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挚欢迎美国企业家来沈阳投资兴业
沈阳市政府副市长 姜军
未来十年,沈阳将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宜居之都,文化历史名城,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并以强大的综合实力、承载力、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成为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城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万人,下辖10区、3县(市)、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
沈阳,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拥有风格各异的建筑、文化,多元交融的宗教、艺术。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区位优势明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网密集,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
沈阳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周边的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七城市构成的沈阳经济区,资源丰富,经济互补,产业优势突出。
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教育、研发及人力资源丰富。有高等院校46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66个,占全省同类科研机构的三分之一以上。
沈阳,对外交往活跃,已同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与33个国家的6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
沈阳,发展基础雄厚,工业门类达165个,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工业重镇。
美国通用、德国宝马、法国米其林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投资持续运营的项目达112个。
沈阳市产业规划布局
东部地区,以大东区、浑南部分地区为主,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的制造研发及相关汽车服务、旅游等产业;
西部地区,以铁西区、新民市、辽中区、于洪区部分地区为主,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建筑、物流、汽车、医药化工等产业;
南部地区,以苏家屯区、浑南部分地区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民用航空和新材料等产业;
北部地区,以沈北新区、法库县、康平县、于洪区部分地区为主,重点发展光电信息、食品加工、通用航空、陶瓷建材等产业;
中部地区,以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部分地区、铁西区部分地区为主,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产业金融、企业总部等产业。
沈阳市重点招商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沈阳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拥有巨大的优势。沈阳现有两大汽车产业园区、8个整车生产企业、17个特种车辆制造商,2015年汽车总产量达106万辆。近三年沈阳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平均每年新增项落地项目25个,年均增长15%。宝马铁西工厂是德国宝马集团在全球设立的最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是沈阳第二大支柱产业。沈阳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653家,以中粮集团、华美畜禽、辉山乳业、禾丰牧业等企业为龙头,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目前,沈阳已经形成粮油加工与制造、食用畜产品加工、乳制品制造、饲料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产品远销国内20个省份及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际市场。
现代建筑产业。已成为沈阳市的第三大优势产业。沈阳是全国唯一的现代建筑产业示范城市。
沈阳在装备制造方面的深厚基础为发展现代建筑业提供了强大优势。以中国远大、日本积水、东芝等企业为代表,成功打造四个现代建筑产业园,产业化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将在沈阳全域范围采用现代建筑产业化方式运作。
化工产业是沈阳另一个极具优势的产业门类。
沈阳用历时近十年的时间,成功打造了位于沈阳西部工业走廊的化工产业园,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沈阳拥有超过140个独立研究机构和超过5万名化工产业技术工人。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等产业齐全。以中国蓝星、普利司通、米其林、沈阳化工研究院等一批企业和科研院所为牵引,带动沈阳化工产业迅速发展。
东北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及城市建设为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在中国有着重要位置,被称为“共和国装备部”。
2015年,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总产值559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的53%。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全国同类产业群中占据领先地位。
机器人产业。沈阳市目前拥有以国内龙头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机器人企业。
沈阳是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冶金、航空、电力电子等工业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拥有远大发展前景。 2015年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在全国名列前茅。
现代服务业。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及金融业发展迅速,现有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及融资机构居东北地区首位。
沈阳市重大投资机遇
2015年9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沈阳作为全国仅8个、东北地区唯一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改革的相互衔接和协调,探索系统改革的有效机制、模式和经验,为“十三五”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是继国务院2014年8月出台促进东北地区振兴11个方面35条政策之后又一个重大举措。未来十年,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2015年12月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产业园位于沈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工业软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到2020年将打造成为中德工业4.0战略合作试验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示范区、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沈阳是中蒙俄经济走廊、海陆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部分。
2015年10月30日,沈满欧班列正式首发。开辟了沈阳到满洲里到俄罗斯全境到德国汉堡的大通道,成为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沈阳充分利用与京津冀相近相邻的地缘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深度参与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与合作互利。
在发展环境方面,沈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产业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各方面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将给予投资创业者全方位、多层次、各环节“保姆式”的服务。打通最先一公里,落实最后一公里。
未来十年,沈阳将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宜居之都,文化历史名城,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并以强大的综合实力、承载力、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成为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最后,诚挚欢迎各位朋友来沈阳参观考察,投资兴业,让我们共谋合作发展大计,携手开创美好明天!
(本文是作者在美国洛杉矶经贸文化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