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大量资金流出中国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 2015 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6.9%, 这是近二十多年来首次低于 7%, 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在最近三年来继续放缓。 同时 ,在最近一个月来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论是在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 , 都出现了贬值。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刚公布的数据显示, 在2015年12月末, 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33万亿美元, 比2014年末下降了5127亿美元; 同时,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 在2015年12月末央行的外汇占款比上个月下降了7082亿元人民币, 为历史上最大降幅。 此时, 不少媒体都开始以显著版面报道, 资金开始流出中国。 加之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9%, 这是近二十多年来首次低于7%, 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在最近三年来继续放缓。 同时, 在最近一个月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论是在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 都出现了贬值。 此时, 似乎给市场描绘出了一个图像: 中国经济增长遇到麻烦, 资金开始流出中国市场, 人民币汇率将持续贬值, 中国人民银行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性能力下降;等等。 此时, 市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这里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经济开始硬着陆, 或者崩溃。
可是, 我可以说, 就目前的中国经济状况来看, 完全不用担心资金流出中国市场, 目前的资金流出中国市场, 属于正常的, 仍然完全在风险可控制范围之内。
相对于目前的中国进口贸易来说, 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
根据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是相当于该国家的三个月的进口金额。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 对于一些新兴经济体来说, 其外汇储备的规模要略高于三个月的进口金额。 按照这种一般标准衡量, 中国的外汇储备十分雄厚。 截止2015年末, 中国拥有3.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如果按照2015年中国的进口规模测算, 目前的中国外汇储备相当于中国24个月的进口金额。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按照目前的速度下降, 也就是说, 在2016年再下降5000亿美元; 中国的进口仍然按照目前的月度环比15%速度增长, 在201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要相当于中国17个月的月度进口金额。 这仍然远远高于三个月进口金额的国际标准。 同时, 虽然中国的进出口增长同比速度下滑, 但是, 中国进口目前仍然属于顺差, 就目前的状看, 这种贸易顺差仍将继续保持。 所以, 从中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支付进口的风险来看, 目前并不用担心外汇储备下降, 资金流出。
中国的短期外债也处于可控的风险范围内
一般来说, 从控制对外借债风险的角度来看, 一个国家的外汇规模应该能够支付其各类对外的短期债务。 也就是说, 一个国家的短期外债规模不能超过其外汇储备的规模。 我们来看中国目前的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从2011年到2014年, 中国的短期外债相当于当年中国外汇储备的比率分别为14.7%, 15%, 16%, 17.5%。 我们再看2015年的情况,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这里的统计口径可能与世界银行的统计有差别), 2015年中国的各类短期外债为9476亿美元; 大概念就是1万亿美元吧。 截止2015年末, 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33万亿美元。 中国的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率要小于33%。 这也完全在风险的可控制范围内。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完全不必担心目前资金流出中国市场。
资金流出中国市场属于正常的投资过程
在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状态下, 资金流入和流出一个国家都属于正常的状态。 在2014年6月末, 中国的外汇储备曾高达3.9万亿美元。 最近这十多年来, 对于中国来说, 并不是愁外汇储备少, 而是愁如何有效地花出去这些巨额外汇储备。 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 也正表现了中国开始扩大对外投资, 开始花外汇。
1. 中国企业开始真正向外投资, 实施走出去的国际战略。 这是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一个途径。 关于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战略, 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 但是, 由于中国国内的投资机会多,回报率高, 同时, 中国企业缺乏对外投资的技术和能力; 所以, 所谓的走出去投资战略并没有实施。 而是在近几年来, 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 企业已经开始确实实施对外投资。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 2015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7350.8亿元人民币, 折合1180.2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4.7%。 截止2015年12月末, 中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4万亿元人民币, 折合8630亿美元。 这些都属于正常的企业投资, 是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一个正常原因。
2. 中国以雄厚的外汇储备为依托, 开始实施新的对外经济和政治战略。 中国在2014年6月份, 拥有的外汇储备近4万亿美元。 所以, 依托这种雄厚的外汇储备, 中国的对外经济和政治战略也就出现了新的思路。 一是, “一带一路” 战略, 主导成立 “丝绸之路基金”, 主导成立 “金砖开发银行” ; 二是, 主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 在这两项大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战略中, 中国政府都要投入巨额外汇资金。 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 中国的对外经济和政治战略已经不再拘泥于欧美, 而是开始从南美到非洲, 再到中亚和中东。 在过去几年中国对非洲, 南美和中亚地区的投资基础上, 中国又把对外投资的焦点集中到中东地区。 最近这两天, 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访问中东几个重要的国家, 期间共签署了有关投资的52项文件。 这也意味着,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来年还要下降。 同时,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中国目前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正在下一步大棋。 目的是要提高中国在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 努力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把人民币变成一种硬通货。
所以, 中国目前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缓解中国拥有过多的外汇储备的问题, 而并不是担心外汇储备减少的问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属于正常现象
从2000年开始到2014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存在单边升值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也是资金一直流入中国境内, 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增长期。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 货币汇率一直处于单边升值期, 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目前,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结构调整期, 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当然,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并不是从2015年才开始的, 而是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了。 只是在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从7%放缓到7%以下(6.9%)。 在这种状态下, 中国经济需要人民币汇率贬值。 同时, 在2015年12月, 由于美联储实施了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加息政策, 促使了国际资金加大回流美国的速度, 美元汇率开始持续走强。 势必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 就从目前结合中国经济的增长状态和美元的升值情况,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可能还不够。
所以, 从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 目前人民币汇率贬值也属于正常现象, 并不必过于担心。 中国目前仍拥有3.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即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6年下降到3万亿美元以下, 也不用担心。 有人说, 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是关于中国经济的什么心理大关, 这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中国目前愁的仍然是外汇储备过多, 而不是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