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特会”:中美关系的里程碑
中美元首“习特会”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扭转了中美关系近二十年来长期对立的氛围和心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意义非凡。以前,中美元首也会时不常碰个头,一会APEC,一会G20,有时还会你来我往地互访,但心态上是对立的,桌面上笑脸面迎,桌底下还在互踹,问题却越积越尖端。
2017年4月6、7日(美国时间),习特会如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习特一共在海湖庄园一起吃了4顿饭(或5顿),却只有一顿晚宴。从外界来看,两国元首几乎形影不离,而在唯一、一次晚宴上,特朗普总统在欢迎习近平主席开场白上就笑着说“我们已经讨论很长时间,我什么都没得到,绝对没有”。习近平主席对特朗普总统说:“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这就是说,中美关系只能搞好,却不能搞坏了。这就是“习特会”的目标与意义——让“修昔底德陷阱”暂时搁置?。
今日全球这两大经济体:美国3.1亿人口,一年GDP是近19万亿美元;中国13.8亿人口,一年GDP是11万亿美元。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份额达61%,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1.8%(最高份额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初的数据,每一天在全球流通美元达3.6万亿美元,每一天在全球流通的人民币有2000亿美元,真要中国与美国对垒,怕还要至少30年之后的财富积累……然而历史轮回,中美贸易45年至今,现在中美贸易回到了“真谛双赢”时代——向贸易“双赢打平”的方向行驶去,这对美国、对中国会产生什么根源之变呢?
依据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本次中美元首会晤,致中国的外交策略已有重大调整,在此基础上,中美关系可以避免出现对抗的最坏局面,但由此断言中美关系已经越过急流险滩,尚为时过早。美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全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虽然较上年较少了5.5%,但仍高达347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将近70%。巨额的贸易逆差与特朗普政府倡导的“公平贸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执政理念格格不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成为特朗普贸易施政的重要选项。在上任不足百日里,特朗普多次表达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决心和并开始付诸行动。但根据来自美国“习特会”重要指标来看,可以断定中国的对美关系已经回归真正双赢、务实理性的大国关系:
(凸)赢得美国,就赢得了发达国家
(Ⅰ)中美元首均盛赞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一致同意将中美关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双方均表示,通过此次会晤,建立了两个国家元首间的个人工作关系。其中,习主席自心底坦言:“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更成为全球及中国媒体的共识新闻课题。这意味着中国高层深知中国无法承受中美关系破裂带来的巨大毁灭性经济冲击波。有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这一宣示,至少在中美接下来的贸易谈判没有完全破裂之前,中国官方媒体会暂停对美舆论的负面“纸老虎”的导向了,其实质美国真谛比中国强大很多。
(Ⅱ)两国元首在庄园会晤中确认了中美双方正式启动两个至关重要的对话机制:(a)个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关于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主谈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并且约定了100天内谈出重大进展的工作计划(b)是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国防部长马蒂斯关于中美外交安全对话机制,主谈朝鲜去核化和南海航行安全问题。这两个对话机制的正式启动,实质性地满足了特朗普政府的重大关切,双方谈出怎样的成果,100天才是另一个重要的接驳窗口。中美贸易,中方长期40多年顺差、美国从来都是逆差,几乎美国全盘皆输。但美方绝不会就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单方面出台任何惩罚性措施。
(Ⅲ)在中美元首会晤期间,发生了两起全球性重大事件。(一)是特朗普避开联合国,以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屠杀平民为由,下令对叙利亚最大的空军基地进行了导弹打击,并扬言如有必要会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回应记者相关提问时,没有附和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对美国的强烈谴责,而是强调中国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化学武器这一一贯立场。(二)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收下中国几百亿美元的投资过了不到半年,公开宣扬已经下令武装部队进据南海争议岛屿,并表示将于菲律宾独立日前往中业岛举行升国旗仪式。面对杜特尔特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赤裸裸的挑衅,中国外交部和官方媒体没有像以往那样口诛笔伐,而是做了极为低调的处理。显然,中国刻意淡化南海问题,并非对菲律宾心存缔结,显然是顾及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Ⅳ)对中国前段时间反应十分强烈的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问题,中国媒体对此几乎没有再提及。相信在美方提及朝鲜去核化问题时,中方一定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和反对的立场,但显然特朗普政府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联系到最近媒体上反韩的声音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确实有了务实的变化。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计划全输——及管控不了朝鲜的核武器及实验,也不上韩国防御朝核武,朝鲜韩国双双都没牌出。通过中美元首庄园会晤,虽然避免了中美之间很快陷入全面对抗的极端风险,但双方仍需面对一些棘手的利益冲突,也不会因此改变中美意识形态上的根源对立。同样地,本次中美元首会晤中,也透露出一些前所未有、非常重要的透视彻骨点:
