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能要求FBI局长忠诚?

白宫“通俄门”持续发酵:美国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在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指控美国总统特朗普撒谎,后者矢口否认。其间,科米最犀利的证据是:特朗普在和他单独约见时说“我需要忠诚,我期待忠诚”……




一切从2017年5月9日说起,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科米突然被特朗普解职。当时,科米正主持“俄国是否干预美国大选”的调查。因为特朗普刚刚成为最大赢家,个中关系引发了外界揣测。按例,FBI(联邦调查局)局长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任期比美国总统还长,美国总统一般也不随便解雇这一职位的官员。有道德洁癖的奥巴马任职期间甚至避免私下与其单独会晤。但特朗普却直接将任期还不满的科米炒了鱿鱼。这事闹到国会,双方就“总统是否干预司法公正”开始互撕。人们不禁要问:美国总统为啥指挥不了隶属司法部、充其量不过是正局级的FBI局长?


恩怨从头说


19世纪,美国政府经常雇佣私家侦探破案。到了190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授权司法部成立一个小型侦探机构,专门调查西部地区非法买卖土地的罪行。1935年这个机构正式更名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FBI。至今,FBI仍隶属美国司法部,旨在调查案件,搜集情报。当然,这个部门有一项无人能及的特殊权力——可以调查美国总统和白宫。

这就不得不提FBI的首任局长,也是任期最长的局长J·埃德加·胡佛。1924年,还是司法部年轻律师的胡佛得到了任命,在此后48年中,他一直牢牢占据这个职位,无人能撼动。而在此期间,美国一共更换了8位总统和16位检察官。这在一惯倡导民主的西方社会似乎显得很不可思议。

其实,杜鲁门、肯尼迪等多位美国总统都曾想将其免职,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不了了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把柄在胡佛手里”。有人说“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精明强干的胡佛把FBI建设成一个严密高效的侦查机关,这里的所有弟兄都极为忠诚的听命于他。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社会名流,人们的一言一行和社会关系似乎全被掌控。据说,不仅好莱坞的每部电影、具体到脚本和演员,都要经他批准圈阅。甚至他还掌握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埃莉诺的裸照。

神秘的权势引发了巨大争议。所有关于丑闻的秘密都在隐而不宣的操控中,成为最扎心的威慑。时至今日,也没人能确定这些是否真实存在。

1972年5月2日,胡佛被发现死于华盛顿的家中。后人揭秘:消息传出的当天下午,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在日记中写道“他适时的死了:很幸运他死在任上,如果他在此之前被迫下台或主动辞职,相信他很可能死于他杀。”

然并卵,大家都是体面人。在向全国发表讲话时,尼克松却说“今天,所有美国人都对J·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作为联邦调查局长……赤诚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风险精神……他是这个年代的传奇”。


不靠谱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以为胡佛一死万事大吉,但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栽在了FBI手里。1972年6月17日,尼克松竞选班子中的五人,在闯入对手民主党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窃听偷拍相关文件时当场被捕。“水门事件”在媒体的放大下,让尼克松声名狼藉。他由此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当然,因为推动了中美关系破冰,今天在中国提起尼克松大多还是满满的赞。

美国总统和FBI的恩怨并未就此结束。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卷入“莱温斯基丑闻”。虽然当时的FBI局长路易斯·弗里是被克林顿所任命,但在面对公众质疑时,FBI依旧向总统发难,要求采集克林顿的DNA样本,以比对莱温斯基裙子上的“污渍”……只是最后,强大的公关让克林顿免于被弹劾。

2016年美国大选正酣之际,驴象两党斗的不可开交。关键时刻,FBI宣布重启对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这让同为民主党的时任总统奥巴马极为恼火(科米为奥巴马提名)。不知是否因为背后捅刀,希拉里最终无缘总统宝座。可正当人们大呼科米临阵倒戈是内鬼时,谁能想到短短半年后,科米又把矛头对准了特朗普。国外果然不太平!


“君臣”博弈


其实“君臣”关系历来是上层建筑一项重要的政治生活。以中国为例,在封建古代,维持社会道统的一个重要阶层是“士”。他们以读书人的面貌,秉承儒家学说。从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一面“伴君如伴虎”,一面又千方百计想把自己侍奉的“皇权”引导到自己的主张上来。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不仅是大家必须遵循的行为标准,更要通过授命于天的当朝皇帝,以道德楷模的形象传达给天下。如果哪里闹了灾荒或者朝纲不振,皇上首先要反思是不是自己日常哪些行为不检点,惹怒上天在警示;于是下“罪己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君圣臣贤不但是儒家政治的理想,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标配。“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著史”的传统再加上儒家政治的整套说教,使皇权也确实受到了部分制约。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秩序安定,于是天下太平。但如果碰上天子昏庸任性,带头捣乱,下面人怎么办呢?孔子没有明确答案。这时孟子登台,振臂高呼“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不算完,他接着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读书人听到这些当然感觉很燃,但一家独大的皇上咽不下这口气。明朝的朱元璋下令将孟子赶出文庙,但遭到大臣强烈抵制而未果,于是命人将《孟子》一书中不顺眼的内容全部删除,剩余内容编为《孟子节文》,并要求科举考试不得涉及删减的内容。手下人虽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得应命。

当然,庞大的文官集团也不是摆设,一哭二闹三上吊,硬的不行来软的——大臣们冒着被廷杖的危险集体哭闹,以先王和圣人的名义对“最高意志”进行规劝。这似乎是后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雏形。

君臣较劲,互不买账,这才有了后来“明史”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故事。一拖又拖,再后来,碰上李自成和清军入关,好好一份家业就没了。

对于乖张的特朗普,人们固然有很多非议。但我们看到,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拉什莫尔山上,四位被认为代表美国建国150年历史的总统头像屹立不倒。他们是华盛顿,杰斐逊,老罗斯福和林肯。

美国总统和他下属的FBI头头历来是冤家,虽然相爱相杀左右互搏,但仍能把持住残局。此次遇上了强势的特朗普要掀棋盘不玩了。这给三权分立的美国出了个大难题,接下来好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