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折翅
如果说波音737新一代飞机的问世,打破了此前9年波音销售量屈居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之后的纪录,那么梦想787的问世,则让波音公司站到飞机制造科技的最前沿,声誉与日俱增。但2013年井喷式事故连发,“波音”品牌严重受损,其卓越的信誉度大大降低,
“让梦想的翅膀,带领我们翱翔,飞越过黑夜白天,手指间的触动, 连接遥远感动……”这首在中国大陆广为流行的歌曲,唱出了梦想翱翔自由空间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无独有偶,总部位于美国的著名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几年前推出一款号称世界最先进的波音787客机Dreamliner,其汉语译音亦为“梦想”,与中文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现象再一次不容置疑证明,人类的美好感情具有共通性——尽管中国和美国几乎等距离分属于地球东西两半,地域和文化差异很大。
所不同的是感受。波音787从运营伊始,就事故不断,特别是2013年以来,更加事故频发,让乘坐梦想飞机的人们噩梦不断,也给对梦想客机充满期待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挫伤,引发了人们对“梦想的翅膀还能翱翔蓝天吗”的种种猜想和疑虑,更给全球航空业带来了无法预测的影响和变数。
波音的2013灾年
波音787梦想飞机的问世,曾被视为世界航空工业的里程碑事件,它是全球第一款以碳纤维合成物为主体材料的民用喷气式客机,投入运营已经两年多。从2011年11月首次在日本全日空运营中出现问题,到2012年12月,梦想787实际上先后有过6次事故发生。所幸没有造成重大机坏人伤情况,不足以引起外界对其安全性的特别关注。
时光步入2013年,噩梦真正开始。
2013年1月8日凌晨,在美国波士顿国际机场,日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客机,在例行飞行后检查时,发现驾驶舱有烟雾,后证明是电池爆炸所致。此前15分钟,乘客才刚刚离开飞机。
同日中午,同在波士顿国际机场,同为日本航空公司,同是波音787客机,起飞前发生燃料泄漏事故。唯一不同的是,凌晨的事故发生在飞机着陆后,中午这次发生在起飞前,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人受伤。
1月9日,日本另一家著名航空公司全日空公司,因检查出刹车系统故障,被迫取消了一趟由山口飞往东京羽田机场的波音787航班。
10日,还是全日空,同样不得不取消了另一趟准备起飞的波音787航班,因为发现了计算机系统误报故障。
11日上午,又是全日空的一家波音787客机,在执行完一趟国内航班后,发现驾驶舱窗户玻璃出现裂纹,好在飞机已经降落机场,飞行员后怕出一身冷汗。下午,另一架波音787客机在执行全日空国内航班前,发现左侧引擎上发电机漏出润滑油,航班只得延时起飞。
3天之内连发4次事故,仅11日这天就连续发生两次,弄得整个全日空高度紧张。
然而,全日空的噩梦还在继续。
5天之后,2013年1月16日上午,一架从山口宇部机场飞往羽田机场的波音787客机起飞后不久,机舱内突然冒烟,飞机不得不紧急迫降在高松机场。机上100多名乘客及机组人员通过逃生滑梯离开飞机,引起一名乘客腰部疼痛,被送往医院检查。
日本航空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继经历了1月8日两次波士顿惊魂后,13日,一架波音787客机在东京机场检修时发现漏油,泄漏数量达到100公升。
10天内连续发生7次事故,舆论为之大哗。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当地时间16日决定,要求美国各航空公司立即停止所有波音787客机的执飞任务。同时,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作出决定,立即向日本派遣事故调查官员,以调查波音787一系列问题发生的原因。
这是美国航空史上仅有的第二次停飞事件,上一次是1979年,美国麦道DC-10因事故频发而遭停飞命运。
日本航空局宣布停飞日本所有的在飞波音787客机。
波音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迈克纳尼Jim McNerney不得不站出来发表声明,支持FAA及多方管理和调查机构对波音787的调查,并向乘客道歉。
受一连串事故影响,1月份第二份周,波音公司股价连续两日下跌2.6%。
接着,多米诺骨牌相继倒塌。继美国、日本之后,印度、卡达尔、埃塞俄比亚、智利、欧洲等相继发布命令,暂时停飞旗下所有波音787梦想飞机。
至此,全球在飞的50架波音787全部停飞。整个地球上空,从印度洋到阿拉伯半岛,从欧洲到非洲再到南美洲大陆,蔚蓝色天幕下,再看不到一架波音787客机展翅翱翔的影子。