(Ⅴ)美国进入特朗普时代:(A)、中美高层难以再现奥巴马时代,双方见面一团和气的气氛。由于特朗普的强势务实作风,在美方十分关切的中国贸易不平衡问题上达成实质性成果之前,双方不可能再像奥巴马时代那样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共同声明或新闻公报,连坊间期待的双方领导人的联合记者会也没有举行,而之前特朗普会见其他国家领导人,都会举行联合记者会。美方此举,一来表示对双方会晤取得的成果并不满意,以此保持对中国的全面压力;二来传达美方对中国与其盟友的待遇有所完全不同的公开信息。(B)、在中美元首会晤期间,美方完全不顾及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对英美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提案曾经4次动用否决权的立场,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武力攻击,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且绝对称不上友好。美国此举不但表明其无视中国和俄罗斯的立场,同时暗示美国对待朝鲜违反联合国决议发展核武器和导弹问题,将来也会采取类似的单边行动来对待流氓国家。(C)、对于中方极为关注且每次领导人出访必提的“一个中国”问题,这次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几乎只字没提,极为罕见。按王毅部长的介绍,中方向美方表达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关切。但显然,特朗普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表态,即坚持了他过去一再公开表达的立场,如果中国不在贸易、南海、朝鲜问题上满足美国的关切,美国凭什么信守一个中国的政策。否则,中国媒体没有理由在这个必提的问题上只字不提。(D)、中美元首会晤确定了100天内在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历史问题上实现重大进展的时间表,这显然是美方强力施压的结果。在国际关系上,制订这样明确的具体时间表,实际上行同最后通牒,极为罕见。这也说明,特朗普对中国非常了解,同时又体现了其典型的强人作风,就是中国无法再打自己擅长的太极拳,不允许这个最为关切的问题久拖不决。
根据中美双方的平衡统计,中美贸易中方顺差在4000亿美元上下,中方承诺一年消除一半顺差,在美方看来显然也是无法接受的。美方认为,中方对美贸易长期40多年一直都不公正,美国商品无法合理的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哪怕是一瓶“老干妈辣椒酱”也轻而易举、遍地美国都是,此次由于中国外交政策回归务实理性,中美大局已经稳定下来。接下来的关键,是中美在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上如何讨价还价。中国如何满足美方的要求,又不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的冲击,确实考验高层决策者的智慧。
(凹)对国内,要消化美元顺差打平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一旦中美决定了贸易打平,那么中国国内的货币策略、党政策略、经济与工业布局等都要发生重大调整。这是基于中国以往每一年要花去6000—8000亿美元流动性没有了,中国拓展国际空间所需的美元怎么办、从哪里来?
(1)历史性的转折 中美元首“习特会”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扭转了中美关系近二十年来长期对立的氛围和心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意义非凡。以前,中美元首也会时不常碰个头,一会APEC,一会G20,有时还会你来我往地互访,但心态上是对立的,桌面上笑脸面迎,桌底下还在互踹,问题却越积越尖端。
但这一次,中美两国,特别是中方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在中美建交45年后的今天,着眼于今后45年的长远发展,认定“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句经典的论述,叫“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这是一种决绝的姿态,是中美关系45年来的独辟蹊径、前所未有的。众所周知,中国国内的反美势力十分强大,反美既有传统,也是正统。这次“习特会”成果洗脑开天,突破很多,在思想领域与实践方向上都前所未有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a)双方一致同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全方位合作将成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主基调。(b)、中国同意保持中美贸易平衡。为消除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双方就制定“百日计划”达成共识。(c)、一致认为朝鲜的核计划已进入严重阶段,双方将加强合作,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d)、双方同意建立中美对话的新框架,包括四大方面:外交和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与网络安全对话;以及社会与文化议题对话。(“习特会”期间,双方已经启动了外交安全和全面经济两个对话机制,另两个领域的对话也将尽快启动。)此外,习近平还邀请特朗普访华,特朗普欣然接受,将在年内10月前(10月后中共19大)成行。(e)、中美此次都回避、搁置了棘手台海难题,以两个大国的未来利益而先导。
(2)中国长期贸易顺差:作出重大让步 中美贸易长期保持的巨大逆差,损害了两国长期的感情,也一直以来让美国政府长期耿耿于怀。为这事,双方嘴仗不知打了多少。特朗普新政后,也一直批评中方在中美贸易中占尽了便宜,双方的市场准入条件不对等,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和就业形势等等,扬言要征收惩罚性45%的关税,因此不惜对中国进行一场贸易战,也要改变逆差现状。这次习特“习特会”,中方在贸易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让步,承认双方贸易平衡的重要性,同意作出重打努力,大幅消减贸易逆差。双方甚至达成共识,形成一个“百日计划”,将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让缩小逆差初见成效。
参与“习特会”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在我看来,最有意义的莫过于‘百日计划’。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已经讨价还价了很多年了,‘百日计划’被认为是长期以来第一次有所成就的进展。”当被问到“一百天里能看到何种成果时”,罗斯表示“原则上,我们的目标是增加对华出口,减少对华贸易逆差”。这就是说中方要更大的开放中国市场,让美国更多商品大举落地中国,且必须美国商品坦坦荡荡的进入中国。要知道,每一年中国对美国顺差近4000亿美元,中美贸易对等贸易,谈何易。
