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业未来走势
波音深陷“事故门”之际,它强大的竞争对手空客趁机抢滩,拿到了不少原本可能属于波音的订单。
2013年6月第50届巴黎布尔热国际航空展上,空客新机型出尽风头,拿到多达466架订单。波音787-10亮相巴黎航展,之后获得的承诺订单是102架。
2013年11月举行的迪拜航展上,波音777和787-10获订单55架,虽然略高于空客A380的50架订单,但后者系阿联酋航空公司增购的,钟爱空客的意味不言自明。
有媒体预测,2013年波音和空客的飞机销量均在1000架以上,两家在全球各大市场的竞争几乎平分秋色,其飞机大卖家的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但于波音而言,则可能有说不出来的“痛”,因为2012年,波音无论在飞机净订单和交付数量上,都双双超过对手空客公司,多年之后重新摘得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桂冠。
今年的情况则有些不妙,说明空客紧跟着又逼了上来。
“市场上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空客A330在波音787项目发起后还获得了380架的订单,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替代性。”空客有关人士说。
在2002到2011的10年时间里,空客在其中8年的净订单量均超波音位居全球首位。波音公司之所以在2012年反超空客,最主要原因是737采用新型发动机所致,梦想787的推出,为波音多拿订单添分不少。
空客销售总监约翰·莱希对记者说:“B787显然并不可靠,不具备成熟的系统。你可以让这种飞机继续飞行,但它会让你付出相当多的维修成本。”
事实上,订单数量还不等于实际交付量,业内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竞争早已从飞机订购数量转为实际交付量,而“延迟交付”似乎已成梦想787跳不出的怪圈。
不可否认,全球航空未来的竞争仍然是波音和空客唱主角,但波音之殇,不可避免地为其它航空公司更多提供了机会,如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等,这些有着“金砖之国”美誉背景的航空公司,实施自己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从航空制造业巨大蛋糕中抢得属于自己的一份,不是不可能。
以中国为例,国内几家航空公司曾一次性签订787飞机60架,其中24架被中国东方航空宣布取消,厦门航空也曾经取消了最早的787订单。
中国商飞科技管理部部长朱明华表示,目前中国大型商用客机C919订单已达到380架,ARJ21飞机200多架,分别计划于2015年和2016年交付,其客户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国银金融租赁等多家公司,未来波音明显据优势的全球竞争格局或将被三强鼎立所取代。
C919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其外形和空客A320、波音737十分相似,属中短途商用客机,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
C919拥有的优势包括,采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的铝锂合金等,碳排放量较同类飞机降低50%,机舱内噪音降到60分贝以下,机舱特别舒适,旅客观察窗更大,采用四面式风挡,目前干线客机中只有最新的波音787采用……等等。
更大的优势还在于,中国的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比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低,所以,价格肯定会比波音和空客更便宜。
目前,空客在中国天津建有A320生产线,波音第一架梦想787于2013年6月落户中国,同时,步空客后尘在中国建立生产线的计划也在实施中。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航空运输业正蓬勃发展。权威预测,未来的20年里,中国单通道客机需求量在2000架左右,总装线设在中国,产品零距离贴近这个需求巨大的市场,有利于占得更多更大的中国市场份额。
国际航协认为,“中国政府还在继续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为发展航空业提供便利”,中国航空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客运周转量超过12%增幅。
中国用30多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在钢铁生产、机械制造、航天工程等多个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在这样的优势背景下,制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飞机,已经不成问题。
波音把787梦想客机定位为“游戏格局的改变者”,那么,这场游戏格局最终会改变成什么样子,是否一定符合波音的初衷,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