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省中華會館简介
羅省中華會館初名衛良公所,成立於一八八九年,設在 Los Angeles街的Garnier Building 的二樓,這個歷史性的迎築物現仍在洛杉磯市立歷史公園內(El Pueblo De Los Angeles Historical Monument)。一說衛良公所於一九一0年正式改名為羅省中華會館。
早期羅省中華會館,接受政府委托處理所有僑胞福利事宜,例如傳達政府命令、契約公證,同時也照顧新來華人代找工作及住宿,甚至婚、喪、醫服等社會服務。因為當時之華埠,在沒有被美國法律保護下,華人時受排擠歧視,如非團結互助,實在無法生存,所以中華會館團結全僑,排難解紛。又如處娌僑胞的錢銀轇輵、堂鬥、追兇、移民、訴訟、商業交易等事,對祖國捐款、遭受戰爭或天災的難民救濟,亦向中華會館求助,當時之中華會館業務非常廣泛。
舊華埠於一八八七年大火後,遂遷至聯合火車站現址重建,那時華僑約有四千人。在一九三九年聯合火車站興建完工前,部份華埠再奉令拆遷,華人遂到處覓地遷移。一九三八年已組織大中華實業公司,興建今日位於百老匯街和曉街的新華埠及位於市炳令衙和緬街的中國城(China City)。一九四0年代末期,州政府為建築聖塔安那高速公路,收購中華會館所在地及附近老華埠的土地,所餘的老華埠建築及商再度被迫遷移。
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八日中華會館董事開會同意大中華實業捐贈925N. Broadway現址,籌建中華會館大廈,並立即組成新樓籌建委員會,推舉當年中華會館主席黃迺慶為委員長,展開籌建工作。一九五0年會館主席黃天相任內,於是年十一月正式開工建築,建築師為蔡文仲,全部工程於一九五一年底完成,並於一九五二年五月十八日,舉行中華會館及中華孔教學校新樓落成之開幕典禮,是日中華會館門前高掛中美國旗、中美長官、僑團領袖,冠蓋雲集,鑼鼓喧天,爆竹聲盈天,龍岡公所名義軒及合勝堂強別墅,寧陽會館等醒獅,與美華婦女鼓樂隊助慶,盛況空前。
羅省中華會館的宗旨是以發揚中華文化,崇尚民主自由,聯絡僑胞感情,辦理慈善公益,共謨S眾福利為宗旨。團體會員包括:黃氏宗親會、龍岡親義公所、台山寧陽會館、台山寧僑公會、秉公堂、伍胥山公所、李氏敦宗公所、南加省開平同鄉會、至孝篤親公所、合勝總支堂、俊英工商會、至德三德公所、同源會、朱沛國堂、婦女新运會、林西河堂、中國國民黨駐羅省分部、英端工商會、昭倫公所、岡州保安堂、遡源堂、南加省余風采堂、鳳倫公所、呂渭濱公所及中華實業公司等二十七個團體所組成。由會員團體派出代表,組成理事會及監事會,由理事會選出中華會館主席及監事會,由理事會選出監事長。又由理、監事組成中華孔教學校校董會、中華福地管理委員會、中華會館福僑委員會。並附設全美華人福利總會羅省縣區支會、華僑反共會,並與各團體密切聯絡,曾贊助或輔導成立有羅省國泰老人大廈、華埠服務中心、羅省中華總商會、羅省華埠社區重建局、華埠安全協會、老人營養餐會等措施。羅省中華會館在過去一百零六年內,對僑胞對祖國貢獻甚多,為篇幅所限,謹就犖犖大端者記要,以誌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