然而,中方在贸易问题上的重大让步,让美国上下都十分兴奋,可能美方没预期会这样顺利,中方会这样爽快。这可以看作是中方的诚意表达。有了贸易方面的重大突破,“习特会”的整个气氛都被带动起来,友好与合作的基调由此奠定。中方也不会只是付出。特朗普政府誓言要重整美国的基础设施,而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中国外长王毅在“习特会”后介绍说,而中方希望“扩大在能源、特朗普这轮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相信这些要求会在具体谈判中有所体现。不难预期,中美之间曾经山雨欲来的贸易战是不会打了。下一阶段,双方将相互开放市场,寻求互利共赢、签约。可以确定的是,中方会明显、必须扩大广泛的从美国的进口商品,中国目前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会逐步递减。专家分析,这样的贸易格局将会对国内产生以下影响:
对中国国内企业将会大环境之变:(a)对美出口企业日子会更趋难过,出口补贴可能会更趋降低;(b)为减少外汇流失,国内外汇管制将更加严厉;(c)房地产市场政策将进一步收紧,投入货币势必减少;(d)人民币货币政策变更,国内加息预期明显增加;(e)中国将力保人民币汇率不致大幅贬值,但人民币进入SDR周期在大趋势下将持续向下贬值。
(3)、“习特会”成果“超预期”有待成中美真正丰碑 “习特会”可惜的大脑风暴的撞击,不仅没有签订双边协议,甚至连一个双边的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召开。“习特会”关键是解决了中美贸易45年来中方一直贸易顺差的历史问题,是中美合作、走向未来的一个大环境,对双方都很看重,后续谈判也非常繁重,需要全面落实。其间一定会遇到许多复杂问题,会有反复,会有纠结,但只要立足于合作共赢的大方向,具体问题都能解决,但“没有一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再就是历史遗留的朝核问题,不只是中美之间的事,难度更大些,而美国是主角,承担的责任也更大。相对而言,中方说服朝鲜虽然难度很大,但也不是什么必须完成的任务。若朝鲜不听,也只能听天由命,让美国去解决罢了。中美之间的全面新对话机制,这个好办,双方有愿望,建起来不难。全面对话机制的建立和逐步深入,将不可避免地使中美成为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上碰撞。
一旦中美决定“双边贸易打平”的长期策略,那么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势就会随着中国外汇储备3万亿美元的回落而大幅调整:(a)人民币是全球大国货币中成本最高的货币,基准利率高就是最好的印证,人民币将填补美元外汇储备减少的缺失等;(b)中国党政“双核心”成本也将得到调整;(c)中国必须品水、电、煤、气、油、路等成本居高不下也将得到调整;(d)工业经济、产业也将得到成本向下的调整;(e)基于中美经济大势大环境的改变,促使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降低成本迎来广泛的国际认同。
搁置“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几乎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人们发现,自近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有论述称,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trap),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习近平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既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指出了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若针锋相对则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习近平强调“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对西方大国有如醍醐灌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方面的崛起,便不断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表示出外国对于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和威胁到其本国的利益,即试图通过这种舆论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或在国际舞台中孤立中国。这种自陷“修昔底德陷阱”的心态,是绝对荒谬的。而已经进行过的“习特会”,最起码是现在搁置了“修昔底德陷阱”发生,还需要中国习近平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将“修昔底德陷阱”彻底改写、改变人类延续了若干世纪的一种定律,绝非易事……
没完:中美“百日计划”拭目以待
“习特会”上,中国所提出的一些贸易自由化措施,目的就在于阻止美国总统实施更离谱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在开启全球经贸自由化进程近40年后的今天,至今依然远未转型为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主体。但在这一路上,中国从资本主义的西方民主阵营学到了一个本领,那就是作出微小的政策变化,大国的担当与高度资本上的集中,借此安抚自己理念与国际新伙伴。
如果习近平愿为中美关系稳定付出高昂代价,就说明对中国施压有用,从而让世界看清特朗普在疯狂表象下是否存有理性与智慧。但是,这么样两大问题:一是这样的标签除了迫使美国财政部与中国开启谈判外(该部已经在这么做),不会有任何影响;二是中国正在竭力支撑其货币以防止金融不稳定——中国外汇储备从哪里来?不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压低本币汇率。如果北京方面突然停止干预以捍卫人民币,进而出现破坏稳定的资本外逃和人民币大幅贬值,那是不符合任何人(包括美国)利益的。特朗普新政必须意识到,在贸易谈判中取得较大和建设性的进展是缓慢、渐进式的工作。人们只能希望特朗普不要对变化的速度感到沮丧,进而抛出他在上任之前承诺的那些破坏性政策“征收45%惩罚性关税”、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中国不会给他快速广泛的自由化,但接受能够获得的、同时认真而持续地推动更多自由化,乃是美国的最佳做法。
(作者系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国家发改委《财经界》专家学术委员会常务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