拥有波音787飞机数量最多达24架的全日空和日航两家日本公司,至1月18日,总共停飞航线近40条,7500名顾客受此影响而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对于这款2004年开始研制,首次试飞和首批交货时间推迟数年,至2011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客机,制造商——世界航空巨头波音公司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脸上增光彩的事。
美国运输部长拉胡德表示,梦想客机未经有关当局许可将不再飞行,以确保其1000%的安全。这就意味着,已经被取消飞行资格的波音787短时间内无法再运营,何时复航再飞,谁都无法确定。
(供稿单位: )
好在美国航空管理机构的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两天后公布,波音787最吓人的事故,机舱起火或冒烟的罪魁祸首是机内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外泄,电池内部碳化变黑所致。另外,发生过冒烟事故的黑色煤粒还附着在了通气口和排气口上。
于是,波音公司组成了一个由500多名工程师参与的庞大团队,寻找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并确定了80个可能导致电池故障的情况,找出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解决提案进行三个层面改进后,2013年4月12日,获FAA批准。同月26日,获准复飞。从“黑色一月”到“四月光明”,过去了整整100天。
然而,复飞后的787,仍然没有给波音公司脸上增添多少光彩。
2013年7月12日,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87客机,在伦敦希思罗机场降落时机尾起火,迫使机场关闭1个多小时,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同一天,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一架787客机,从曼切斯特飞往美国桑福德,起飞不久即返航,原因是发生了技术故障。随即,波音公司股票出现了15年来最大交易量,股价遭最终收跌4.69%重挫,创波音股票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一星期后,7月18日,又一架日本航空公司波音787梦想客机,从波士顿飞往东京时,由于“维修问题”返回波士顿。
中国古语“祸不单行”,此时用于波音公司再恰当不过。
这次,人们把事故的焦点,集中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紧急定位发射器上。
波音公司再一次发布声明,称除波音787外,波音717、新一代737、747-400、767、777等凡装有霍尼韦尔紧急定位发射器的飞机,统统进行检测。
最终,霍尼韦尔紧急定位发射器不是被拆除更换,就是必须定期检查,险些酿成又一次停飞。
就在梦想787搞得波音焦头烂额之际,波音家族的其它兄弟同样不消停,连连生出事端。
2013年7月6日,韩国亚洲航空公司一架由上海飞往旧金山的波音777客机,着陆时尾部起火,致3名中国女学生死亡,180多名乘客受伤,其中83名乘客对波音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7月10日,美国航空一架波音777机型的AA186航班,在执行北京至芝加哥航线时,因一台发动机有故障代码,随即返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2013年11月17日,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喀山的波音737-500客机着陆过程中发生爆炸,死亡人数50多人。
同一天下午,一架台湾飞往东京的波音747客机降滑行时机轮爆胎,所幸乘客与机组人员无恙。
……不一而足,好一个多事之年。
波音2013财年情况究竟怎样,外人无法准确得知,但2013成灾年的事实,恐怕没有谁再站出来否认。
波音事故的负能量
首先,品牌效应损失不小。
如果说波音737新一代飞机的问世,打破了此前9年波音销售量屈居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之后的纪录,那么梦想787的问世,则让波音公司站到飞机制造科技的最前沿,声誉与日俱增。但2013年井喷式事故连发,“波音”品牌严重受损,其卓越的信誉度大大降低,这从股票波动上看得清清楚楚。
品牌损失系难以确切估量价值的无形资产损失,一般被看作间接经济损失。间接损失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飞机安全性受质疑导致的乘客流失,人们尽可能多地去选择其它交通工具出行,飞乘流量自然减少。
其次,停飞索赔数额巨大。
从停航第一天开始,全球8架拥有波音787飞机的航空公司,都在计算每天的经济损失。
