA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无线技术。高通已经向100多位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

高通的收入主要来自智能手机芯片销售以及无线服务供应商向其支付的特许费。这一收入模式一直受到竞争芯片厂商的反对,他们认为高通由此获得了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跨越的价格优势。为此,一直以来,高通不断遭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调查。

 

在欧洲两次遭遇反垄断调查

 

早在2005年,高通就遭到来自包括Broadcom、爱立信、NEC、诺基亚、松下以及德州仪器等6家公司的反垄断举报。他们向欧盟委员会投诉,指控高通索要过高的专利授权使用费,其行为使得其他公司无法进入手机芯片市场。

欧盟委员会经过长达四年的反垄断调查,最后没有达成任何结论而终止。2009年11月,欧盟委员会表示,对高通专利授权费定价持有异议的公司都已经或是准备撤销投诉。该机构发表声明称:“欧盟委员会为这起调查投入了时间和资源,意在评估复杂的证据,但尚未得出正式结论。现在没有对高通定价操作的投诉,已经不适合再进一步投入精力调查此事。”

但此事过去不到一年,2010年6月,欧盟委员会再次就高通欧洲业务是否存有垄断行为展开调查。

报道称,英国无线半导体制造商Icera日前向欧盟委员会投诉称,高通正在使用与专利相关的奖励,来怂恿Icera客户结束与公司的合作关系。

新的投诉与所谓高通以各种专利措施从其他企业处吸引客户成为其合作伙伴,以促进其芯片销量有关。

Icera公司主要产品是用于3G手机、上网卡和USB调制解调器的芯片组,这与高通的产品部分重合。据称,由于采用了创新的软件设计,Icera的产品对集成商而言更便宜、使用更简单。

美国投资公司Jefferies的分析师李辛普森(Lee Simpson)表示,“高通可能会对定价权有点担心。该公司正在为维护其60%的利润率而煞费脑筋。随着Icera等公司不断进入市场,这可能会进一步破坏高通的定价权。”

“我们意识到事件尚处在非常初步的阶段,我们目前正在就此审查。”高通在声明中说, “然而Icera的投诉和那些之前对欧盟委员会的投诉极其相似,而那些投诉显然没能说服委员会,最终被撤销。”

高通表示,将与欧盟委员会就此展开全方面的配合。

 

在美国高通以8.91亿美元与博通和解

 

2005年7月1日,美国博通公司向地方法院对高通提出反垄断诉讼,主要指控高通滥用无线技术标准设定流程,未根据公平、合理和无歧视条款履行提供蜂窝无线标准技术许可证的义务,并在蜂窝电话技术与芯片组市场上有其他各种反竞争行为。高通予以否认。随即这两家美国公司展开了长达4年的专利诉讼之战。

2006年8月,新泽西州联邦地方法院批准了高通的请求,驳回了博通的这起诉讼。

2007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由于高通在部分芯片对博通有侵权行为,下令禁止进口部分含其芯片的3G手机。

同年,9月,美国联邦第三巡回区上诉法院推翻了美国新泽西州联邦地方法院对博通诉高通公司垄断案的裁定,要求继续审理这个反垄断诉讼。

2009年 4月,高通公司宣布,将分4年向博通(Broadcom)公司支付8.91亿美元现金,和解双方在全球的手机技术专利纠纷。

据网易科技报道,迄今,博通在诉讼中占据优势,虽然高通也反诉博通侵犯专利权,不过多起诉讼以撤诉告终,仅有的一起进入审判程序的诉讼,高通还败诉。2007年因在博通诉讼案中辩诉不利,高通的首席律师娄鲁宾(Lou Lupin)还被迫辞职。加州Santa Ana的一位联邦法官考虑对一些涉嫌侵犯专利的高通芯片发布禁令。博通在圣迭戈也起诉高通垄断手机芯片市场。美国ITC(国际贸易委员会)在接到博通的指控书后,也准备对高通采取法律行动。

高通在声明中称,两家公司将相互提供对方专利许可,并保证不再相互起诉。第一笔赔偿金为2亿美元,将在本季度支付。高通表示,和解协议不会影响公司的许可收入模式。

太平洋皇冠证券的分析师詹姆斯法乌赛特(James Faucette)认为,和解协议可使高通将业务扩展到手机芯片之外,确实为高通打开其他市场消除了一个不利因素,并且加强了与博通的联系。根据Broadpoint Amtech的分析师马克麦凯奇尼(Mark McKechnie)计算,和解协议每年可使高通节约1亿美元的诉讼费用,而博通也可节约5000万美元。

 

在韩国高通遭受2600亿韩元罚款

 

 2007年1月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将对美国无线技术公司高通的不公平市场惯例进行全面调查。

据天极网报道,高通开发和控制了CDMA的许多关键的专利技术,这一技术主要使用在美国和韩国。韩国和其他的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的每一部采用CDMA芯片的手机都向高通支付专利许可费用。

2006年4至6月份期间,美国博通公司和德州仪器向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抱怨说,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滥用了它在市场占有统治地位的无线芯片技术专利。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2006年,高通对韩国公司收取专利费相当高。对于在韩国当地销售的手机,高通收取5.25%的许可税,对于韩国销售往外国的手机,高通公司收取5.75%的许可税。自1995年以来,韩国手机制造商向高通公司支付了3.03万亿韩元(约31亿美元)专利费。

