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PP及其谈判历程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但随着谈判成员渐渐增加,美国在2008年2月宣布加入,已发展到12个成员国,最终很大程度上被解读为针对中国的一次美国主导世界贸易规则的行为,是意义与WTO相似的新区域贸易规则。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最初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一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由美国主导,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秘鲁、马来西亚等12个成员参与。
TPP谈判由两大类内容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如某类商品进口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
2006年5月1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新西兰和新加坡生效,对智利和文莱生效的时间分别为2006年11月8日和2009年7月1日。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并于当年3月、6月和9月就金融服务和投资议题举行了3轮谈判。
2008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参与TPP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秘鲁等一同加入谈判。
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2009年的新加坡APEC会议期间曾表示,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明要加入TPP,日本对这个架构也有着浓厚兴趣,对此日本内部有比较大的争论。
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成为TPP谈判成员,使TPP成员数量扩大到9个。
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谈判的共8个成员: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此次谈判将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议题。美国较为强调的内容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其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并强化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2010年11月14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的闭幕当天,与会九国同意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案,将于2011年11月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完成并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纲要。
2011年11月1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2012年10月8日,墨西哥经济部宣布,墨西哥已完成相关手续,正式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第十个成员国。墨西哥经济部指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组织,加入该协定为墨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事务提供了平台,为墨西哥出口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也有利于发挥墨西哥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
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遗产部长莫尔(James Moore)代表国际贸易部长法斯特在温哥华宣布,将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3年3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宣布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安倍表示,参加TPP谈判符合日本的利益,但可能会对农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希望能够得到理解。
2013年4月12日,日美两国政府计划发表进入前期协商的共识协议。多名政府相关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日本届时将由TPP日方负责人甘利明公布协议内容。日本正在营造环境争取参加将于2013年7月举行的TPP谈判会议。
日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担当相甘利明2014年10月29日在出席自民党会议时透露,下轮TPP谈判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甘利未谈及TPP首脑会议的日程。
鉴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定于11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TPP谈判国的部长级官员届时将齐聚北京,其间共商关税及知识产权等棘手问题。
甘利还就关键的日美TPP磋商透露,日本视为敏感农产品之一的大米也会成为讨论焦点,但尚看不清解决的方向。
2015年6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签署国会两院一致通过的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以加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进程。
2015年7月28日到31日12个国家将在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召开部长级会议,目标是完成谈判。如果TPP年内达成协议,被认为将是美国的重大得分,而且一些较为激进且乐观的美国分析人士认为,该协定将成为美主导世界贸易规则的新里程碑,中国将被重新逼入困境。
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已成功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轮TPP部长级会议于9月30日开始,经过了数日的谈判之后,当地时间5日上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创下人类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对比WTO追求的是降关税,TPP追求的是自由贸易。包括零收关税、包括货物、服务全部自由流动,所有经济监管制度都必须统一标准。根据TPP的协议,TPP成员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是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权、普世价值观。而且TPP统一监管标准包括:贸易和服务自由、货币自由兑换、税制公平、国企私有化、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信息自由(包括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等等)。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
(据百度百科《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