日本全日空共有4条国际航线和12条国内航线使用波音787飞机,17日这天停飞航班达到65个,影响4800名旅客的出行;日航头两天停飞了6条国际航上的74个航班。两家航空公司每停飞一个航班,损失在100万日元左右,照此计算,停飞100天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上百亿日元。
17日当天,东京股票市场上这两家公司以及与波音787生产有关的日本企业股票均遭到抛售,损失同样难以计算。
停飞禁令发出不久,该两家公司即向波音公司表达了索赔诉求。日航表示,由于波音787停飞造成收益累计减少39亿日元,已开始同美国波音公司进行索赔谈判。
全日空虽未公布具体索赔金额,但公司副社长筱边修表示,将向波音公司索赔没有问题,而且希望波音以现金方式赔偿,而不是在未来购机合约中进行折扣、冲抵等。
其他几家航空公司开出的赔偿数额同样不菲。如印度航空公司要求波音赔偿10亿美元;波兰航空公司要求赔偿3000万美元,还有埃塞俄比亚、卡塔尔、智利航空公司的索赔等。
与停飞索赔如期而来的,是延期交付索赔,还有停购、转购波音飞机的订单损失等。
2013年1月18日,即波音公司宣布延期交付所有已订购梦想787客机第二天,澳洲航空公司立即宣布取消一架波音787飞机订单。
中国有5家航空公司先后定购了60架梦想787,其中南方航空公司和海南航空公司公司已就787交付延误问题与波音协商赔偿。
据估计,禁飞期间波音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美元,这不包括美国联邦航空局宣布解除禁飞令时发表的另一项声明,即对波音公司因纠正777机种错误不力而罚款275万美元。
波音投资分析师霍华德·鲁贝尔Howard Rubel表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波音787梦幻客机的故障可能会使得波音公司的营业收入在预期的水平上降低50亿美元。
这包括股票市值蒸发和韩亚空难受害者的索赔在内。
再是飞机产品供应链受损伤。
作为创新的一部分,梦想787生产组件主要采用外包方式,零部件供应商达50多家,遍布世界135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做的好处是省事、投入快、研发成本低、周期短。但波音公司哪里想到,正是这些曾经被称为“全球最优秀的顶级供应商伙伴”,成为事故多发的元凶。
在梦想787电池事故调查中,第一个揪出来的嫌疑犯是日本汤浅株式会社GS Yuasa,它被指生产的电池有问题。汤浅立即喊冤,声称自己生产的电池先送到法国泰利斯集团检测,合格后才使用。后公布的调查结果证实,电池确实有问题,但谁应该对此负责或哪家供应商负多大责任,则很难判定。
另一家遭连累的电池系统供应商,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SecuraPlane,因为为日本汤浅供应电池充电器而受调查。
汤浅股价2013年1月17日重挫近5%,则成不争事实。
更为糟糕的是,汤浅的几家国内客户,日本富士通、日立、丰田、本田等,受汤浅问题电池拖累,上述公司的产品安全性也存在安全担忧,几家公司股价都不同程度下挫。
空客据此宣布,其生产的新款飞机将不再使用锂电池。
另一家受调查的霍尼维尔公司,被要求将其安装的紧急定位发射器全部进行检测。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则要求,所有梦想787暂停使用由霍尼韦尔生产的紧急定位发射器。
不难推测,无论是日本汤浅或法国泰利斯,或霍尼韦尔公司,在梦想787事故风波中,都逃不过一定的声誉和经济损失。
此外,由于波音787机身使用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碳纤维材料,东丽股价事发当月两周内重跌7%。
据波音方面公布的数字,2012年波音民机集团在供应链方面的花费约为280亿美元,6大洲共拥有5400家供应商工厂,年采购零部件组件超过7.5亿个,预计2013年将超过10亿个。
为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波音刻意将外包分解,如部分设计和机身制造工作,给了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多家公司,又允许模块承包商进一步外包,使产业链拉得更长。从2004年787项目启动到2007年正式下线,787可为波音历史上完工最快的机型,进入市场时间缩短了33%,节省了50%的研发费用。
但是,过度外包导致设计生产工作难以最好地统筹协调与控制,为事故埋下隐患。
美国波音公司执行副总裁吉姆·阿尔博不得不承认,波音787型梦想客机在供应链环节采用了不成熟技术,他说:“一些技术并不像预想那样成熟,我们没有充分考虑相应后果,就把这些技术应用于全球供应链。”
海外媒体标题:“波音787,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可怕传说”,是对波音供应链的最好诠释。
多事的2013年总算过去,波音飞机特别是梦想787进入相对稳定状况,但多达400多万个零部件的庞大繁复组合,又有多少零部件顺利通过了磨合期?仅锂电池一个问题,就足以把包括电源、线路、电池板、照明等整个电池系统供应商全部牵涉进来,所以不少人心里嘀咕:波音噩梦真的永远过去了吗?