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的官员称,1月早些时候KFTC已经组织了专门力量将对高通公司利用在无线技术市场的统治地位寻求过高专利费用的市场惯例进行调查。KFTC表示,如果高通滥用市场优势了妨碍了公平竞争,可能将被命令调整收费标准或罚款。

高通说它的业务惯例是法律许可的并赞同竞争。

2009年3月,高通再次遭到KFTC的指控,认为高通的商业行为不符合韩国反垄断法。

高通是韩国手机巨头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主要芯片供应商。据通信世界网(CWW)报道,高通公司表示,有四家公司参与指控高通违反韩国反垄断条例,包括德州仪器(德仪)和Broadcom公司(BRCM.O),韩国企业Nextreaming公司和Thin multimedia公司也参与了这场诉讼。

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情况检验报告,认为高通公司将集成多媒体功能产品纳入其芯片组并作为一种折扣提供给芯片客户。监管机构调查高通是因为其采用与不公平的商业行为。

高通则在一份声明中认为,“其行动是合法的,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计划提交的指控作出反应”。

2009年7月,高通在韩国被KFTC处以2600亿韩元(约合2.08亿美元)的罚款,理由是高通滥用CDMA调制解调器芯片垄断地位。

现在,高通在韩国的专利收费比名义上还低,因为高通将部分收费返还给当地半官方的研究机构,以此感谢韩国政府率先将CDMA技术商业化的支持。

 

在日本高通被要求修改“霸王条款”

 

2006年11月,高通公司表示,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JFTC)已经通报了它的日本子公司高通(日本)公司,将调查高通的专利许可和在日本的芯片业务惯例。      

JFTC没有透露调查的时间,也没有说是否收到投诉。高通总裁史蒂夫-阿特曼在声明中表示:“高通将与JFTC密切合作,证明高通在日本的一切活动都是合法的,是有利于促进竞争的。

2009年10月,JFTC宣布,高通触犯了日本反垄断法规,并要求高通停止其非法行为。JFTC称,高通强迫日本手机厂商签订不公平协议,禁止手机厂商主张自主知识产权,不利于市场竞争,要求高通修改协议中的“霸王条款”,以后不再采取类似措施。

对于日本FTC的上述看法,高通予以否认,称高通同日本各手机厂商签署的合作协议,是经过反复谈判而达成的结果,相应限制条款属于业界通用做法,因此对协议各签署方及消费者都有利。

高通还要求日本FTC举行相应听证会;如果日本FTC坚持其看法,高通将在日本法院提起上诉。与此同时,高通请求暂时不执行或延期执行日本FTC周三发布的整改要求。

高通发言人Takayuki Nozaki表示,“我们目前正在详细评估JFTC的裁定,并考虑应对措施。”高通8月份否认了JFTC“高通强迫日本手机厂商放弃知识产权”的观点,称客户可以选择协议条款。高通7月份曾表示,并非与所有日本手机厂商签订的协议都包含有专利交叉授权协议。

 

在中国高通面临10亿以上罚款

 

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高通掌握了大量的3G和4G移动通信相关专利技术,并通过授权等方式获得收益。

截至2013年9月29日在过去两年里,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增长了逾一倍,从2011年的47亿美元上涨到了2013年的123亿美元,占其全球营收的将近一半。而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指出,2015年大中华地区4G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增加约三分之一,超过5亿台,其中许多将是使用高通技术。

据报道,近期“手机中国联盟”向发改委进行了举报,并递交了一份《高通商业模式损害中国手机产业的报告》,手机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通过对20多家中国企业的走访历时一个月形成了此份报告,调查显示高通存在对中国手机企业过度收取专利费和搭售的情况,并对中国手机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酷派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专利费对中国企业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尤其是4G时代。

高通就此问题表示,正在积极全力配合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的调查,并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最先进的芯片产品,支持了中国无线产业的发展。高通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研发,并以合理的使用费率授权给手机厂商。

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在商业模式方面,高通采用与联发科等企业不同的授权许可模式,除售卖芯片硬件,还要再收取专利授权。其中中国企业除购买芯片产品外,还要支付4-6%的专利费,并为此设立销售产品和专利的两家子公司。

“当前,中国国内通讯行业对高通芯片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其中3G高端芯片基本为高通提供,而4G的主流芯片也多为高通制造。目前,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均为高通手机芯片的主要采购商,采购量占据高通芯片全球销售总量的三成以上。

据分析,国内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智能手机,除支付高通芯片或解决方案费用外,还要按照单机售价,向高通公司额外支付3%到6%的专利授权费用。一部售价1000元的手机,高通公司最高要收走约60元专利费。

发改委新闻发布会透露,去年11月,发改委曾在同一时间对高通中国(北京)和上海公司两个办公的地方进行了突袭调查,调取了相关的文件资料。之后发改委同时对国内外很多家企业,包括手机制造企业、芯片制造企业,以及相关的其他企业都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相关的情况。

发改委副巡视员卢延纯说,对高通公司的调查还在持续进行当中,现在只是进行了前期一个阶段的调查。下一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针对举报反映的问题会一项一项去核实,最后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依法作出处理。

根据《反垄断法》,中国国家发改委可以按一家公司的上年营收对其处以1-10%的罚款。在截至去年9月29日的2013财年里,高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123亿美元,占其全球营收的将近一半。以此推断,若垄断事实成立,高通面临的处罚金额可达10亿美元以上。

 

(压题图片原载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