创新理念遭质疑
787之誉为“梦想”的含义,主要是达到了这样几项理想的技术要求:1,节省燃油20%;2,机身维修成本降低30%、运营成本降低10%、排放降低10%;3,噪声比现有类似尺寸飞机要小60%以上。
4项前所未有的创新理念:新型发动机、更多使用轻型复合材料、更高效的系统、更先进的气动性能,构成这些技术参数强有力的支撑。
“节能”是787最大的卖点,仅节油20%一项,就足以令全球航空公司趋之若鹜。
787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占机身总重量的50%。碳纤维丝被植入树脂中,然后将一层层的碳纤维夹在别的材料之间,以便令碳纤维丝处于不同方位——利用这种技术制造的材料既轻且坚硬,其强度超过钢材4倍。
之前,碳纤维合成技术主要应用于飞机制造的方向舵和尾翼,却从未有人敢用于机身。
此外,787机身内,以往使用很多的液压技术都被电子设备所替代,电脑全面掌控了机舱内出现的各种细节,并随时向有关人员发出提醒指令,以确保最快解决问题。
787事故频发之后,有人指责,正是波音公司这种过度创新惹下祸端。
以电池为例,787首次采取同时使用两块体积约为汽车电池1.5倍的锂离子电池,让飞机甩掉许多机械和液压系统负担,加上轻型碳纤维材料和高效能引擎的使用,实现飞机燃料效率最大化。然而,锂电池充电迅速的特性,更容易出现温度陡然升高和压强增大的情况,所以才有了多起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
大量使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固然大大减轻了机身重量,成为飞机制造史上一个空前飞跃,但带来的风险同样巨大。空客首席运营官雷义John Leahy指出,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是“荒谬”的。
波音依然嘴硬。负责此项目的首席工程师麦克.辛尼特说:“我不认为我们在强迫自己搞创新……实际上,787包括所有的波音飞机上所采用的任何技术,都是绝对符合实际需求的技术。”
事实却是,波音多项大胆创新,惹下了不少麻烦,遭到了众多航空公司的空前质疑甚至摈弃。
汽车、旅游业遭波及
在美国FAA紧锣密鼓调查波音飞机锂电池起火原因时,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电池组起火事件,对其展开调查,其中包括著名电动车生产商——雪佛兰沃蓝达和菲斯科卡玛。
AutoTrends咨询师Joe Phillippi说,“这对电动车来讲并不是件好事”,波音事故会使电池驱动的汽车在今后推广艰难。
2012年,美国曾发生多起电动车起火事件,如德州车库一辆停放着的菲斯科卡玛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新泽西州纽瓦克仓库一辆电池驱动车等。
雪佛兰沃蓝达插电式混动车,曾因碰撞造成电池组起火。波音电池事故发生后,通用公司对沃蓝达设计做出重大调整,除了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外,更为了规避波音电池事故带来的市场冲击波。
波音787停飞不到10天,日本新闻网就报道说,眼看春天就要到来,进入旅游旺季,很多游客开始在网上订购春季旅游机票。但是受波音787航班停飞影响,部分游客无法订购到机票,这将对今年的日本旅游业造成沉重打击。
日本国内波音787重飞时间,远滞后于100天的停飞期,毫无疑问,旅游黄金季节没有收获足够量的黄金,损失肯定是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